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演化经济学的兴起

点赞:10063 浏览:431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演化经济学的兴起主要有三个原因: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领域演化思想的积累与发展.演化经济学最近的前沿研究集中于进行演化建模,对复杂性进行测量,讨论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等几个方面.拓展对多时期动态过程的研究,将演化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博弈理论等进行创造性综合,更多关注学科语言的凝炼和理论建模工作是演化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 键 词:演化经济学;耗散结构理论;生物进化论;深化弈论

中图分类号:F0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8)01-0025-07

一、兴起图景的描述

演化经济学从20世纪80年始兴起,标志性事件是1981年肯尼思博尔丁(KenhBoulding)的《演化经济学》的出版.1982年纳尔逊和温特的专著《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被认为是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自此,“‘演化’一词在西方经济学界越来越成为时髦的术语”,大量经济学家开始致力于演化经济理论的研究.1988年欧洲演化政治经济学协会(EAEPE)成立,1991年《演化经济学》杂志创刊,1992年UlrichWitt对演化经济理论方面的经典工作进行了综述,日本也于1997年3月成立了“演化经济学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演化经济学的各个流派不断涌现和壮大,演化经济学的理论也逐渐被应用到技术变迁,制度变迁和产业演化等领域.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兴起已成为20世纪末国际学术界主要的事件之一.

国内学者对演化经济学的引入和研究较晚,一般认为,贾根良的《进化经济学:开创新的研究程序》是国内第一篇系统介绍评价演化经济学的论文;盛昭瀚等人所著《演化经济学》是国内第一部有关演化经济学的著作;国内第一个演化经济学的专门研究机构是成立于2004年6月的南京大学“中德演化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中心”;国内第一套演化经济学系列丛书是2004年出版的《演化经济学译丛》;国内第一个专门开辟演化经济学栏目的经济学杂志是《南开经济研究》.

虽然国内对演化经济学的研究刚刚开始,却有加速之势,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的《理论经济学》专辑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开始,其“西方经济学”栏目每期都有两篇左右涉及演化经济学领域的文章.《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等较严谨的学术期刊中对演化经济学相关理论的介绍也逐渐增多.但是演化经济学毕竟刚处在起步阶段,专门从事演化经济学研究的学者还很少,相关的论文也不多,并且演化经济学尚未被主流经济学界所接受,这一点可以从《经济研究》中看出,从1994年到2004年,关于演化经济学的文章好像还没有.更为重要的是,国内理论界对演化经济学的引进与介绍大都将重点放在对西方演化经济学家理论的介绍与国外演化经济学最新理论进展的阐释上,自20世纪末演化经济学被引进国内以来,鲜有人思考演化经济学为何会兴起.

本文主要讨论演化经济学滥觞之思想与理论渊源,强调其兴起并能够在技术变迁、产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演进等一系列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的逻辑必然性.首先是对演化经济学兴起图景的描述,其次从三个不同的领域推演演化经济学兴起的理论必然性.再次,对这一领域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作尝试性讨论并对演化经济学的最新理论进展作概括性介绍.最后是一个简短的结语,并对演化经济学的未来发展做一定的拓展分析.

二、兴起原因的揭示

马歇尔明确指出经济学家的目标应当在于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并强调经济学研究的动态方法.从其《经济学原理》可以看出,马歇尔的经济思想中明显包含着演化隐喻,这明显是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但是为什么马歇尔还是用牛顿经典力学中的均衡分析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呢受均衡分析方法的局限,只能检测定经济中的偏好、技术、制度和资源不变,对经济也只能是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这也不符合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当时要把进化或演进的思想引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很有困难,自然科学的发展还没有为经济学家提供这么一种工具或方法,经济演化分析的诉求只能舍弃.但这却为后来演化经济学的兴起埋下了伏笔,因为上述叙述顺理成章的推论是:一旦自然科学发展到可以将演化引入到经济分析的框架并且经济学家也普遍认识到并认同之,演化经济学产生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笔者认为,演化经济学的兴起主要有三个原因:西方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危机;自然科学(包括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经济学领域)演化思想的积累与发展.

