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改革

点赞:5724 浏览:188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如何提高审计学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必须结合审计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探索审计学教学的一般规律,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 键 词】审计学;改革;实践

审计学是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但在目前审计学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如何提高审计学的教学效果?必须结合审计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探索审计学教学的一般规律,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安排上适应全方位、多角度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的需要.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审计学课程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审计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课程的特点

首先,审计学的理论性强.审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完善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方法体系,理论性比较强,而且涉及到的定义、术语、规定、技术等条条框框的东西很多,对初学者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同时审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演变和完善的,这客观上使学生觉得审计学枯燥、难懂、学不透.在这种情况下,依靠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实践学习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审计学的综合性强.审计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与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一般融汇了财务会计、税法、经济法、计算机、财务管理等理论与方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所以在审计教学过程中,不能就审计讲审计,把教学内容局限在一门学科的狭窄范围之内,而应该将多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其已学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审计学的技术性、实践性强.从应用视角看,审计学吸收了科学方法的精髓,其专业性及应用性强,需要理论指导,同时更需要实践及丰富经验的积累.因此应加强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操作能力.

二、传统审计教学的局限性

传统审计教学“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带来的专业课时的缩减、以及“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练”的教学模式带来的纯理论内容的灌输,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不愿听,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审计理论的兴趣以及对审计实务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把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导致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不能很快适应审计环境及审计业务需要.因此改革传统审计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三、审计学课程改革措施

在审计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会审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审计实务的基本技能,具有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审计工作,必须对审计课程进行改革.

(一)优化和精练教学内容

在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删除陈旧、滞后的内容,适当地把审计学的最新动态和科研成果引进课堂,使审计学教学内容反映审计实践的最新变化,要摒弃过去那种“学生手中一本书,教师一次备课用到底”的做法,及时补充、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增加课程教学的新颖性,增强吸引力.另外由于审计课程各章节的内容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相互渗透、彼此衔接,因此在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上,应注重知识系统完整、布局合理,在有限的授课时数内,注重知识的系统完整,主要分为审计理论基础、审计程序与技术、会计报表审计实务三大部分,适当压缩审计理论课时,扩大程序、技术与实务操作,理论重点是基础,实务重点是技巧,报表重点是思路,培养学生自觉挖掘学习资源的能力.

(二)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传统的审计教学一贯重视理论性教学,轻视实践性教学,很少安排甚至没有安排实践教学课时,教学内容上以理论为主,很少有实务技能的传授.然而审计学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学科,其特点是实践性、操作性强,如果学生只接受有限的审计理论教育,而忽视实务技能的掌握,则难以在毕业后很快适应市场要求.因此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诸如审计实验、模拟教学、社会实习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参加审计实务训练的机会,让学生(上接第212页)身临其境,接受锻炼,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和实践经验来看,应当建立多层次、综合性的审计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大案例教学的比例,通过课堂讲授大量的案例,巩固和加强审计理论,也为以后具体参加审计实训课程打下基础;第二,在审计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审计实践课程,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交叉融合,此阶段安排的审计实践课程以较为简单的单项实训课程为主,教学目的是掌握基本的审计实践内容;第三,集中模拟实训,在审计理论课程结束后,设置审计实践课程加大审计模拟实践课程.第四,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传统的审计实训教学基本是校内实训为主,实训教材陈旧、实用性不强,从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角度讲,应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积极与会计师事务所展开交流合作,定期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担任校内实训课程的外聘教师,让学生观摩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底稿等.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审计教学中,必须改变以讲授为主的传统做法,探索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师生互动.

第一,积极推广案例教学,使得审计案例贯穿于整个审计教学过程.审计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传统的审计教学缺乏系统案例的支持,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后无法适当地使用并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选择和运用典型审计案例来解释、说明审计理论,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枯燥的条文变得生动;而且案例剖析和理论描述的结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各科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讲授该课程的同时,将《审计案例》融入其中,每一章都举出2-3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传统教学采用文字案例,学生兴趣不高,可以采用视频案例,并与文字案例结合,使得案例更加生动形象、内容精彩,吸引学生兴趣.

第二,采用模拟教学.审计模拟教学是一种在校内实训室进行,由学生自行成立“审计小组”,模拟审计人员进行相关鉴证业务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审计模拟教学统一使用在账务处理方面内含一定问题的制造企业的财务资料及其相关信息等资料,以审计小组为单位,分别采用手工和电算化手段完成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要求每组在各岗位的分工合作下共同完成年报审计工作,在审计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审计实务训练的全过程,使得学生对审计全过程有一个体验.审计模拟教学采用的审计工作底稿是由教师提供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用到的真实审计工作底稿,增强真实感.审计模拟教学将审计理论直接运用于审计实践,通过审计实践又进一步领会了审计理论,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掌握审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更好地熟悉审计流程,形成审计思维,具备审计专业人才素质,为学生未来走上审计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三,采用小组讨论法.考虑到审计工作团队性的特点,以往审计教学以学生为独立的考察单元,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调能力,实训的效果也与实际的审计工作相去甚远.通过组建审计业务小组,能够更真实地模拟审计业务环境,审计业务小组通过团队分工和合作共同完成审计项目,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班级为整体,通过学生自愿组合和教师协调分配的方式,在学期初的第一节课就将学生分为若干审计业务小组,所有审计课程都由审计业务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成员可以讨论、分析、抒发自己的见解,在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团体内相互交流、沟通,让学生体会、观察和分析思考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他人的价值观和经验,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注重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汲取别人的经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这种合作式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