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应更加注重协调和可持续

点赞:26091 浏览:1191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经历一年多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酷考验之后,2009年11月中国进出口终于由历时一年的下降转为增长.12月出口同比也转降为升.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外贸面临的主要挑战,已不是能不能恢复增长,而是增长能不能持续,能不能实现内外经济的协调、外贸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协调、外贸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

中国外贸竞争力未被削弱

在金融危机导致外需萎缩的大背景下,由于各级政府和进出口企业认真应对,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

一是月度进出口环比率先企稳,全年降幅低于全球.2009年3月我国进出口额月度环比就开始缓慢回升,7月以来月均进出口额已经稳定在2000亿美元以上.第一、二、三季度外贸下降幅度分别为24.9%、22.1%和16.7%,大大低于世贸组织公布的同期以美元计价的全球贸易31%、33%和26%的降幅.全年进出口总额22072.7亿美元,同比降幅缩小至13.9%,其中出口总额12016.6亿美元,下降16.0%.下降幅度预计将远低于全球.

二是优势商品出口比较抗跌,市场份额有所上升.危机以来我国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类、家具等在危机中仍受到捂紧钱包的各国消费者青睐,降幅一直比较小.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09年初下降较大,第二季度以来降幅显著缩小.全年机电产品出口7131.1亿美元,同比下降13.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69.1亿美元,下降9.3%,幅度均低于总体降幅.预计2009年我国外贸占全球比重将由上年8.6%提高到9.1%以上.

三是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促进了全球市场回稳.受国家刺激经济计划的支持,我国投资、消费持续增长,大宗能源、资源类产品进口需求旺盛.2009年全年铁矿砂进口量62778万吨,同比增长41.6%,大豆进口量4255万吨,增长13.7%,原油进口量20379万吨,增长13.9%,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量2381万吨,增长34.5%,钢材进口量1763万吨,增长14.3%.大量进口既满足了国内之需,也对全球市场的回稳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均有了明显转机.危机初期,与国际产业链联系紧密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和加工贸易受到严重冲击,下降幅度较大.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外部需求状况改善,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的订单逐步恢复.外商投资企业1至11月出口6005.7亿美元,同比下降18.0%,加工贸易2009年全年出口5869.8亿美元,下降13.1%.它们的降幅均已经低于同期全国出口降幅.

五是沿海外贸大省已经扭转颓势,进出口稳步回升.广东、江苏、山东等外贸大省金融危机初期进出口急剧下滑,降幅超过全国.2009年下半年以来形势明显好转,进出口降幅均已经低于全国.11月份以来,东部沿海十省市出口恢复了正增长.12月份,广东省出口399.7亿美元,同比增长23.5%,江苏、上海和浙江分别出口203.5亿、152.1亿和136.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6%、23.8%和14.3%,增势均十分强劲.

六是除俄罗斯外,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均开始恢复.2009年年初中美、中日贸易下降幅度即开始缩窄,全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下降12.5%,自美国进口下降4.8%,对日本出口下降15.7%,自日本进口下降13.1%.中国欧盟贸易前三季度降幅较大,现已缩小至20%以下,全年对欧盟出口下降19.4%,自欧盟进口下降3.6%.中国东盟贸易近几个月明显趋好,全年对东盟出口下降7.0%,自东盟进口下降8.8%.在主要贸易伙伴中,澳大利亚、东盟和美国占我外贸比重略有上升,欧盟和俄罗斯的比重略有下降.

尽管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进出口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历时最长、幅度最大的下降,但是中国外贸2009年的表现仍然好于全球贸易,占主要市场份额并没有减少,出口产业的竞争力也没有下降.从初步公布的数据看,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有可能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出口总额有可能超过德国,上升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危机后全球贸易格局将调整

2010年世界经济将走上缓慢复苏之路,但是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金融危机将带来国际贸易格局的深刻调整.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将显著放慢.但是它没有改变全球化的基本趋势和特点.

1.世界经济将缓慢复苏,供给需求须再平衡

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已经开始缓慢复苏.美国超前消费受限,但消费模式不会有大的改变.发展中国家经济经过调整将重现活力.

危机之后,广义的新能源技术及相关产业可能出现突破性进步,带动全球新一轮技术升级和产业调整,跨国并购和产业整合也将出现新的,从而创造出新的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世界经济将再次回到上升通道,但最近3至5年的增长率将会显著低于前7年.世界贸易量2010年将恢复增长,最近3至5年的增长率可能放缓至5%左右.

2.近中期美元或向下调整,核心地位犹存

金融危机之后,其他货币与美元的抗衡将继续.但是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不会被动摇.其他国际货币短期内还不能替代美元.

美元近中期将呈下跌走势,但是暴跌的可能性不大.