(一)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开始陷入持久的危机,自贝尔和克里斯托尔主编的《现代经济理论的危机》出版以来,经济学界逐渐认识到,现代经济学的危机在于其研究范式,这种范式上的危机又根源于其机械论和简化论的方法论基础.纳尔逊和温特首倡的演化经济学方法已经对主流经济学提出了挑战,它把既定市场上的变化描述为具有不同特征的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这种工作成功地吸引了主要是从事创新、技术变迁和演化研究的经济学家们的注意力,并赢得了他们的支持.西尔弗伯格以及伯朗纳已经发展了有关非线性动态和创新研究的模型,这些思想在多西等人的著作中也得到了探讨.和朱玛也被引向了演化经济学的思想.日本演化经济学会编著的《演化经济学手册》不但在内容中痛陈了主流经济学的弊病,而且立场鲜明地直接采用了“脱离新古典学派宣言”的副标题.

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一方面是因为主流经济学离经济现实越来越远,越来越解释不了复杂的经济现象,另一方面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关系,借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它使经济学家逐渐认识到主流经济学的范式缺陷,所以笔者将在论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时对这个问题作相应介绍,可能并不系统.

(二)自然科学的发展

1.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由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创立,他首先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物理动力学之间的“时间悖论”,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热力学与生物进化论之间的“悖论”: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物质的演化总是朝熵增加、向混乱的方向进行;进化论则认为,生物的进化总是由低级到高级,朝熵减少、向有序的方向进行.从这些现象中思考,普利高津创立了耗散结构理论,将系统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称之为耗散结构,系统这种能够自行产生的组织性和相干性,称为自组织现象,所以耗散结构理论称之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在演化经济学的话语语境中,自组织并不是一种物理化学的类比,而是对能量、物质和信息进行系统处理的一般原理.从耗散结构理论,可以发现主流经济学两个范式危机:一是隐含在理论中的经济过程可逆的检测设,主流经济学告诉我们,当经济系统受到外部随机或暂时因素的冲击时,随着冲击的消失,经济系统重新回到均衡,可是根据耗散理论,经济系统内部可能简单地回到均衡,即使回到了均衡,这个均衡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均衡了;二是把经济系统看成一个线性系统,正是由于线性,经济系统会保持内在的稳定,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都在可以预期的范围内.

2.量子力学理论和混沌理论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微观世界的粒子行为不能够被精确的预计,只能得到某种行为出现的概率,这与经典力学的观点相悖,现代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更是对经典力学造成巨大冲击,“测不准原理”认为某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被测量出来,对其中一个参数测量得越准,由于测量的干扰,另一个参数便会变得更不准;时间、空间和物质都不是可以被明确确定的,我们不可能完全准确地测量出宇宙现在的状态.既然连现在的状态都不能被完全准确地测量,那么对未来的事件就更不能被完全准确地推论了.而混沌理论最通俗的表达是“蝴蝶效应”.“混沌系统具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二是临界水平,这里是非线性事件的发生点;三是分形维,它表明有序和无序的统一.”在混沌系统中,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会被指数级放大,导致系统内在地预测困难.从量子力学理论和混沌理论可以发现主流经济学的另外两个范式危机:一是经济学的机械决定论,二是经济运行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也不可以忽略.

3.综合进化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在20世纪初叶实现了与孟德尔的“群体遗传学”的综合,并于20世纪中叶进一步实现了与“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基因遗传学”或称“分子遗传学”的综合,从而使“生物进化论”发展到了所谓“新达尔文主义”或“综合进化论”的新阶段.“综合进化论”对经济演化分析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基因类比物”概念的引入.霍奇森介绍了经济学中的许多“基因类比物”,如人类习惯,组织惯例,社会制度甚至整个经济系统.

