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纺织专业大学生就业调查

点赞:15539 浏览:688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是未来的产业精英候选人,是产业升级的未来中坚力量,他们拥有青春与活力,胸怀抱负与理想,是的,他们一定会有着灿烂无比的未来,但是,他们必须迈过迷茫的当下.

又是一年六月到,这是大学生毕业的月份,而今年的六月,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来得更快.至今还不能明确判断是否触底与回暖的金融危机影响,让以往本就不太轻松的就业形势显得更为紧张,大学生就业,这一年年都被全社会关注的六月焦点话题,今天再次提起,沉重依旧,寒意依旧.

大学生就业,其涉及层面之广,涉及的领域之深,涉及的影响之重,也许,除了“三农”之外,很少再有一个话题能有如此的纵深度.多年以来,人们一直以社会学的广度,经济学的深度,哲学的维度,人口学、统计学的实度,等等,几乎除自然科学以外的所有学科理论.将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往复剖析,望、闻、问、切,将其成因、背景、矛盾、对策、方法,等等.似药方清单般拟出并公之于众,以求根治就业难这一“顽疾”.

这里面有无关痛痒的,也有切中要害的,抛开这些暂且不论,今天,一个明确的事实是,上至,下到地方,大学生就业已经被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诸多操作性极强的措施与办法还在不断出台,这也让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对大学生们说,在共渡时艰的重要关头,就业路上的痛苦与彷徨,不应成为失去信心的借口,人生的计划,就从这第一次挑战开始.

修补就业链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大学生就业当成简单地应聘与招聘的一对一对接,这也让大学生的就业链条一直处于断裂的状态.所谓的“扩招惹的祸”,“改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不要眼高手低”等等,其实相当不得其要.事实上,今天的大学生,已经将就业的目标定在了低点极限,试想一下,如果其从业之处几乎只能维持其最基本的生计,那么,他们又将如何开始人生的计划.是不是大学四年的成本代价,仅仅是毕业之后维持温饱

就不上业,就是失业,大学生多少代表着未来社会的希望,他们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社会诉求,如果这样的一个群体裸露于失业威胁之下,这一定是重大的社会课题.一个社会的课题,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把它简单化成一对一,大学生就业本就是一条盘根错节的链条,大到政府政策导向,小到家庭人脉关系,各个环节紧密连接才能保持就业流畅.而在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的今天,完善大学生的就业链条,各个环节有机衔接与联动,已经变得越发的紧迫.

让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迹象.

牛年就业不太牛

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得应届高校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这2400万各有来头,其中一增一失是就业两大难题来源.一增指的是,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一失即800万下岗失业人员,这两大群体构成了2009年就业工作的主要部分.此外还有其他人员300多万人需要等待就业安置.这还没有充分考虑一个情况:如若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降低,用人需求明显减少,供求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形势需要集中解决的突出难点首先集中在毕业生就业难和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上.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再加上2008年近100万的未能就业高校毕业生,2009年的高校毕业有700多万面临就业.

权威人士指出,从目前情况看,用人单位招聘意愿明显下降,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尖锐,直接影响就业局势的稳定.同时,由于企业裁减人员的现象还在蔓延,就业转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将进一步增加,长期失业者、各类困难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将更加困难.

“在2009年暑检测前后我国的经济可能探底,这也可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低谷.”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人事学院副院长刘尔铎对媒体这样表示,到2010年就业形势也许会好转,就业与经济的发展是一体的.

工作岗位不能凭空创造,在金融危机冲击到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不但不能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长而增加,反而呈现减少之势,这时就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通道.

联动迹象

政府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今年1月7日,国务院就召开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4月2日,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会议,要求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落实工作.

