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背景下加快柳州工业的

点赞:17439 浏览:731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广西沿海地区乃至广西全区的发展将按照更高的目标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柳州应该抓住这次机遇,贯彻“经济升级,城市转型”战略,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合作,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重点工业功能区为依托,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为引擎,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一体化的开放式跨区域主导优势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全力推进柳州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关 键 词]北部湾经济区;柳州工业;发展

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规划》明确提出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湾、怎么写作“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广西北部湾风生水起之时,广西经济重心南移之际,柳州要奋起行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工业化是增强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坚实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路段,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为此,柳州应当大力发展工业,推进城镇化,以主动积极的姿态,融入北部湾多区域合作的格局当中,促进柳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柳州工业在广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中心和第二大中心城市,是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重镇,具有综合性的城市功能,在我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进入“十五”规划期以来,柳州按照“工业立柳,强市富民”的总体发展思路,加快了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步伐,“十五”期柳州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20.8%,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速更是达到20.9%.2007年柳州全社会工业总产值达到1389.1亿元,总量雄居广西14个城市之首,工业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

柳州市的工业经济对广西经济的促进作用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1)工业经济总量扩张迅速,占广西GDP的比重越来越大.“十五”以来,柳州市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111.5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21.81亿元,占广西GDP的比重由4.90%上升到6.70%,增加1.8个百分点,呈逐年上升之势,位居广西各市之首.2006年,位列第二和第三的桂林市与南宁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广西GDP的比重分别为4.55%和4.53%,落后柳州约50%.

(2)工业对财政收入贡献突出,成为广西经济发展有效的、基石性的支撑.柳州工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一直在70%以上,随着柳州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促进了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2007年,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116.4亿元,位列广西14个城市的第2位,占广西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均超过16%,人均财政收入位于广西首位.

(3)柳州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在广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中的地位更加显著.目前,柳州市拥有大型工业企业11家,占广西大型工业企业的44%,有5家工业企业进入全国工业企业500强.

2007年,柳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为1148.84亿元、305.54亿元,均占广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的25%左右,领先优势明显.

(4)工业集群效应突出,最具延长区内重大项目产业链的优势.广西即将落地的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其上下游产业的建设需要在具有一定工业规模、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的地区才能获得快速发展.柳州作为广西工业最发达的城市,2006年工业化率达到4.94,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1.3%,已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级水平.在即将建设的重型化工、钢铁、有色等工业项目方面,柳州拥有柳钢、柳化、华锡等一批优秀的老工业企业,市场成熟、人才集中.根据经济梯度转移的发展规律,柳州市的工业经济已经初具规模,拥有了产业集聚所必须的工业基础与完整产业链,最具有延长区内重大工业项目产业链、提高工业附加值和吸纳发达国家与地区产业和技术转移的能力.

二、柳州工业面临的困境

(一)柳州工业结构现状制约了发展空间

目前,影响“柳州制造”的两大因素是:一方面世界制造业的价值向市场营销、产品成本研发等产业链的两端转移,生产环节跌入价值链的低端,加工制造业成为附加值低、利润少的产业;另一方面,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二)“柳州制造”的现实问题

与先进地区比较,“柳州制造”的现实问题表现尤其突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重多轻少”,重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其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70%以上,轻工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国多民少”,工业经济主要依靠少数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支撑,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工业的外向度不高.第三,“老多新少”,以传统产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缓慢,工业技术水平整体不高,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

(三)区位优势不再

一直以来,柳州是广西工业重镇和我国西部区域性工业城市.但是,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战略的实施,广西的发展中心逐步向南北钦防一带转移,柳州原有的地缘和交通两大优势正在弱化,由此对柳州将形成新的挑战:第一,沿海等城市超常规的发展,对柳州在广西的工业领军地位产生压力,形成新的挑战.第二,沿海等城市超常规的发展,必然引发市场分工格局发生变化,引发广西范围内产业新的布局和重组.例如,沿海有发展重化工业优势,柳州重化工业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将迫使我们考虑产业转移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第三,沿海等城市超常规的发展,在市场趋动下,柳州的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可能向沿海流动,甚至一些企业将可能向沿海转移,这将给柳州发展带来压力和挑战.