当代演化经济学的发展总是和生物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方法论要么采取生物学隐喻,要么直接将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类比于生物演化.大量使用生物学隐喻是演化经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借喻的可能性在于演化经济学和生物进化论看待事物的基本理念均建立在反类型论思维的基础上.同时,现代生物学的发展给了演化经济学家诸多可供使用的语言与理论灵感,若干位演化经济学家都提倡的个体群方法(aPopulationapproach)就是从生物学研究中借用的.

4.演化博弈论

源自生物进化思想的演化博弈论主要研究特定的演化过程.1973年,演化稳定策略(ESS)这一重要概念由Smith和Price提出,其后经Smith进一步发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人类社会的研究中,至今已经成为演化博弈论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概念.Dawkins认为,演化稳定战略是白达尔文以来在演化理论中最为重要的进展之一.演化博弈论强调参与人的有限理性行为,试图概括惰性、模仿、不完备推断以及随机因素等人类行为的特征,因而与侧重于完全理性和演绎推理的古典博弈论有很大不同.一般地说,演化博弈论适合于分析惯例和制度的演化.


(三)社会科学领域演化思想的积累与发展

马克思在《物种起源》出版的第二年就读到了该书,认为:“达尔文的书非常重要,我愿意将它看作是历史上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基础”.其关于生产领域中保持平衡的经常趋势与平衡经常遭到破坏的反趋势之间的论述,关于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功能的论述等,均是对演化思想的早期应用.

凡勃伦深受德国历史学派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将生物演化论运用在了经济方面,他在《有闲阶级论》中称:“社会结构的演进,却是制度上的一个自然淘汰过程.”凡勃伦关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演进思想直接来源于达尔文,并且他不认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他主张社会的进化既没有方向,也没有目的,演进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

熊彼特的著作被认为为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起始点.熊彼特对演化经济学发展最再要的贡献是他的创新理论,该理论是演化经济学重要的灵感来源,继承其传统的经济学家自称为“新熊彼特”学派.熊彼特把创新看作是经济变化过程的实质,强调了非均衡和质变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哈耶克对演化经济学发展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的“自发秩序”理论,该理论影响很大,且经常被众多的制度学派和演化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引用.哈耶克认为,组织形式或秩序可以分为人为秩序和自发秩序,是目的性把二者相区别开来.“自发秩序”产生于个体为实现自我利益的过程,是非目的性的结果,是适应性进化的结果.哈耶克明确指出:“各种各样的制度和习惯,亦即人们做事的方法和工具,并认为它们是透过长期的试错演化而逐渐形成的,且构成了我们所承袭的文明”.

三、讨论和最新进展

演化经济学诞生以降,一大批认同和主张演化思想的社会科学家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经济增长、社会结构演进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业已形成以“新奇性”的本体论、反还原论的“方法论”和生物学“隐喻”为标准的研究纲领.但到目前为止,演化经济学并没有产生出被一致公认的代表性理论,这影响了经济学家们“以演化经济学一统社会科学”的坚定信念,也使人们更加质疑演化经济学的解释力.这种局面的出现,既与演化经济学本身即是一个新奇事物有关,也与演化经济学学科语言发展的滞后,理论的体系化、公理化、正式化进程过于缓慢等存在联系.

解读演化经济学的兴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经济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多普菲认为,目前在演化经济学内部的讨论中存在着一种“语言上的缺陷”.“支配性的论题”(dominantthemes)在理论论述中专注于各自的表述方式而忽视了互相交流.更令人担忧的是,为了证明狭窄的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以部分代替整体”(parsprototo)的谬误被当成了一种强有力的研究工具,在各个领域的研究者与致力于演化经济学科综合问题的研究者之间存在着沟通的问题.包括演化经济学在内的各个非主流学派由于缺乏数学上的严密性而被排除在主流经济学之外,演化经济学家们通常将经济看作是一种开放的、适应性的和演化的系统,但他们并未能提供任何有关人们应该对观察什么的可靠命题,也未能建立起任何公理体系,这导致了演化经济学被边缘化的状态.