目前我国已先后出台了14项高校毕业生就业配套政策文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部门、学校、企业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主要包括:教育部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又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同时还启动了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工作,该“特岗计划”由财政支持,计划招收5万名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出台政策,鼓励2009年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军,计划预征10-15万名毕业生;商务部表示,力争在5年内培养和培训120万怎么写作外包人才,预计新增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2009年怎么写作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数量力争达到20万人;5月至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在全国城乡基层开发20万个就业岗位,组织30万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科技部牵头制定了科研项目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签订怎么写作协议的相关政策,鼓励重大科研项目单位积极聘用应届大学毕业生,并可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劳务费和社保补助等;国家还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和高科技企业集中吸纳毕业生,加大力度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已成为3个月来各大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许多院校明确其为“一把手工程”,由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形成全员关注就业工作的氛围.越来越多的院校从学生进入大三后就开始进行就业动员和辅导工作,组织就业培训、讲座、招聘会是目前院校毕业生就业体系的主体,这种形势既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信息,也降低了毕业生的择业成本.部分学校也从改革教育模式人手,将培养人才与成功就业、创业密切联系起来,以武汉科技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为例,实施“金丝线”素质教育三年来,纺材学院毕业生实现100%面向纺织类企业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08年更高达99.56%.

从长计议

联动的组合拳,尽管效果显著,但多少有些救急的性质,这也正说明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的严重性,显然,这一话题远没有随着政策的落实而告一段落.

学者指出,大学生就业正在面临而结构之困,也是大学生就业的隐性门槛.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问题的一方面,不能单独地看待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必须将其纳入整体社会来解析.早有论者指出,国内经济资源在人为因素影响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怎么写作业则长期低迷.这种产业结构所对应的人才需求状况,就是低端岗位需求旺盛,“白领”岗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资源向公权机构过度集中,市场相对失衡扭曲、发育滞后,使得原本应该成为最大就业领域的市场企业,反倒成为大学生退居其次的就业选择.年复一年高烧不退的公务员热即是明证.

显然,要应对大学生就业紧张的严峻局面,除了做好就业指导怎么写作等急务之外,也应从长计议,改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这些结构性因素.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是嵌入社会体系的一部分,无论是全社会对于高等教育本身的供求反映,还是作为高等教育输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都不能仅仅在高教系统内部单独求解.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都是必需的方案举措,但应该将其置于恰如其分的程度上考量.过于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因素,轻慢必要的制度改善和结构调整,将无助于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全面认识和系统解决.

联系到我们提到的就业链条,大学生就业的话题,也许还有反思的空间.

逆势大跃进

尽管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但纺织服装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相对来说要好得多,“如果单纯从就业的角度考虑的话,纺织相关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一直不错,包括在今年经济形式不好的情况下,还是供不应求.纺织专业招生不好招,但是毕业时不愁没有工作,只要想工作,就有机会,不是那种是想找单位都找不着的情况,包括以前经历行业困难的时候,都一直是这样.目前主要是学生的工作意愿和现有工作条件存在差距的问题,如学生对工作性质、环境不满意等.”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倪阳生向记者介绍2009年原纺织系统直属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时这样说道.

记者从学校了解到的情况证实了这一说法.武汉科技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2009年毕业生297人,其中63人左右考上研究生,支教学生2名、公务员2名,自主创业1名,其他220余人进入企业.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苗淑贤表示:“一直以来企业及其他各方面对我们纺织与材料学院学生的需求都比较大,往年学生就业基本上每个人有三到四个岗位可供选择,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与往年相比需求稍有下降,截止到五月中旬,学校通过开展人才交流会、请企业开展专场招聘会等方式提供的岗位有733个,平均下来每个学生仍会有两个多一点的岗位可供选择.”北京服装学院孟庆瑶处长也向记者透露,2009年北服毕业生共1543人,整体就业率比北京市院校的平均水平略高,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企业要人略显推迟,临近六月学校还集中接到一批用人单位的需求.

2016纺织专业大学生就业调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记者从全国纺织教育协会了解到,纺织服装八大院校都已转变为综合性大学,纺织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情况只占到其中一部分,整体上看,纺织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就业优势.

尽管如此,毕竟形势摆在面前,不可能独善其身,各大纺织院校早就使尽浑身解数,逆势造就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就业大戏,看院校百态,知就业冷暖.