(四)对外开放水平偏低

柳州市外贸与外资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广西平均水平.吸引外资的增长速度缓慢,利用外资的规模较小、效率较低;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大多是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的商品,而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商品较少.其原因有二:一是引进外资未能很好地与柳州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支柱产业发展战略相配套、相协调;二是在对外贸易中,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未能及时、充分地凝结成出口企业或贸易公司的竞争优势,未能孕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来,同时也未能培育出新的出口增长.

三、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合作,推进柳州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总体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经济升级,城市转型”战略,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合作.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重点工业功能区为依托,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为引擎,高起点高标准,适当控制和强化那些具有突出优势的核心部分,而甩掉或转移扩散那些不具有优势或优势不突出的非核心部分,打造一体化的开放式跨区域主导优势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全力推进柳州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到2020年,确保达到工业化后期阶段,力争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阶段,实现柳州经济的跨越式大发展.

(二)实施步骤

为实现上述宏伟蓝图,需从实际出发,力争再用11年左右的时间,分三个阶段,构建加快推进工业化的发展平台,全力推进柳州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第一阶段,2009-2010年,为工业化起飞阶段.加快工业发展,巩固提高主导优势产业,增强龙头带动力,形成区域爆发力,逐步形成一批能支撑柳州经济增长的优势产业.

第二阶段,2010-2015年,为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加大政府支出规模,重点是围绕主导优势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体系,突出柳州的优势环节,有意识地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快发展,提升柳州的主导产业.

第三阶段,2015-2020年,为工业化持续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产业和区域,强化中间机构、网络组织和配套怎么写作,投资重点转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怎么写作业,有核心竞争优势和内控完善的工业企业在国外(尤其是东盟)建立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典型特色的产业集群,柳州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大幅度提升,怎么写作业开始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三)工作重点

1.抓好重点项目.强化项目意识,重点围绕优势产业突出抓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精心抓好对产业升级、效益增长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批重点项目.立足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积极开发、储备一批产品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项目.精心策划、系统包装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积极主动与跨国公司、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对接.建立重点项目部门联系协调制度,每年确定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业项目,由相关部门联系协调,形成推进合力.

2.推进产业集群.重点扶持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的工程机械、汽车、冶金、造纸、轻纺、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出台特定扶持政策,支持产业集群核心企业技术改造、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配套、产业集群公共怎么写作平台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分类推进、重点突破.鼓励核心工业企业采取扩散配套等方式广泛开展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做大做强核心工业企业,形成一批新型工业化“旗舰”企业,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新路子,重点扶持做强成长性好的“小巨人”企业.

3.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高新园区集聚作用,加快推进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培育发展核心产业,通过技术、资金、产品、信息等生产要素传递、重组和渗透,建立起上、中、下游关联密切的产业链,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支持不同企业行业之间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的产业链和区域“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火炬创业中心等孵化基地加快发展,催生一批新的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


4.建设工业集中区,立足项目兴园、特色立园、科技强园,促进工业向工业集中区集聚.完善园区基础功能和公共怎么写作体系,通过园区的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实现园区从“政策型”向“功能型”、“管理型”向“怎么写作型”的转变,进一步加强园区领导力量,研究解决创新园区管理模式的政策措施.没有工业园区的中心镇可结合小城镇建设建立工业小区.

5.培育生产性怎么写作业.重点发展会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企业包装策划、品牌推广、国际认证、国际商贸、培训怎么写作,整体推进生产性怎么写作业发展,促进生产性怎么写作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突出抓好现代金融、商务、信息怎么写作,进一步降低工业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业竞争力,重点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培育引进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专业物流企业,力争把柳州建设成为国家级现代物流中心.鼓励有条件的生产性怎么写作业跨区域发展,促进生产性怎么写作业的集中化、大型化、专业化.

