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亿元到1.2万亿元

点赞:2234 浏览:550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今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全国财政赤字提高到1.2万亿元的规模,比去年多出了4000亿元,赤字规模已达到GDP的2%.如此大的财政赤字规模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引起了诸多媒体和民众的关注.对此该如何解读?

一、1.2万亿元财政赤字规模,其中财政赤字85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3500亿元,用怎么发表地方债券予以解决,这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集中表现,也是针对目前经济下滑和财政减收的压力,稳中求进保增长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我国从去年开始,出口订单减少,企业成本升高,经济下滑压力大,对此,以求多列赤字,增大财政投资的力度,解决财政支大于收的局面,扩大内需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实现7.5%的GDP增速.现在世界上美国、欧盟等国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都在压缩财政赤字,以求减税和减支来走出财政悬崖和债务危机.我国反向而动,增列财政赤字,主要是基于国内经济走势而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

8000亿元到1.2万亿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发展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财政赤字没有不行,太多了不行,关键要掌握好“度”.我国受计划经济影响,相当长一段时间强调财政收支平衡,实行零赤字财政预算,这也是计划经济低速发展的原因之一.这次适度安排赤字财政是一个进步,但是赤字不可过大过高,注意规避财政风险.世界上经济惯例是一国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国债规模不能超过GDP的60%,以此为上限规避财政风险.我国这次确定1.2万亿元财政赤字规模,已达GDP的2%,接近于风险控制线,已无再增发的空间和余地.为此,今后要加大财政体制改革的力度,减少“吃饭财政”的支出比例,抓紧机构改革,精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的数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才能彻底减轻财政赤字增发的压力.


三、增列1.2万亿财政赤字的利弊分析:怎样看中国设定的1.2万亿财政赤字为应对国内外经济运行的诸多变数和复杂局面,增列1.2万亿元的财政赤字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要一分为二地用辩证思维来看待和理解.

(一)从正面看,今年列出1.2万亿元财政赤字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有利于增加财政支付能力,增大政府调控经济的力度,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用更多的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实现稳中求进保增长.

二是有利于增大财政对民生的支持力度,更多向民生工程加大投入,用积极财政政策配合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民生优化战略,加大对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养老怎么写作等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推动城镇化建设,多办民生实事,切实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

三是助推和支撑全国的结构性减税.结构性减税从去年1月开始在上海试点,10月推广到13个省市实行,推行以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两税合一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对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怎么写作降低增值税率,引导和助推经济结构调整.今年要分期分批在全国推广结构性减税,这也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结构性减税,这对企业来说是利好消息,可以减轻企业负担,长远看有利于培养税基、壮大财源,为今后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积累潜能和后劲.但从财政角度看是利空消息,结构性减税直接带来财政减收,增大地方财政压力.现在是两难的选择,不实行结构性减税,企业受不了;推行结构性减税,财政受不了.为此必须用增发国债高列赤字的办法,缓冲和应对结构性减税给财政减收带来的压力,以此为结构性减税留出操作空间,支撑此政策在全国推广.

(二)辩证地从另一角度看财政赤字过大也会带来更大风险,要积极应对和规避.

一是财政赤字过高会增大财政风险.高列赤字也是财政的举债行为,发债过多,赤字过高,运营过久,会增大财政偿还风险,一旦资金链断裂会突发财政风险.我国直接的显性债务并没有超GDP60%的上限,但我国隐性债务很多,乡村债务、养老金财政支出缺口等隐性债务尚没有计算在内,真正全口径债务也是很吓人的.现在需要全国上下增大风险忧患意识,不能再走举高债谋高速这种粗放增长的老路子.为此,转方式调结构迫在眉睫,以此规避中国版的“财政悬崖”.

二是增大地方融资举债的风险.现在1.2万亿财政赤字中,有3500亿元是地方债务规模,由代地方发债,一旦出现风险后果,要由财政写单.现在我国地方政府举债已达10.7万亿元,再多列赤字会助推地方发债扩大规模.现在部分地方政府都有GDP大跃进的政绩冲动,高列财政赤字容易助推这种冲动而扩大地方债务.这种风险一旦突破警戒线,会对地方财政并连累财政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对此后果不得不防!

由此看来,今年全国“”增高财政赤字是刺激经济复苏的权益之计,但不是科学发展的长远之策.设定财政赤字要有理、有节、有度,不能头脑发热,年年加码.实践证明,不列赤字无助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列的太高则积淀风险,后患无穷.关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新路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高列赤字的压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能步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