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点赞:28340 浏览:13174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转变大学生思维方式,积极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态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自然环境的理论基础.

关 键 词 生态文明教育 大学生 生态保护意识 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Strengthe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I Dongming, LI Zijian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

Abstract Eighteen report points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s well-being related to the nation's future long-term plan to face tight resource constrain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system degradation grim situation, we must establish respect for natur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ature prote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a prominent position, into economic construction, politic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all aspects of the whole process, and strive to build a beautiful China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of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change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actively establish a university student correct attitude is to build consumer harmonious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to optimiz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protection awareness, educational ways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文明形态,是构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相处的理论基础,也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观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是将生态文明观念渗透到人的思想当中,进而引起人们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逐渐向这个社会和自然所要求的方向转变.我国正大力加强生态文明观的建设活动,这不仅是推动经济进步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必然选择.大学生是将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群体,他们观念的变革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将生态意识、生态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思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途径.

1.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的宗旨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它是将生态学中的思维方法、基本理念和处理手段逐步融入到大众教育当中去,在获取经济效益和改造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建立一个运行合理的生态机制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实践论的观点说明人与自然不是二元对立的,这就赋予了如今生态文明观的丰富内涵.生态文明观教育覆盖着社会所有教育层面,比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习教育和职场教育等等,也涵盖了教育机制中的所有人群,包括管理者、执行者、领导者等.马克思还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决定了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同时应该注重承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良好环境的维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必然保障.

1.2 生态文明的特征

生态文明思维具有一体性,它认为不仅单纯的自然循环是一个整体,更认为处在自然循环中的人类活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承认地球上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的人类活动具有差异性,更强调在不同中把握整体的特点.

生态文明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人要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面就要求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尊重自然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在保障其自身健康循环的基础上做到适度开发,自然对待.由于之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等现象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生态文明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2.1 生态保护意识不足

目前当代大学生对生态保护意识有所缺乏,具体表现为“重观念,轻方法”.大部分学生承认目前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并且已经逐渐意识到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观念上的认知比较全面,但是当问起对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时,却得不到统一的回答.许多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严重不足,对具体实施方法要求了解极少,目前还停留在不乱丢垃圾、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保护濒临灭绝野生动物的水平.


2.2 行为从众

行为从众在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中表现在,意识不坚定,尽管部分学生有生态保护的思想,但是在大多数人的行为压力下而放弃自己的立场,态度,随波逐流,跟随集体行为.由于高校的大多数学生过着群居生活,身边同学的言行和评价会对自己产生很大影响.这就导致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人的举止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别人影响.当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产生差异时,通常被视作另类,遭到冷漠,孤立.因此为了迎合大部分人的生活,在集体中得到承认,有时候就不得不遗弃自己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变得随意,不受控制.这种从众心理不单单体现在对生态文明的保护上,在任何方面都能发现其存在.

3.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3.1 关于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的培养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教育,必先加强生态学中基础理论的教育,如生态学中的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自然环境的特点,生态系统,生态结构以及生态平衡等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形成的前提,只有在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科学观念,最终观念影响着行为的改变,达到知,情,意,行的依次转化.

3.2 加强学生对当今生态环境现状的认知

当今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恶化,越来越多的污染正逼近人类的健康生活.生态环境的现状教育是让学生了解所处的这个世界,在情感上引发学生的共鸣,完成对学生知和情的教育.只有学生对当今生态环境的破坏产生危机感,形成强大的心理认同,才能转变思想观念.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今大学生心理状况较为成熟,进行这种类似的危机教育不会使学生产生失望情绪,相反会增加大学生积极性,为生态保护事业的积极投入做准备.

3.3 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

生态文明观与以往的工业文明观不同,传统的工业文明所追求的是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增长方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认为只要能过多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就可以增加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生存的价值,这种单一的经济观念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和植被的生长,甚至造成了不可修复的态势.生态文明价值观完全摒弃了以往传统观点,科学地认识了自然环境.培养大学生健康、道德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让当今大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的统一.在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只要一方失去平衡,另一方便会遭到惩罚这种平衡理念.在以后人为的向大自然索取的过程中,能够把握条件,在尊重其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4 生态文明法制观教育

生态文明法制观教育是让大学生意识到破坏生态的行为不仅有道德的制约,更有法律的制约,在法律保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这样能够增强大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法制观念.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然后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部分人员显现出了明显的道德滑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恶意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法治观教育,不仅可以让大学生意识到破坏生态的法律后果,更能让大学生将这种思维传播到社会中去,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4.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途径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模块.增加生态文明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的比例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科学的生态文明观.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当今世界生态环境的状况和人类科学的生存发展过程传授给大学生,让大学生在潜意识中对生态文明观认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所把握,然后经过系统的生态文明哲学观、消费观、观、价值观的教育,让高校大学生充分把握其中的科学性.最后通过思想意识渗透,将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融入大学生的思想当中去,在行为的转化中来检测教育情况.

(2)增加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系统的投入.目前来讲,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对相关领域的认识还不到位,这种状况直接导致高校对于生态文教育的不系统,不集中,不重视.因此,增加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系统的投入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是师资条件上的投入,增加相关生态文明课程的开设,将部分高校中的生态文明的课程纳入重点课程,划入期末考试范围.其次,加大有关生态文明方面的教育力度,教师的引进,增加课程比例,加大课程占有时间,只有通过以上措施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3)积极组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体实践活动.实施具体活动可根据高校自身不同状况和文化背景来展开,由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者学生会等组织主持筹划,比如通过集中实践教学,学习理论内容或者走入当地高校所在城市来进行街头宣传,散发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单等方式来强化教育.这种行为有助于每个学生动能够亲身体验教育内容,增强对生态文明理论的把握,还可在学生之间相互的沟通中传递情感,达到情感共鸣进而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同时,能够在具体实践上为城市的生态保护增添一份力量,

(4)增强大学生对生态文明责任意识的培养.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不仅仅是传授先关科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每个大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知识的机械性积累并不代表文化的提升,只有让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主动思考,培养责任意识,达到情感的共鸣才能产生科学的效果.体现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就是让大学生了解祖国现状,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均下来,资源就变得严重缺乏.加之我国特有的历史背景和现有的经济条件,因此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要靠具体的规定和法律手段,更要靠每个人的责任意识去自觉维护.地球只有一个,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责任意识,就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保护地球,保护家园. (5)加大生态宣传力度,树立大学生科学消费观念.当前大学生淡薄的生态意识取决于对科学生态文明观念的认识程度,他们还没有清楚地看到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对资源消耗的程度和环境问题带来的严重威胁.因此,加强舆论,利用校园相关宣传部门加大投入,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在报刊和活动中去体现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让大学生了(下转第30页)(上接第4页)解目前我们国家和世界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面临的阻碍,激发大学生的忧患意识,通过审查自身行为来约束个人.

目前整个世界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肆虐,归根结底可以定性为人类对整个自然界的索取已经远远超过生态环境自身的修复能力.因此,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不仅仅是整个国家所倡导的,更是这个社会的核心知识群体――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节约资源,科学消费在每个大学生的自身行为中都有体现,在大学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中去培养科学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才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做到严于律己.

总之,大学生生态文明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整个系统的科学运转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倡导.培养科学的生态意识不仅仅有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实现中国梦的必然前提!

基金项目: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scxy301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