3.危机促发新一轮技术进步和国际产业转移

尽管金融危机在一些国家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反全球化浪潮,然而上世纪后半叶逐步发展起来的现行国际分工基本格局依然会保持,产业链分工和部门内贸易将继续深化.

在金融危机引发的新一轮技术进步和全球产业调整中,要素配置主体除了以往的跨国公司外,还将包括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有实力的企业.除了“由高向低”外,有些产业或环节可能“双向”转移.生产及怎么写作外包将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形式.

未来5到10年,全球贸易中怎么写作贸易的比重将由目前17.5%提高至20%左右.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将保持在67%至70%水平.

4.国际市场空间和大国关系将呈现新的消长

现在不再是一个中国,而是另有近20亿人口的新兴经济体都正在成为全球中低端工业品和怎么写作供给者.他们既与我国形成日益激烈的竞争,又有着迅速增长的巨大的进口需求.新兴经济体之间加强合作和新的产业转移,必将创造新的可观的市场空间.

金融危机之后,G7正在被G20或G14代替,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将不断发展,中美两个大国合作的战略意义和影响力增强.全球经济重心将进一步东移,东亚区域合作步伐将加快.

未来5到10年,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将由目前33%上升至38%左右.东亚地区进出口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将由目前25%上升至接近30%,区内需求和贸易规模将显著扩大.

5.资源环境问题将带来新的约束、挑战和机遇

能源资源需求的刚性增长使我国成为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上涨的最大承受者.从中长期看,国际碳排放约束会越来越强,碳排放将越来越高,传统工业化和出口扩张的环保成本将随之升高.

低碳经济既影响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为外贸带来新的机遇.中国可以从国际竞争关系变局中获得更多合作机会,从减排定价机制创新中获得可观的技术、资金支持,从迅速扩张的低碳产品市场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从稀有金属资源合理利用中获得更多贸易利益.

6.多边贸易体制和多哈回合谈判前景不容乐观

多边贸易体制在金融危机中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力促改善贸易融资环境,对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起了积极作用.

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经济发展仍将倚重WTO代表的国际贸易规则和秩序.WTO需要适应全球经贸格局变化改善多边贸易治理结构.主要成员均希望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多边规则制定的博弈更加复杂,贸易议题分歧可能加大.

如果谈判各方,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愿意通过推进谈判为经济复苏注入更大活力,那么多哈回合谈判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各国保护主义势力强大,结束谈判前景不容乐观.

7.中国重要性和影响力增大,所受制约也更多

中国已经是“坐二望一”的贸易大国,外贸的优势和功能逐步变化.出口产业技术水平和集聚度显著提高,重化工业出口比重上升.然而原有的低成本优势正逐渐减弱,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影响增大.出现高学历人口就业难和低端就业人口短缺并存的情况.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成为促进世界经济止跌回升的主要利好因素,在国际政策协调中的平衡作用和影响力增大.

但是作为新崛起贸易大国,中国必须考虑国际市场容量和全球资源能源供求,必须与主要经济体就重大政策进行协调,必须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承担更多责任,必须遵守和学会利用国际游戏规则来游戏.

中国外贸发展机遇大于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信用链条的断裂,深层背景则是全球化以来世界经济和贸易结构出现严重失衡,以及资源、环境可持续承载能力进一步下降.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仅仅是外需萎缩拖累国民经济增长,更根本的是对我国明显失衡的经济结构和外贸增长方式的冲击.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格局变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将表现在:

1.进出口将实现恢复性增长,但增速将放慢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不够稳固,实体经济自身增长动力不足,全球供给与需求的再平衡需要一个过程,贸易环境在一段时期内仍不乐观.因此,预计2010年我国外贸将实现5%~10%的恢复性增长,之后3至5年年均增长速度将停留在10%~15%的区间,大大低于2002至2008年年均增长26%的水平.

2.顺差可能再次扩大,人民币仍面临升值压力

除了导致外贸顺差的中长期因素外,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出口产业自身调整和国家一年来出台的政策措施的成效将充分显现,可能推动出口出现较快恢复性增长.如果人民币继续盯住美元,将随着美元缓慢贬值而贬值.这可能刺激我国出口快于其他经济体恢复增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造成外贸顺差的再次扩大.顺差扩大可能诱发更多贸易摩擦,并给人民币带来更大的升值压力.

3.既有市场空间趋小,待开拓空间仍十分巨大

如果我国外贸停留在原有进出口商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增长方式上,那么扩张的空间将日趋狭小,遭遇到的摩擦和限制将越来越大,增长必然大幅放慢.然而,如果转变增长方式,有效承接新的国际转移,加强与新兴发展中国家合作,加快推进区域贸易自由化,开拓新的市场,既使困难很多,潜在的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巨大.

