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

点赞:4665 浏览:170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我国地质灾害的发育已经影响了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顺利发展,而我国现有的减轻地质灾害的措施存在许多问题.文章阐述了地质灾害的种类、相关性以及一些日常发生频度较高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征兆,并对相关灾害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

【关 键 词】地质灾害;防治;方法;管理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为人类生存繁衍提供了适宜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在制造着各种各样无情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有时简称地灾)就是其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作用(自然的、人为的或综合的)使地质环境产生突发的或渐进的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和事件,如地震、地面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目前,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使地质环境不断发生剧烈变化,导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工程活动的加剧,决定了人类所面对灾难、灾害事件概率的增加.

1地质灾害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种类型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灾害损失大.地质灾害造成大量人员死亡,房屋、铁路、公路、航道等工程设施的破坏,此外还破坏资源和环境,给我国社会发展造成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例如,1976年7.8级的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多.此外,国家还需要发动全社会力量参加抗灾、救灾,更严重时,灾害还可能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动乱.由此可以看出,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同时从灾害经济学角度而言,减轻灾害无疑是在减少损失的效果,它产生一种被称为“负负得正”的经济效益.

2地质灾害的种类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它的主要类型有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地裂缝、土地沙漠化、煤与瓦斯突出、火山活动等.由于地震、火山活动等地质灾害具有不可抗拒性,所以,本文仅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日常易发地质灾害进行论述.


3地质灾害发生的征兆

地质灾害的发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它的发生或多或少地伴随着一些前兆,掌握这些前兆对有效地预防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意义.

3.1滑坡发生的前兆

滑坡发生的前兆有:泉水复活、土体上隆、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坍塌和松弛、变形发生突变、裂缝急剧扩张、动物异常惊恐、植物正常生长发生变化.

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地质灾害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3.2地面塌陷的前兆

地面塌陷的前兆有: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冒气泡、植物变态、动物惊恐等.在地面塌陷的同时或地面塌陷之后往往会产生地裂缝.

3.3泥石流的识别

泥石流实质上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它的识别特征是: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4地质灾害的勘查与监测

4.1勘查

地质灾害勘查不同于一般工程地质勘察,必须充分掌握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发生发展规律,必须由具备地质灾害防治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对境内易发性大危害严重,威胁人口众多,难以避让,搬迁费用远大于治理费用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斜坡地段,建议进行勘查,重点是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以便确定其治理方案.

4.2检测

地质灾害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的演变过程,及时捕捉地质灾害的特征信息,为正确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及其防治提供可靠资料和科学依据.

监测对象:除对南靖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斜坡本身变形迹象进行监测外,还应把灾害点威胁对象和可能成灾范围,纳入监测范围.

监测方法与要求:对当前不宜进行治理及暂时不能进行治理的隐患点,对危害大的灾点,应建立简易监测点,而对规模大,威胁人数多的重大级、较大级的灾害点应采用大地变形观测,结合宏观地面变形观察建立的群测网点.

一般采用设桩、设砂浆贴片和固定标尺进行滑坡体地面裂缝相对位移监测,并结合人工巡视滑坡体上的微地貌、地表植物和建筑物标志的各种细微变化.以定期巡测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巡测一般为半月观测一次,汛期强化监测将根据降雨强度,每天观测一次或几次.

5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方法

防治地质灾害,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一般治理可选择工程治理、生物治理或避让措施.勘查工作必须查明其险情状况,包括致灾作用性质、成因、变形机制、边界、规模、活动状况、稳定状况及易发性;确定有关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和水文地质条件,成灾危害情况,包括可能遭受危害的人、物、设施的位置、规模、价值及可迁移程度;影响治理工程实施的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诸方面进行防治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从而确定下步工作.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治理途径,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6地质灾害常态应急管理

6.1基础平台

对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是建立在政府常态职能管理基础之上的,通过构建专门的应急管理体系(机构),依托各级政府建立起相应系统化、专业化的应急管理部门和处置队伍.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体系(制度),健全应急管理相关法制、规章、程序等,给应急管理营造一个法制化、规范化环境.搭建应急指挥中心(场所),给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提供一个现代化、标准化办公平台.架构信息网络中心(信息),研制各项应急管理系统(软件),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提供科学化、信息化支持平台.并将各体系有机地集成为广义的应急管理主体,使其高效科学运转.

6.2应急预防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论的逐步发展,人们面对可能的危险、灾害采取了更加主动的措施,将应急管理的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应急管理体系,主动预防、提前控制.同时以政府常态管理为基础,利用政府常态管理中地质灾害调查、防治规划、群测群防等获取的信息,针对高风险的区域和重大单体实施预测、预报,监测预警、勘查研究等措施,从源头主动规避或消除风险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展开地质灾害知识及其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定期对相关队伍进行培训,改变我国民众风险意识淡薄的现状,提高人们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

6.3应急准备

应急准备是决定地质灾害救援成效的关键,其主要任务是为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提供资源(人、财、物)、技术(预案、专家)、思想(心理、认识)等准备.资源方面充分利用国家和社会应急资源,结合本辖区地质灾害分布特点,共享并合理规划救援物资的分布与储备,组建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专业队伍,设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专项资金保障,并完善与之配套的管理程序、制度、法规,研发相应的管理、调度、监督信息系统(应急资源管理系统).技术上不断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预案编制、修订、发布、评价等管理规章,构建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库和专业技术支撑单位.提高应急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民众的防范意识以及心理准备,推动预案的落实、宣传与可操作性的检验.

7我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建议

7.1确定减灾战略目标

根据国务院1998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的原则和联合国大会关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后续安排的决议中倡导的本世纪初实施国际减灾战略(ISDR)精神,本世纪初我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目标应包括:掌握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状况,开展地灾风险区划,并作为国家减灾强制性标准加以实施;提高崩滑流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水平,开展国家和省级气象、地质灾害预警,开展县级地质灾害预报从法规和技术上保证减灾必须与建设同步进行;全面提高我国地质灾害减灾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建立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加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的力度.

7.2建立群专结合的预警系统

完成全国700座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区划工作.加强区域性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研究提高地质灾害的中期和短临预报水平.在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网络的同时,重点加强站网式监测体系建设,利用高新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加强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自动分析、自动预警和预报示范区建设.2020年前,在重点地区实现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加强“西部大开发”和山区城镇建设中崩滑流灾害防治.

7.3提高灾害综合减灾能力

建立系统完整的地质灾害调查识别技术,全国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尚未完全查清,如高精度的遥感图象及其识别技术.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识别高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要开展大比例尺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示范.推广适用经济的监测和防灾新技术新方法,如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PS)、高精度综合干涉孔径雷达遥感(INSAR)以及激光监测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