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的五次经济泡沫

点赞:20471 浏览:943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尽管有“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好心告诫之词,然而在一片利好声的现实环境中,人们的理性判断往往会屈服于感性认识,就像盒上印有“吸烟有害您的健康”这样的温馨提示反而慰藉着烟民的深层安全需求、“我是坏人”的直白有时却意外地获得“他是好人”的心理认同一样,心理学认为,我们的心理防御就是这样被消解的.炒股一次赔钱了不要紧,要紧的是怎样在市场经济膨胀的感性里挺住日渐脆弱的理性思维,让我们从习惯性的随波逐流里抽身而出,从市场风云,纷繁复杂的变幻中看清本质,审时度势,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投资决策,这样才能让投资真正成为一种智慧.这里摘录的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黄铁鹰先生的文章,叙述了其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五次经济泡沫,以警示世人、增添智慧.

1987年香港股灾:从千万富翁到街边小贩

 

1986年.我在深圳见到了十几年没见的小学老师.他是出生在印尼的广东华侨,上个世纪50年代他刚从雅加达大学金融系毕业,响应祖国号召,同一大批身为东南亚华侨的知识青年跑到中国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于是,他成了我在长春市安达小学读书时的语文和数学老师.后来深圳开放了,他跑到深圳办了手表厂.

在深圳第一次见面,他给我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深圳(香港)环亚电子集团公司董事长,他在深圳的工厂有一千多名工人,是深圳当时最大的电子装配工厂之一.

之后三年,我们没再联系.1990年我在香港油麻地逛街,突然听到一个很熟悉的声音:十元两件啦!我一回头,有些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我的老师站在三轮车上在大声叫卖日本的二手衣服.我鼓起勇气上前跟他打招呼,本以为他会尴尬,可他跟我说:“我破产了,现在只能做这个生意了.见到你真好,如果没事陪我聊聊天.”我问:“那么大的工厂,是怎么破产的”老师说:“嗨!都是一个贪字.1986年香港股市疯了,我看不少人赚钱,我这个学金融的虽然知道股市风险大,但还是忍不住进去了,结果越炒越大,最多一天能赚一千万,我把工厂也抵押给银行借钱炒股,没想到、1987年股灾一来,我的资金一下子转不动,房子和工厂都给了银行.”

1987年的股灾是香港人经历的第一次股灾,那是由美国股灾引起的.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股市一天跌了22%,年轻的香港股市一个跟头倒下了,连关了四天市,当香港股市重新开始后,香港股民的钱少了三分之二.有一大批香港股民像我的老师一样破了产,其中大部分人永远也没有机会再回到股市.

1992年日本股灾:跳楼的野村证券员工

1990年,我到日本公干,顺便去日本最大的证券公司――野村证券参观.由于当时日本股市和楼市如日中天,股市比2007年中国股市还火,市盈率到了100倍,一些日本和世界的经济学家纷纷说,传统经济理论对日本不适用,日本正在创造新的经济规律.

接待我的是野村证券的一个年轻经理,他把我送出野村大楼时,站在大厦旁边的台阶上,指着那座新落成的60多层的花岗岩大厦,不无骄傲地说:“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经济,这个大楼里储存着全球客户的经济信息,野村证券为了保证这些信息的安全,在这个楼下100米处有一个发电站,它可以保证野村证券不管世界上发生任何事情都能正常运作.”

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到了1992年,日本经济就不能正常运作了.日本股市从33000点,不到两年跌到了11000点;房地产更是一落千丈,1990年还能写一个半美国的,1993年竟然连一个纽约都写不起了.于是,日本企业纷纷从海外抽钱回国救急,不仅把洛克菲勒大楼折了一半价卖回给美国人,还把日本好几个大银行和保险公司也卖给了外国人.

1995年,那位接待我的野村证券经理到香港出差,我请他喝酒,他很沉重地告诉我:现在日本企业也开始裁员了,的人很多,特别是证券界,他手下一个前年才从早稻田毕业的人上个月跳楼了.电视台现在最热门的电视节目是教人们如何省钱,比如教日本家庭主妇如何用烧饭的余热煮鸡蛋.

那一段时间,香港大街上的日本游客少了,到高档餐馆吃饭的日本商人也少了.“经济泡沫”这个词第一次在我脑袋里有了真实的感受.从此,这泡沫就经常跟着我了.

1997年利香港股灾:成为负资产的女秘书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了,香港哀声一片.本来1997年上半年形势还好好的,楼市股市不断创新高,人们排着队去酒楼吃饭.我们公司开发的一个楼盘开盘卖楼花,写房的人需要前一天晚上去排队.国内一个家喻户晓的大歌星为了走后门写我们公司的房子,陪我们唱了一晚上卡拉OK.我公司两个秘书近水楼台先得月,不用去排队,每人花80万港元交了首期写一栋房子,可是房子还没住进去,泡沫就来了.楼价一口气跌了三分之二,这两位小姐那几个月脸色难看得很.原因是她们把已交了80万首期的房子白白送给了银行,为什么因为市场上同样的房子,只值80万;如果她们继续供当时写的房子,就要再付160万.

那个刚来香港还不大懂香港规矩的明星火急火燎地找我退房,我说:“你看到门外那两个小姐了吗她们是我们公司的秘书,在这个公司已工作10年.她们跟你一样,也写了我们公司的房子,因此她们这10年算给公司做义工了.”