4.高能耗物耗出口遇阻,低碳贸易显现新商机

随着全球经济回暖,资源能源的供求关系将再度紧张,将呈上涨之势.国际减排行动将继续推进.这些都将成为我国外贸中长期发展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制约因素.但是如果政策对路,就像当年接受信息技术产品零关税有力促进了信息产业发展一样,我国出口产业也可以从巨大的低碳产品贸易中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5.更易遭遇贸易摩擦,作为大国博弈能力增强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已经明显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打击目标.2009年1~9月,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5%.近期美国对我输美轮胎产品、钢铁产品等采取了一系列惩罚性措施,涉案金额和手段均超出以往,并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示范效应.但是,我国在国际政策协调中迅速提升的影响力、巨大的进口增长空间、稳定的金融体系和充足的外汇储备等都增强了作为大国的博弈能力,有利于遏制保护主义.

总体上看,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外贸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影响外贸持续增长更多的是结构性矛盾和问题.

应更加注重协调和可持续

从2002年到2008年,中国外贸经历了7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26%,进出口总额翻了两番多.与此同时,结构不优化、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依旧突出,同时出现了贸易顺差急剧扩大、摩擦迅速增加、与宏观经济不协调、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吃紧等一系列新矛盾.进入2010年,随着各主要经济体的复苏,国家支持外贸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外贸恢复增长的前景可以期待.但是,危机之前结构不优化、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可能再次突出.

中国外贸应更加注重协调和可持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009岁末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中国对外经贸工作的总要求是“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其中,除了明确表示要保持外需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给了企业一个定心丸之外,也强调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高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和竞争力.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努力增加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等等.因此,新一年里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争取外贸重新回到正常增长轨道,而且必须因应国际经济贸易格局变化,努力解决影响外贸发展的中长期结构性问题.

新形势下外贸发展的政策着力点应当放在以下方面:

首先,统筹国内外市场,保持进出口大体平衡增长.应当由主要关注出口转变为统筹进出口,兼顾内外需,以扩大进口为出口创造更大的扩张空间.

――国家支持外贸发展的各项政策应当基本稳定,加快建立稳定、合理、科学的出口退税制度,

――除了一些战略性产业外,不再搞进口替代或全面保护,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必须坚持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地浮动.人民币小幅渐进调整有利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缓解失衡压力,比一次性大幅升值好.

第二,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出口质量和附加价值.应当由以增长速度为中心转变为以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延伸产业链,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和附加价值作为出口促进工作重点.

――改革对商务系统和外贸企业的考核评价标准,把出口产品平均卖价、增值比率、质量和安全投诉率等作为重要指标,

――出口鼓励的重点应放在中高附加值工业品和农产品、节能环保产品、大型成套设备、怎么写作外包等领域,进口鼓励重点应放在高新技术及设备、资源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

――对有利于进出口结构优化的投资项目继续给以支持和激励.

第三,坚持可持续方针,促进外贸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应当更加重视外贸发展与资源、能源及环境承载力的协调,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道路.

――根据国家节能减排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制定低碳贸易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鼓励引进、吸收节能减排技术,大力支持节能减排产品出口,

――在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国际政策协调中采取务实合作的立场,加快开放低碳投资和产品市场,鼓励低碳产业投资和贸易.

第四,完善开放型经济机制,培育更具活力的经营主体.应当更加重视建立完善开放型经济机制,培育和增强进出口经营主体的国际竞争力.

――进一步改革完善外贸行政管理体制、调控体系和促进制度,

――加强市场秩序维护,创造更有利于企业优胜劣汰的经营环境,大力支持各类国际贸易中心、商品市场和展会等贸易平台建设,

――打破内外资、内外贸企业界线,鼓励、促进民营进出口企业健康成长.

第五,推进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应当更加重视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尤其是要大力开拓增长较快、潜力巨大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市场.


――妥善解决我国与几大传统贸易伙伴的摩擦,稳定相互间贸易环境和我国的市场占有率,提高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在落实和扩展中国-东盟自贸区成果的基础上,探寻与更多的发展中大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积极、稳妥推进区域货币合作,

――通过扩大优写和优卖信贷规模、支持更多企业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合作、加强和改进援外工作、建立面向新兴市场的“共同发展基金”等多种形式促进发展中国家购写能力的提高.

第六,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促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应当更加坚定地奉行互利共赢原则,树立负责任、讲诚信贸易大国形象,促进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中美在解决双边和全球经贸问题上开展更务实、深入合作,

――大力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深化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

――身体力行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主动为贸易伙伴提供更大的贸易与投资发展空间,

――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达成更加平衡的成果,改革并加强多边贸易体制.

总之,蛋糕没有变小,中国外贸仍有巨大潜力,但是今后的增长应当是更协调和可持续的增长,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