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背景下加快柳州工业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工业经济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四、抓住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良机,推动柳州工业经济发展具体策略措施

(一)以城市联盟新思路打造桂中经济圈,进而形成桂北经济圈

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唐城市群发展的经验表明,区域内城市的分工和定位对于区域能否顺利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治区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发展环北部湾经济圈,重点打造南北钦防城市圈,区内剩下的地区,包括柳州、桂林、河池、梧州、贺州等只处于附属地位.有专家指出,广西实际上已经形成五个经济圈,即:桂南沿海经济区、桂中经济区、桂北经济区、桂东经济区、桂西经济区.主要以柳州为主的桂中经济区以重工业为重点的产业优势突出,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较强,工业经济技术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是华南、西南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桂北经济区中的桂林虽然是“桂林山水甲天下”,旅游业的名声在外,但旅游业的收人只占桂林GDP的10%,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仍然是农业.随着道路交通加快建设,“1小时经济圈”将迅速发展扩大,发展为城市联盟.翻开报纸,“大沈阳经济区(辽宁中部)一小时经济圈启动”、“重庆1小时经济圈将规划5座大城市”、“珠三角正追逐‘1小时经济圈’”之类新闻纷沓而来,国内很多省市,“1小时经济圈”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如果柳州、桂林两地政府能够达成合作协议,打造桂柳一体化经济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强大的合力,再借此融入北部湾经济开发区,效果将比单独行动要好得多.

(二)背靠泛北部湾经济圈,加强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联系与合作,力求在区域经济的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

珠三角和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活跃,金融、技术和人才资源最密集的两个地区.柳州恰好处于三个经济圈之间连接的关键地带.柳州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合作的思路应当是:一是引进消化珠三角和长三角先进的技术成果,加快发展有柳州特色的制造业,使之首先在西南地区凸显出高科技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二是发挥柳州本土资源优势,形成资源深加工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产业链,进而在与沿海工业企业的合作中掌握主动权;三是发挥本土优势,利用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沿海窗口,进军国外市场.

政府要鼓励柳州企业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同时还要鼓励柳州企业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建立研发机构.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这是柳州制造业企业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三)创造有利于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打算形成什么样的竞争优势.首先,我们不能像沿海地区过去那样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作为竞争优势.高水平的制造业需要高水平的设计人员、工艺人员和技术工人.靠低廉的劳动力是做不成行业领袖的.我们也不能把灵活宽松的环保政策作为竞争优势,那是饮鸩止渴.我们甚至不应通过人为压低土地来改善投资环境,这不符合柳州耕地匮乏的市情.

政府部门在创造有利于柳州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方面应当做的是:

1.制定区域合作规划,明确重点建设项目.在泛北部湾经济区域,国家有中国-东盟合作相关协议,自治区也在制定《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工业发展规划》、《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等规划,柳州市应在国家和自治区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合作规划,以便为融入泛北部湾经济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柳州在加强与东盟各国全面经济合作中,应重点推进四大产业的开发与合作:一是积极推进汽车、机械工业的合作.通过建设国际汽车、汽配城增强产品出口后劲,并支持汽车、机械制造企业跨国生产组装,建立售后怎么写作网络,以促进汽车及汽配的出口.二是积极推进能源产业开发合作,重点是与越南合作开发煤炭资源等.三是积极推进矿产业开发合作,以适应柳州冶金业的长远需要.四是促进农业开发合作.重点在农资、农产品加工和贸易等方面的开发合作及相互投资.

2.营造柳州与泛北部湾区域合作保障机制.一是构建柳州-东盟合作理论平台.通过举办合作论坛,为双边合作提供理论指导,以提升柳州融入泛北部湾经济的成功率.二是构建柳州-东盟交流平台.争取中国-东盟博览会将把汽车汽配、机械制造等内容放在柳州展示,营造中国-东盟汽车、机械博览园,举办经贸、投资洽谈会,以增进双边合作.三是构建商务信息平台.柳州信息网、柳州日报、柳州电视台每天刊登播报泛北部湾信息,介绍双边合作的经验教训,为合作者提供完整的商务信息.四是建立对外投资怎么写作中心.走出去的企业能促进配套产品的对外销售,有利于柳州产品开拓市场.因此,对“走出去”的企业应定期走访,帮助解决投资合作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促进更多的项目合作成功.五是推进与泛北部湾地区的民间往来.以友好城市为突破口,通过建立友好商会加强联系,建立互信基础,促进双边的经贸合作.