武汉科技学院:打造大就业机制

武汉科技学院通过“八大体系”构建的大就业工作机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八大体系包括:严格落实“一把手”工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负责的就业工作领导体系;进一步明确二级学院就业工作的责、权、利,建立起重心下移的就业工作管理体系;二级学院与学校签订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将本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建立起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体系;提倡多元就业观念,引导学生面向全社会就业,建立多元化的立体就业网络体系;依托网络,加大力度,建立就业信息快速传递体系;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巩固好已有的用人单位,拓展新的用人单位,建立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及亲属参与学校就业工作的社会支持体系;高度重视毕业生心理的变化,建立毕业生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体系;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落实到每个分学院,工作就更加细致具体.纺织作为应用性学科,与企业关系密切,为推动学生与企业间的双向选择,武汉科技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近年来连续不断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就业.当学生进入大三后,学院会联系企业到学校招聘暑期实习生,提前一年将学生送到企业,实习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同企业签订用人协议,随着时间的推移,用人单位对这种引进人才的方式越来越认可,目前已有企业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接纳暑期实习生,2009的毕业生里,在大三暑期实习期间签订合同的计20余位;还有一种被称为“订单”培养的就业形式,学生从大二开始就跟某些企业签订协议,企业为学生每年提供5000元的学费资助,在纺织与材料学院2010年的毕业生里就有5名与广东中山国泰签订协议的学生.

就业指导方面,学院也很早就开始着手开展就业动员,进入大三下学期时学生就已经明确毕业后的去向,包括升学、进企业工作、进入跨专业企业、考公务员、支教、当村官、入伍、自主创业、及其他方式的就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的方向,及早定向.学院会对学生如何就业,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企业开展各类辅导课.硕士研究生的计划和招考工作也会提前展开,首先要动员,决定考研的学生从暑期就可以开始复习;其次会进行考前辅导,对学生报考学院的意向进行引导,避免扎堆,失掉机会;此外,在学生考前还会进行心理辅导,解压、减压.就业落实方面,学院进行一对一负责制.学生进入大四后,每个班级都建立就业群,学校在群上发布就业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这些就业信息自己去选择.每隔两周负责老师会对现在的就业形式进行清理,确认有多少学生就业、有多少学生有意向,不断开展跟踪辅导,和没有意向的学生直接交流.负责老师的联络方式公开,随时解决、解答学生和跟用人单位交流过程中遇到问题.

天津工业大学:积极开辟新市场

天津工业大学2009年毕业生总数6560人,到目前为止,共签约1794人,签约率为27.34%,其中,研究生签约率为41.87%,本科生签约率24.68%,高职生签约率30.07%.升学出国人数291人(不完全统计)占4.45%,有意向的25.78%.

2009年学校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加大对外联系力度,利用教师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关系开拓就业市场,千方百计收集社会需求信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制度,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学院领导分成三个方向赴外地开拓就业市场,定期举办邀请企业来校交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行业会议企业相对集中的机会,发布宣传学校及毕业生信息,拓展学院与企业的联系;发挥校友会联系校友的功能,借助校友资源,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扩大毕业生就业信息和社会需求;鼓励引导毕业生考研、公务员、选调生,并为报考学生组织培训;设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日,专门毕业生就业工作.

从去年世界金融危机开始,学校采取了更加积极的应对措施,实施广泛联系的对策,加大了对外联系力度和次数,积极开辟长三角、珠三角和中部地区的就业市场,加大了与各地人才、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交流,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学校建立了多个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在校领导的带动下学校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绍兴纺织城、上海外服人才中心、昆山人才中心、东莞人才大市场、长春市经委、石狮市经委、河东区、北辰区、河北区等地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与天士力集团、摩托罗拉、菲思卡尔、南开创元、天一建设集团、东莞德永佳、广东溢达、深圳歌力思、浙江华孚、浙江益帮、河北卓达集团、天津津投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大陆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天津营业部等企业签订了就业实习基地协议.

从去年11月末开始,学校共举办了8次大型招聘会,5次中小型招聘会,104次专场招聘会,网上发布128家企业招聘信息,来校招聘用人单位数量80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数量近9000个;比去年用人单位和岗位信息虽有所增加,但用人单位质量、招聘岗位数量较去年下降.

