构建认知结构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点赞:27027 浏览:12203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从构建医学免疫学认知结构的角度,采用以基本线索为主线,多角度讲解重点、难点,围绕中心内容,联系临床免疫等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协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关 键 词:认知结构;医学免疫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24-02

医学免疫学发展迅速,与其他学科交叉知识点多,涉及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基础学科,又与内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医学密切相关.教学过程中,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感到困难重重,学习自信心不足.同时,由于抽象、涉及机体众多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无系统性,难以理解、记忆,学习难度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学科基本结构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在我国,医学本科以大班授课为主,师生比例悬殊.课堂教学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理解程度,也要挖掘每位学生的学习潜力.根据学科知识片段的特点,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内驱力,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能融会贯通地应用基础知识分析临床病例,准确诊断.

一、教学全程贯穿免疫学基本线索,促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当学生掌握和理解了一门学科的结构,就会把该学科看做一个相关的整体,就能够促进学习迁移,提高学习兴趣,并可促进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医学免疫学主要围绕“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实现免疫功能”这一线索,编排教材,实现教育目标.为了增强学习的逻辑性,根据免疫学基本线索组织教学,顺应思维发展过程.把学生已有学习基础的固有免疫提前到绪论中讲解.然后,按照先讲抗原,再讲免疫的物质基础——免疫系统的三大组成,接着讲免疫学的中心内容——免疫应答,最后讲临床免疫学的思路设计课程教学.

构建认知结构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学免疫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对免疫学基本线索的理解、记忆.上课时,请同学在黑板上画出知识框架图.即,抗原→机体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免疫功能.随着课程深入展开,新概念在已有概念基础上构建,学生们逐渐从机械记忆转变为理解记忆.如,抗原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关键因素是具有异物性.异物性是指在胚胎期未与淋巴细胞充分接触过的物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为什么机体会存在自身免疫耐受状态呢?当讲解了中枢性自身耐受的重要机制之一——发育中的T细胞在胸腺经过阴性选择,使自身反应性T细胞被诱导凋亡或失能,从而成熟的T细胞获得自身免疫耐受性之后,同学们就能理解没有经过“鉴定”的抗原一旦刺激免疫系统,就会激发正免疫应答.

二、多角度讲解教学难点、重点,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教师传授的知识必须经过学生的体味、吸收,转化为自身知识,即把信息加工为每个学生自己能理解的方式,使之超出它们最初所给的事实,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每个学生在学习时所进行的信息加工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从不同背景、角度出发,在教师的协助下,通过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自己关于知识的意义.T细胞在胸腺的分化发育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讲透这个知识点,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笔者设计了三种方案.首先采用角色表演讲解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的过程及其意义;第二,借助教材中的示意图,顺应T细胞的发育过程加以解释,并请已听懂的同学回答两个选择的意义;第三,在PowerPoint文件中设置自定义动画,从成熟T细胞具有两大特点(即自身MHC限制性和自身免疫耐受性)出发,反向讲解T细胞获得这两大特点的原因.通过三种方式的讲解,使成绩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听懂这一知识点,优秀学生则能深入到领会层面,理解T细胞的成熟过程对形成免疫防御和免疫自稳机制的重要意义.

三、聚焦免疫学中心内容,增强知识迁移能力

斯皮罗等(1991)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经过改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种反复不是简单重复,因为每次学习的情境都会有所变化,而这将使学习者对概念获得新的理解.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是学科中心内容,也是同学们感觉最难学的部分.授课前,先复习抗原及免疫系统的相关知识点.然后,以教师讲解为主导,同学们回答已学过的概念,共同完成细胞免疫的教学;而对于体液免疫的教学,涉及细胞免疫相关的内容,请掌握较好的同学到讲台上给大家讲,其他同学和教师做补充,促进同学们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迁移.激励学生们回忆已经掌握的知识,有助于他们将新的知识存入长时记忆中,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结合超敏反应,加深对免疫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家倡导,通过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善于全面地看问题,了解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与关系,遇事能从各个不同角度去分析、研究再得出结论的习惯,并且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超敏反应是临床免疫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模块.通过学习,理解免疫是一把“双刃剑”,正常状态下,对机体起到免疫保护作用,而异常情况下,会引起免疫病理作用.如,先提出问题——机体免疫系统如何抵御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师生共同分析后,得出机体通过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抵御病原菌的感染.随后,教师指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如果没能及时治愈疾病,会引起免疫性急性肾小球肾炎,吸引学生注意力,再进入学习重点——发病机制的教学.由此,提出应该以全面、辩证的观点看待世界,解决实践问题.

五、列举免疫学防治实例,体会免疫学就在身边

在我国,随着免疫预防体系的建全,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已不再是主要死因.同学们都有打预防针的经历,课堂上,让学生们说说都打过什么预防针?可以预防什么疾病?为什么?通过提示性教学,帮助学生们明白免疫系统是“健康守护神”.免疫学与我们的生活、工作紧密相连.

医学免疫学看似抽象、枯燥,其实,一旦掌握学科知识网络,就能体会到知识体系的相互关联及其与临床的紧密关系,增强学习动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一条基本线索贯穿始终,增强教学逻辑性;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难点,以点带面,培养同学们对专业基础知识的领会转化能力;紧紧围绕学科中心,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联系临床疾病,运用基本原理,全面分析问题,解释病因.通过构建医学免疫学知识网络,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协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