我看大明星有点不明白,就解释说:“她们工作10年,除去吃喝也就攒了80万,交了这套房子首期后什么都没剩下,可是现在房子又没了,这不等于白白给公司干了10年.如果能退房,她们早退了.你没看这几天报纸讨论吗,很多人写了李嘉诚的房子,现在变成负资产.有人说在这种特殊时期作为香港首富的李嘉诚应该网开一面,不要再追这些负资产的人所欠的房子余款了.你猜这位首富李先生怎么说他说:香港是个重合同守信用、风险自担的社会,你没看到金融泡沫只能自认倒霉,因为所有人都没看到.如果这个泡沫不破,你的房子赚一倍,我也没理由跟你分利润.”

2000年互联网泡沫:从3亿元到有行无市的总经理

亚洲金融风暴还没过去,互联网又来了.1999年末和2000年初,全香港的商人都好像疯了.这次不同于以往,越是大商人越疯狂,不管是搞地产,还是搞百货;不管是生产电子,还是生产水泥的;不管是办学校的,还是开的;总之全同互联网干上了,纷纷办起了网站,纷纷注册了公司,纷纷与IT公司联姻.我当时打工的华润创业公司自然也未能免俗,虽然公司每年有十几亿净收入,但因为同互联网没有关系,股价还不如一个刚创办两年的互联网公司高.股东不干了,说:如果你们再 不进入IT,就要收购.于是,我们只能绞尽脑汁往互联网上靠,先是付了一笔天文数字的咨询费,请世界最大的咨询公司出主意,可是那些从美国飞来的高级脑袋除了给我们写了两大本资料外,任何问题也没解决;其实他们也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不是互联网里的虫,我作为公司总经理当时连上网都不会.


可是商场是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游戏.当时许多如雷贯耳的经济专家都说:互联网技术会创造一个全新的经济,谁跟不上,谁就会被淘汰.想想看,谁不害怕呀于是,我们也拼命想找一家美国技术公司“结婚”.经过投资银行的朋友介绍,美国一家大公司的副总裁来香港,期间可以跟我们谈谈.可是时间约到早上8点,这在香港是非常罕见的商务见面时间.我当时有点纳闷:看来互联网的人就是不一样,可能都是超人!第二天早上,7点50分赶到人家香港分公司,一进接待室我差点晕了,原来在我们前面已有两批人,一批人正在会议室里同那个副总裁谈着,另外一批人还在会议室外等着.8点45分,轮到我们,30分钟谈完,结果就不用说了.

2000年初正当我被互联网搞得晕头转向时,一个朋友找到我,他与一个美国基金创办了一个互联网公司,在香港写了一个上市公司的壳,市值一下子升到200亿.他请我加盟.我说:我可不懂互联网.他说:你只要懂上市公司运作就行.于是,他开出了我不可拒绝的条件――3亿元的公司股票,外加7位数的年薪.做着亿万富翁的美梦,我在新公司上班了.可是上班的第一个月,互联网泡沫破了,第一个月我的3亿元变成2亿元,第二个月变成了1亿元,第三个月等第十个月,我的股票变成3000万,而且有行无市了.

我亲历的五次经济泡沫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互联网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008年中国股市:骂“基金经理都是骗子”的基民

2007年中国如沉睡的狮子,终于彻底醒了.深圳的楼市开始超过香港的新界,上海北京的写字楼也开始赶纽约,开户炒股的人到了1亿.于是,一下子创造了世界第一大银行、第一大石油公司、第一大房地产公司、第一大保险公司等这一年全世界500强排名乱了,因为那些老牌500强纷纷被突然变大的中国公司挤出去了.中国商人在世界上开始扬眉吐气了,腰里揣着大把股民的钱,也能想写谁就写谁了.于是,中亚和非洲的油田,拉美的铜矿和铝矿、澳洲的铁矿和煤矿频频被来自中国的写家问价.2007年世界经济的焦点放到了中国,全球的经济天才都在讨论中国股市和楼市,一派说泡沫太大了,另一派说中国正在改写世界经济,潜力远远还没发挥出来.可惜世界经济还没改写完,美国那边次贷泡沫又碎了.中国股市进入2008年,缩水了近三分之一.记得2007年9月我回长春度检测,碰到我母亲的一位老同事.一个当了一辈子会计的75岁老头,成了中国第一代“基迷”.他把报纸上所有有关基金的报道用剪子剪下来,订成三本半大书,还跟人学会了在坐标纸上画图表.他把家里所有闲钱都写了基金.我问他现在写股票是不是风险太大老头说,他写的不是股票,是基金,基金是由金融专业人士管理、抗风险能力最强的综合投资工具.他刚写的QDII是走了银行后门才写到的,现在不到一个月就赚了5%.春节后母亲打告诉我:老头投到基金的20万元,只剩了10万元,现在有些精神不正常.老伴治病需要钱,他捂着就是不卖,整天到银行管人家要钱.见谁跟谁说:基金经理都是骗子.

所有学经济的人都知道人类历史上这样的泡沫比比皆是,一些历史上的泡沫故事往往让我们匪夷所思.比如在英国“南海泡沫”中,一个骗子注册了一个叫南海投资的公司,在他的招股书上写道“本公司在拉美有一个诱人的投资项目.现在需要融资,这个项目的具体内容暂时不能透露”.第二天.当他打开公司的大门时,外边挤满了给他送支票的股民.第三天.这个骗子拿了钱就消失了.

有人可能说:经济泡沫中损失的是不太懂经济的大众.经济领域的专业精英――经济学家、银行家、基金经理等他们是应该能比一般人更早知道泡沫的,从而更多地避免损失.可是大量统计研究证明:这些精英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在预测泡沫的水平上一点也不比老百姓强,因为他们在股市中的平均收益同股民大众一样,他们比普通股民唯一多赚的只是手续费.

(责编/施保国)

E-mail:xhibaoguoxiansheng@yahoo.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