学校建立和完善对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就业帮扶制度.各学院设专人负责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学生、困难补助中设立专项经费实施就业补贴,第一批补助已到位,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困难,促进实现就业.

西安工程大学:化危机为契机

2009年西安工程大学共有本科生毕业生4194人.从总体上看,2009年3月,2009届本科就业率为21.27%,较去年同期的23.36%相比有所下降,降幅为2,09%.由于学校各学院的积极联动,学校各部门进一步明确了帮扶任务和具体的就业职责,各学院并根据自身就业工作现状提出了具体实施细则.4月中旬,本科就业率达到26.37%,较同期的23.31%相比有所上升,上升幅度为3.06%,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毕业生就业率还在不断上升.据西安工程大学就业办负责人介绍,就目前签约形势来看,纺织与材料学院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服装艺术与设计学院三方签约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在往年对毕业生离校前就业率的统计中,2006年为90.57%,2007年为90.54%,2008年全校本科生共4397人的情况下,为90.65%,纺织、服装等优势专业相对来说,这一数字会更高.就业办负责人介绍,照现在的形势来看,今年就业率并不会受到影响,而具有优势特色和长效专业的纺织、服装专业需求依然保持旺盛趋势.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纺织、服装等专业就业人数最多,分别占到毕业生就业人数的9.05%、5.41%,且每年在纺织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占总人数的15%左右.另随着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加强以及就业心态的调整,通过升学解决就业的毕业生也逐年上升.

据西安工程大学就业办负责人介绍,虽然目前来讲,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但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在促进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据了解,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目前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较之往年从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下降.同比2007年下半年,2008年进校招聘的单位数量下降近30%,招聘单位提供的岗位数量也有所下降.毕业生通过学校选择单位的机会有所减少.招聘人数有所减少,在与招聘企业进行前期接洽沟通的过程中,招聘企业明确表示今年招聘的人数在减少,目标院校也在减少.广东溢达集团到西安工程大学组织招聘(本科),最后仅有15人进入最后一轮面试,5人签约,加上暑期实习确定录用的9名人选,合计录用14人,较往年减少40%左右.

目前该校毕业生面临的危机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用人单位招聘程序增加,招聘条件提高.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学生的交流和管理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做出要求,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人际交往能力、管理组织能力.此外,用人单位的招聘程序较之往年有所变化,主要是增加选拔环节,大部分单位要进行2-3轮的面试,个别单位甚至要进行3轮笔试和5轮面试,增加了毕业生应聘的难度,同时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一定冲击.用人单位招聘时间大大提前.

学院分别在全员参与,联系学院;各学院开展工作的要求;调整教育教学,促进就业工作;广泛开展学生活动;开展就业市场调研,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学院就业工作力量;加强招生就业工作处就业工作力量;增加就业投入等7个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工作措施,这为就业工作开展确立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提供了可靠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利用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多渠道、多种形式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企业和学生互动式的西安工程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积极进行就业市场拓展,做好用人单位招聘的组织和怎么写作工作,完善就业基地建设,开拓新的市场.开展调查反馈工作,加强用人单位回访和毕业生,及时反馈学校.

中原工学院:“打包”宣传促就业

2009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以来,中原工学院的领导和教师借助一切机会,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带着这个信息库到全国各地人才市场,通过“打包”的方式宣传推介自己的毕业生.“这种方式既可以利用学院的综合影响力推进就业工作,又可以让学生节省求职成本.目前来看,这种方式成效颇为明显.”中原工学院中原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志刚说.“从2008年9月开始,我们就感到就业压力在不断加大,发现常规的工作方法已经很难解决就业难题.学院应有‘营销’的理念.打个形象的比喻,在现在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高校像个特殊人才的加工厂.所以,我们也要责无旁贷地对我们的‘产品’进行营销,就是要把我们的毕业生推销出去.”中原工学院把学生的就业当成了非常时期的非常责任,经过多次讨论,决定充分利用学院在全国纺织行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采用“打包推销”的方法,向用人单位推介自己的毕业生.