显然,演化经济学虽存在不少问题却并非裹足不前,最近的前沿研究集中于进行演化建模,对复杂性进行测量,讨论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等几个方面.福斯特与梅特卡夫将演化模型从两阶段推广到了三阶段,他们的做法是在连接变异与结构变迁的选择中加入了“发展”这一过程.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发展过程可看作是创新过程,这种过程或多或少地与相关个体群中新的经济单位的创造过程密切相关.通过演化模型从两阶段到三阶段的拓展,他们发展了以下三个一般性的主题:演化过程中选择和发展的相互依赖;分工是知识积累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正反馈过程是经济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它创造了永不静止的资本主义.帕维尔皮里坎主张演化经济学必须区分至少两种类型的演化:哈耶克一诺思式演化,它属于国家和超国家经济的总体性的制度范畴;熊彼特-阿尔钦式演化,它属于这种经济体内的企业和各种机构的制度范畴.并认为这两种演化是相互联系的.基于对经济变迁的演化性质的研究,演化经济学形成了替代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的演化宏观经济理论,其中,演化经济学在经济增长问题上的最新进展是将制度分析纳入增长理论的视野,强调技术和制度的协同演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帕维尔皮里坎是在这一领域研究最为深入的经济学家之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富.

四、未来研究方向

演化经济学要发展成为一种可以替代主流经济学的能够为理论经济学未来发展起到定向作用的进步性纲领,止步于一股不屑主流经济学的均衡范式和过度的数学形式主义的理论思潮显然是不够的,这不仅要求演化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应继续完善,而且在跨学科交流,语言凝炼,理论建模等方面都要取得进展.

演化理论的价值就在于把注意力从有效的和均衡的结果转向了动态过程,它打开了洞察到个体群动态重要性的视野,演化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必须建立互动者和复制者在多个时期分布变化的联系,而一个多时期的演化过程是建立这种联系的理论逻辑.这种系统结构的历时转变是动态学关心的内容,也是演化经济学未来努力的方向之一.

杰弗里霍奇逊和理查德兰洛伊斯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两种潮流会合流.纳尔逊的看法则更为乐观,他认为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在最近的发展已出现了再次合流,认为两派经济学家在共同核心检测定和理解力上确实存在着强烈的自然亲和力.

孟捷认为,演化经济学的崛起,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以及中国经济学的自主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并认为未来的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某种创造性综合.日本演化经济学大家八木纪一郎在其新作《为了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中,讨论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与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演化思想与博弈论的结合是演化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事实上,以这种结合来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已成为一个日趋流行并开始显现出优越性的理论分析框架.演化博弈论框架中的“演化稳定战略均衡”(ESS)和“随机稳定均衡”(SSE)是两个应用最为广泛的概念,它们能否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引领演化经济学走向主流,是演化经济学家们未来的工作中面对的重大挑战.

演化经济学研究传统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严重影响了演化经济学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思想领域的传播,大大降低了演化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力.第一个问题是演化经济学的语言过于艰涩,一些术语令人难解,具有一定经济学、生物学、社会学理论基础的人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逐渐认知,遑论理论基础欠缺的普通人士.而这曾经正是所谓的异端经济学攻击主流经济学的利器之一.这一问题的出现也许和倡导演化思想的人们对理论的宣扬和推介力度不足,但更大的纰漏可能是演化经济学家们尽力寻求对主流经济学概念和术语的借用而对本领域语言自创与凝炼着力不够.第二个问题可能与演化经济学本身有关,真正意义的演化经济学自诞生之时就是一个复杂性科学、生物科学、高能物理学等组成的交叉性联结产物,虽然近年来已有波茨、多普菲、福斯特等人在体系构建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离演化经济学者们藉此实现经济学范式的转变这一期待,尚有距离.

责任编辑 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