3.要在企业的体制改革和产业整合中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包括企业家和专业人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制度上保证优秀的企业家和专业人才既是财富的创造者,也是财富的拥有者.这一点非常重要.举个例子说,要有柳传志、张瑞敏、任正非、马云和王石这样的企业家,才会有联想、海尔、华为、阿里巴巴和万科这样的企业.

4.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和督导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有效机制,使柳州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目前柳州上市公司总数偏少,不到发达地区一个县的上市公司数量,对资本市场融资功能的利用水平很低.这种现状与柳州工业发展的需求相比是严重不适应的.

5.协调指导制造业企业加强与资源性产业的合作,形成有柳州特色的资源――深加工――产品制造产业链.如我市工业的支柱行业之一――冶金,就可以在这方面得到大的发展.

6.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怎么写作.企业正常运转时,政府不要干预企业.一旦企业出现困难,政府要及时帮助解决问题.交通物流,水电供应,社会文明,法制环境等方面的不断改善也应当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四)调整柳州工业结构,提高轻工业所占比重

进入“十五”期以来,柳州轻工业总产值占重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1年的41.3%下降到2005年的26.86%,工业经济的重化工特征越来越明显,但也说明柳州轻工业的发展已远远滞后于重工业的发展.虽然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轻工业薄弱也未必说明产业结构不合理.但是轻工业的滞后必然加剧二元经济问题,进而妨碍柳州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轻工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产值利税率高、更有利于增加就业等特点,并且与农业、农民和农产品密切相关.轻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大量安排就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农民致富,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和集聚功能.因此,柳州要实现建设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成为在全区率先实现工业化示范城市,就必须改变过去重“重”轻“轻”的倾向,在继续加快重化工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轻工业的发展.一方面,按照优势互补、劣势互减、形成合力、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快轻工业资源的整合,扶持和帮助现有的轻工龙头企业通过科学的资本运作,实施兼并重组,进行低成本扩张,推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进一步发挥名牌效应,扩大名牌产品规模.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依托柳州地处桂中、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的区位优势,建立轻工产业园,吸引一批国内知名品牌的轻工企业到柳州投资办厂,培育和形成一批新的轻工龙头企业.

(五)坚持扩大开放,大力引进技术,突破技术瓶颈

引进技术不仅降低创新成本,节约产品进入市场时间,同时能够加快追赶的速度,缩小发展差距,因此不失为欠发达地区技术进步的一个捷径.一直以来,柳州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近年来在全球制造业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促使柳州传统产业不衰反兴诸多因素中,源源不断的技术引进和改造提升至关重要.因此市政府要重视多方搭台,广开渠道,大力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要积极利用会展、专题招商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一招三引”活动,特别是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与东盟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广泛交流合作,吸引东部产业与技术转移.同时,继续推进“一招三引”科技专项,重点支持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示范,建立行业性技术引进创新怎么写作中心,加强引进创新科技怎么写作网等公共怎么写作平台网络建设,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

同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区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和统筹协调.政府应本着“扶、让、给、奖”的原则,出台一系列文件,优化发展环境和机制.着重建立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的协调机制,围绕支柱、重点、优势产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组织编制技术引进指南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年度重点实施计划,确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重点,明确各个领域的工作方向,加强对引进项目的立项审查和实施督查,加强对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统筹协调和管理,提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整体水平,避免低水平重复引进、盲目引进和长期技术依赖.以“柳州创造”为目标,围绕独具柳州特色的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引进系列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造就一批新产品,实现产业化.

(六)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所谓特色工业园区,主要是指建立的工业园区,不是无规划的、各类企业都可以进来的工业园区,而是围绕区域内资源、产业、产品、核心技术优势,依托骨干龙头企业、重大建设项目,具有产业特色明显、专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的特征,又带动了技术、金融、物流、信息、文化等现代怎么写作业及关联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二产提升一产、带动三产的发展格局的新型工业园区.

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以区域内的特色资源为基础,以骨干龙头企业为主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现有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骨干龙头企业为基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逐步建立起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产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区.

1.围绕特色搞规划.规划编制的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经济效益,还关系到园区未来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布局、资源的利用和特色优势的发挥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按照“明确区域优势,规划产业方向,承接梯度转移,把握发展趋势,突出招商重点”的要求准确定位.突出主导产业发展,注重配套产业的相互协调,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基础,统筹谋划产业发展,研究制定园区发展规划,认真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目标要明确,布局要合理,重点要突出,合理确定园区建设规模.比如,官塘工业园――鹿寨走廊以化工产业为主;沙塘走廊以冶金为主,阳和开发区以汽车工业为主,等等.