在就业处的电脑里,一个载有全院2009年度毕业生信息的《2009届毕业生信息推介系统》.这个系统里不仅有今年全院毕业生的详细记录,还对4000多名毕业生的个人简历进行了链接,使学院毕业生的整体情况和学生个性化的内容都得到了充分反映.在尊重学生就业意愿的基础上,该系统还对学生的就业目标行业、目标地域都进行了归类.有了这个系统,该院领导和负责就业的老师从春节前开始,就带着这些资料替学生到各地的招聘会、用人单位去“打包推销”.截至目前,学院已经在大型综合招聘会和企业中推荐40余场次.

与此同时,学校还依托行业加强大学生就业,4月3日,河南省第四届“名企英才”纺织、服装行业招聘会在中原工学院南区紫薇广场隆重举行,此次河南省第四届‘名企英才’纺织、服装行业招聘会是中原工学院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在河南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依托行业,务实进行校企合作,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又一次良好尝试,本次招聘会共吸引省内外的267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2765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756个.

中原工学院在坚持利用多渠道推介毕业生的同时,还为毕业生免费开通“校信通”怎么写作,把毕业生手机号输入数据库,通过毕业生的手机,学院把就业信息和指导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达给毕业生,作用非常明显.还充分发挥学院就业信息网的作用,及时发布招聘信息及相关就业政策,允许注册学生上传简历以供自荐.中原工学院在院内的毕业生就业网上开辟了可互动交流的《就业咨询》专栏,开设了职业测评怎么写作系统,与北京时代英杰合作开通了职前网络学堂,并在网站上提供卫星专网就业讲座的免费下载.此外,该院还同各地校友会、就业基地等专业机构建立长期联系以获得更多的信息.通过这些努力,网站点击率大幅提升,学生就业率大大提高.“加强与校友的合作,利用行业协会的资源等今年以来,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积极开拓就业渠道,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就业.就业处张东伟处长介绍,就目前形势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就业处和各院系的积极努力下,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今年的中原工学院毕业生签约率与去年同期持平,实现了良好的效果.

杨玲玲:每天都在成长

(东华大学材料工程与科学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回想起这段时间的经历,我心头依旧充满感激和希望,因为每一天都能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我十月份开始做网申,分别投向P&G、BA,DOW,DUPONT这些世界500强公司,但金融危机使很多知名的外企冻结人事,不再招聘员工,我主动找导师和有经验的师兄师姐分析就业形势,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爱好,做出了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再局限于网申,而是多跑招聘会、宣讲会.陆陆续续地,我接到了法国Decathlon公司,TOD公司、泰禾集团、大翰猎头等的面试通知,尽管这几次面试表现不错,面试官也给予了肯定,但是最终没有签约.我不断调整心态,并在每一场面试结束后都进行了仔细分析,及时总结.每一次对于失败的分析都会促成点滴的成长,在失败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调整,随时准备迎接下一次的挑战.好公司的面试,对人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考验,每场面试都像是一个战场,尽管没有硝烟,但是依旧激烈.我至今还记得,有一场面试,进入二面的三十位应届生中有15位是复旦大学的,14位上海交大,坐在等候室的那一会儿,就会感觉到无形的压力,复旦的同学坐在一边,交大的同学坐在另一边,那场面试考验我的绝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心理素质.在面试的时候,我始终提醒自己:“要有信心,杨玲玲,你一定行!”

我拿到的第一个offer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因为不忍心荒废念了六年半的专业而放弃了.接着,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和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都确定了签约意向.其实,有时候我们缺的不是选择,不是机遇,而是把握机遇的能力.好的机遇只需要一个,你把握住了,就成功了,甚至有时候这种成功来的很快.面试“新上化”时,因为已经拿到了纺研院的offer.面试的时候比较放松,反而展现出了真实的自己.这家公司原来招聘计划是研发岗位,但是在面试官问及职业意向的时候,我没有掩饰自己有意做市场和技术结合的职位的想法,没想到,三天后就接到了公司二面的通知.在终面的时候,公司的老总对我说,我的面试综合排名是面试的所有应届生中最高的,公司原来只准备招研发的应届生,但是就是因为我真诚的态度和快速的应变能力使他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想把以前还未实践的项目交给她来做,这是一个全新的项目,恰恰是一个需要将市场和技术相结合的工作.就这样,从第一轮面试到做出最终的决定,仅仅一周,我签下了人生第一份正式的工作.

