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对金融工具计量的展望

点赞:31233 浏览:14460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6-000-02

摘 要 本文阐述了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表明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的内容,并有针对性地对政府、会计准则以及金融机构如何搞好金融工具实行公允价值计量提出建议,以规范金融工具的准确计量,充分体现企业资产价值,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金融工具 公允价值 计量

在金融危机中,尽管公允价值计量确实有其局限性,暴露出很多问题,但并不代表它应该被废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它.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应该不断的研究和完善其准则的相关制度和要求,为防止出现再次的经济衰退贡献一些微薄的力量.

一、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国际上的变革所做出的回应

2010年4月2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路线图在全面回顾总结自2005年以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趋同、实施和等效经验与成绩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方向、策略和时间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持续趋同是在已有趋同基础上的后续趋同.

第二,肯定IASB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改革举措,支持IASB为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所做的努力.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围绕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及相关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较大的争论,IASB和FASB等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都面临很大压力.尽管无论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还是G20峰会最后都认为公允价值和有关会计准则不是产生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但对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改进会计准则质量、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其核心内容是希望改进IASB的治理结构,在独立准则制定程序下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按照G20和FSB的要求,IASB自2008年开始积极研究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有关会计问题,为此做了大量改进国际准则的工作,这些工作值得肯定.

后危机时代对金融工具计量的展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第三,明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立场,坚持持续趋同是在国际互动基础上的趋同.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会计被指责为具有经济顺周期性,IASB也在采取措施作相应改进.我国认为,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公允价值的形成过程(特别是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定价机制).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是经济结构的失衡,尤其是美国等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结构失衡导致资产泡沫扩大,风险蔓延和经济失控.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化的时代,实体经济固然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但实体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虚拟经济.如何健康有序地发展虚拟经济,使之与实体经济形成良性互动,是后金融危机时代重塑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要害所在.我国认为,虚拟经济能否健康发展,能否风险可控,其关键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尤其是创新型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问题,这才是公允价值计量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如果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在这方面能够有所突破,那么就为虚拟经济的发展、金融风险的控制和全球经济结构的平衡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


第四,规划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持续趋同时间安排,部署我国下一阶段会计准则建设工作.路线图提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时间安排是与IASB的进度保持同步,争取在2011年年底前完成对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相关项目的修订工作.

二、对政府的建议

后危机时代,中国应该重新审视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在对国际上相关变革借鉴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坚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立场.中国政府应密切跟踪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后续动态,并加强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力度.由于受客观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公允价值在动态中求得计量准确是很难的.我国应更周全地考虑到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出现问题时所需要的原则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方式,从而使计量模式更科学、更深入;同时,也应保持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沟通,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已经专门立项的公允价值计量项目的研究制定,以便从中借鉴.财政部会计司目前已经设立了公允价值计量重大研究课题,成立多个子课题,组织国债登记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交易所、上市公司和会计理论界的专家,对我国各类金融工具的特点、定价机制和报告系统进行研究,全面总结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金融工具及其公允价值计量方面的特征和特有问题,试图揭开公允价值形成过程的面纱,收集具体案例并形成研究报告,以反馈给IASB供其制定和完善公允价值相关准则参考,IASB方面也十分希望能够得到中国方面的有关研究成果.我国公允价值计量重大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彰显了趋同应当互动的原则,对于维护我国企业及国家利益必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此外,我国应该在充分理解公允价值本质的基础上,谨慎而坚定的推行公允价值,为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实践创造适宜的环境.

三、对会计准则的建议

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次贷引发的流动性不足、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金融危机并不是由公允价值导致的,恰恰相反,金融危机提醒了我们,当前应做的是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会计准则,提高准则在揭示风险、控制风险方面的功效.《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明确指出,中国对IASB为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落实G20、FSB要求所做的这些努力表示高度赞赏和充分肯定,并将一如既往支持IASB致力于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而IASB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上述改革,将使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基础发生变化,路线图提出我国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要求,也从另一个侧面呼应了这些变化,支持了国际准则改革的基本方向.对我国的会计准则而言,在明确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立场时,应进行适合国情的调整.首先,有选择的增加有关估值的信息.会计估值本身需要补充其他信息,比如公允价值方法预计存在的变动、建模技术及检测设,从而让使用者能够适当的评估机构的风险.其次,在市场不存在或者是资产以不正常出售时,允许金融机构采用自己的金融模型和判断计量资产的公允价值,这也就加大了各金融企业对于资产负债表的操控能力.提供一些解释性范例,说明如何在非活跃市场中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这为适用准则提供新的灵活性也提供了更多的指南.第三,提供有的放矢的风险披露.公司可以考虑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报告,比如频率较高的简短报告可能比频率较低的长报告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

四、对金融机构的建议

对金融机构而言,我国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对待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另一方面,做好实施公允价值会计的准备工作,如展开人员培训.公允计量模式更多依赖于执业人员的分析判断,所以计量准确程度取决于执业人员的专业水准,要加强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会计人员能够迅速掌握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精髓,熟悉涉及金融工具的各项业务及其变化,理解业务的流程和本质,准确定义形成的资产和负债,掌握公允价值的计算方法,金融资产减值的计算方法,避免出现计量价值严重偏离公允价值的情况,从而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赋予管理层自由选择权,即由管理层来决定金融工具的分类,且金融工具一经分类不得随意变更,这就需要管理层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能科学合理地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避免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生大的波动.此外,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金融机构的管理理念和风险驾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此,管理层必须准确理解准则所阐述的关于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流量折现等概念的含义,充分认识金融工具交易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潜在的致命性危害,进而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理念,将这些理念运用到日常运营和经营管理中.金融机构也应加强执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教育,禁止滥用资产负债表,防止为他人所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保证企业有能力去评估和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