2.围绕规划搞建设.特色工业园区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紧密结合当地工业经济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突出园区特色,加强规划控制.要把好入园企业准入关,引导、筛选好相关企业入园.本着实事求是、因势利导、突出重点、有序发展的原则,围绕园区规划,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产业趋同和重复建设.

3.围绕建设搞招商.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园区开发建设的总抓手,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思维,调整招商引资方式.以项目带设施,以项目引项目,全力推进项目引进和开工.要依据园区特色,立足园区长远发展,完善招商引资激励约束机制,避免盲目招商,做好选商、选资工作.

4.围绕招商搞环境.要把软环境建设作为增强园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突出政府怎么写作,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办事,切实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不断提高办事效率.通过改善发展环境,创造更加有利的招商引资条件和宽松的政策环境,以最优的发展环境,最少的经营成本,创最高的投资利益,为特色工业园区做大做强提供有效保障.

(七)科学规划,理性、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

1.利用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构筑柳州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

柳州要根据广西工业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立足资源优势、市场空间、发展潜力、物流配套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选择承接产业.根据上述原则,柳州应以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同时,加快承接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重点引进机械及汽车零部件、钢铁、林浆纸、茧丝绸深加工、制药等产业.

2.加强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和园区规划,防止无序发展

必须高度重视承接产业区域和园区的统筹规划,保护好有限的土地资源,防止无序发展,浪费土地.一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区域规划,防止县区间产业雷同竞争,如鹿寨县是重点发展化工产业及茧丝绸深加工产业,柳江县则要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二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功能规划,实现集群化发展.工业园区是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最好载体.发展工业园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要以园区为基地,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做好园区功能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在着力建设好现有园区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规划建设好专业化的承接产业转移园区,有利于转移产业的集团化引进.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做好专业化的园区规划.各县区必须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准承接转移的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专业化的工业园区,认真抓好园区规划和功能定位工作,使各园区最终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多元并举、层次递进、产业互补、协调发展的园区发展新格局.

3.通过承接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实现产业集聚

面对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带来的机遇,柳州应在产业开放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实现对外开放的重大突破,鼓励和引导外资向有条件的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主动承接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加快发展关联配套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和实现规模经济,力争再形成若干外资密集、内外结合、竞争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经济增长地带,以产业集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柳州已培育发展了冶金、汽车、机械等一批优势产业.围绕这些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要坚持以柳州优势产业为依托,紧紧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柳州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

4.利用资源优势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迁移,做大做强柳州资源加工型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从总体上看,柳州资源加工工业多为初级加工,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成经济优势.因此,要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发展下游产品,拉长产业链,做大做强柳州资源加工型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5.在招商政策上,应从财税、土地优惠转向重视综合投资环境的改善

过去,优惠的税收政策、低廉的土地批租成为一些地方吸引外商投资的竞争手段,甚至出现了恶性竞争,损失了大量的公共资源.近年来,随着一些沿海开发区土地资源变得紧张,这种简单、低层次竞争所带来的欠缺持续发展能力等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现在,越来越多的地区意识到进行招商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并逐步从过去强调财税优惠招商转向重视综合投资环境的改善,从而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八)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能环保建设

建设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重要特征的循环型工业,大幅提高能源、水资源、重要原材料和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形成一批资源利用率高、废弃物排放率低的清洁生产企业,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城区),形成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经济体系.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由“十五”期末的3.53吨标准煤,“十一五”期末下降到2.64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5.65%;“十二五”期末下降到2.1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4.5%.

在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建立循环经济生产经营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原料替代、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加强管理,扩大规模,优先进行企业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实现污染零排放.在企业之间、工业园区内围绕冶金、化工、电力等高能耗产业的重大项目,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幅,进行企业间的耦合共生,进行更加充分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促进相关企业的产业整合,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构建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在区域层次上与社会、农业循环体系相衔接,使工业、社会所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再生返回生产、消费过程,形成物质的闭路循环,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