张再昂:高目标得过高门槛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染整专业)

我们学校纺织专业可以说是浙江省内最好的了,所以染整专业目前就业形势还是不错的,基本上是我们只要找,都能找到工作.但我们专业的工作相对也比较辛苦一些,好多企业工作每天要12个小时,而且基本上没周末休息,基本上是1个月就休息2、3天,一周能有1天休息的企业就已经算很好了.像一天工作12个小时,“两班倒”的那种企业,实习的时候在1500块左右,签约后工资也就1800元左右,在我们同学找的工作中,能达到2000块就算不错了.

也是基于这些原因,从事自己本专业是下策,稍微有能力的同学都去做其他专业了.比如说我们班有30人,有3、4考上研究生的,也有想考翻译、证券的.但现在来说,大多数还是从事本专业,达成工作协议或有意向的有24、25个人,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工作条件是很艰苦的,有小20个人都进了工厂,这其中有一半左右进了最辛苦的车间.我觉得我们大家心态还比较平和,实在不行,条件艰苦点也能接受,毕竟现在形势不是太好,而且好多企业都要有经验的,对于我们应届生机会相对少些,像之前有一个奥地利的公司来我们学校招聘,我是唯一入选的,虽然得到了中方监考官那关,但最后奥地利老板说需要有工作经验,最后协议就没达成.

我本人现在还没有签工作协议,因为我的志向不在此,想考个翻译证,我英语还不错,获得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而且利用大一、大二检测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过法语和西班牙语.但翻译这份工作很多企业一是要英语专业毕业,专业八级以上,二是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这对于我们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就相对不公平,门槛也较高.

王小华:能力重于学历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设计专业)

我刚刚通过国家公务员面试,考上了浙江省出入境检验局的公务员.我们班有31个人,有2个考上了研究生,就我一个考上了公务员,其余的都在找工作,但目前,签约的只有5、6个人,而且工作大部分都是我们本专业的.目前,找到我们专业找工作并不难,所以很多人在挑选之中,所以签约的并不算多.工资待遇,大多数都是1500~2000元,包吃住,上海相对要高一些,达到2500~3000元.


与往年相比,金融危机给我们就业确实带来了一些影响,主要表现在来招聘的企业少了大概有40~50%;外贸岗位少了很多.我们学校与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就业合作协议,有8、9个同学被导师直接推荐给了企业,其余的还是通过自己去找.

像我们设计领域看重的并不是学历,我们这个行业很多设计师是高职、大专学历,我们本科学历已经够了,因为设计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思维设计能力、发展潜力与综合能力.

金谷雨:机会给有准备的人

(浙江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

我们专业今年就业形势还算正常,我们班31个人,有7、8个考上了研究生,其余找工作的也就只有1、2个极少数的,大家都还处于选择的过程中,我目前也在找工作.我们的工作环境很差,很多同学的想法都是先在本专业领域稳定下来,然后再考虑跳专业发展.

其实面试的机会很多,面试中的表现很重要,如果你善于表达与沟通,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机会相对就要大很多.像很多企业都希望要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这说明平时的能力锻炼很重要.

黄震:志得则意满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染整专业)

3月份,我与一家纺织检测公司签了工作协议,主要是做销售,我性格比较开朗,喜欢做销售这份工作,之前我在上海也有过服装写作技巧商的实践经经历,而现在的这份工作又与本专业挂钩,比较满意.

我们学校纺织专业有比较大的优势,而且学风与社会认可度都不错,这也给我们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今年受金融危机冲击比较大,但我们专业的就业却没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