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小中死亡的意义原始动机探寻

点赞:16410 浏览:714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苏童是当代作家中的优秀者之一,他几乎成为了“先锋小说”的代名词,我们的视角无数次地凝聚于这位有“江南才子”之称的苏童身上.苏童小说中死亡的重复的出现,不断的提醒和提及是要说明什么样的价值或者说是什么意义呢?

一、死亡的价值意义

在苏童的小说文本中出现了无数的死亡问题的显现和探索的痕迹.关于苏童对死亡书写的偏好或者说无意识的表现.在苏童的随笔集《纸上的回答王雪瑛的十四个问题》中虽然有简单的提及,但终于还是难于令人满意.苏童笔下的死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死亡是没有价值的

苏童笔下的死亡很少有英雄人物的轰轰烈烈就义的崇高之死.在苏童的笔下,我们往往看到的死亡是没有价值的死,甚至死亡往往是一种偶然的结果.在他的笔下,小人物往往活得平常,死得蹬践,他们几乎都死于非命,死得莫名其妙,死得毫无价值,如《一个礼拜天的早晨》中的李先生为了追回两毛钱;《灰呢绒鸭舌帽》中的老柯为了追一只鸭舌帽.苏童曾这样说“我小说中的人物鲜有阶层标志,也就是说我从未刻意写某一个阶层的生活,至于生活在香椿树街的人们他们肯定是小人物,所谓小人物的主要特征是他们关心柴米油盐胜过政治、艺术和新闻,他们不考虑生活的意义而只关心怎么生活下去,这恰恰是我所熟悉的香椿树街的普遍的生活.我从不鄙视这样的生活,但我有义务审视这样的生活,《一个礼拜天的早晨》中的李先生为例、追回两毛钱确实可说是他应付生活的常态,是他生活中的政治和哲学,但我需要说明的是死亡与其并无任何因果关系,死亡是另一个巨大的文学主题,它可以覆盖所有的小说空间,并不只对小人物产生特殊的意义,生命无常是一种常识,但对于生命的形态我们永远有话可说,可以说出许多小说来.”这样简单看来,苏童笔下的小人物的死亡应该说他的价值性,是自我的内向性的价值不具有多大的社会意义.在苏童的笔下我们多少都能感觉到这一明显的特点.在苏童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这样的例子.《沿铁路行走一公里》的小珠是因为跟在姐姐剑的后面来不及逃脱火车的轨道而被列车吞没;《回力牌球鞋》中少年的斗殴确是为了一双球鞋等等.在苏童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很多这样的事例.

(二)死亡是源于对现实的反叛或者说是逃离

在苏童的笔下死亡往往是具有多种异化的方式的逃避和人生负价值的体现.在苏童笔下的逃往,人物的莫名其妙的失踪都可以看作是死亡意识的另一意义层面上的表现和存在方式.例如在《离婚指南》中,杨泊的意识深处或无意识里,隐约透露出他人格极度焦虑的因由.离婚的风波如一场梦,他苦苦地在环境中冲撞,却仍然未能实现他对环境和自我的逃避.杨泊内心卑弱,但又不自甘,于是有惊世骇俗之举,不过似乎从未胜过.他所经历的事总是虎头蛇尾,好冲撞却无真正的执着;并且,杨泊困惑而茫然.他极力掩饰成为旁人眼中的变态,摆脱不去自我的困扰,于是更加百无聊奈.在环境面前,他更加孤立,直到最后的出走.透过表象,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杨泊的分裂变态是作者对传统小市民世俗文化的厌倦与忧伤,也是对人的现实境遇和文化命运的忧伤.

(三)死亡具有其独特的审美意义

苏童和其他同代的作家一样在他的小说之中,我们也能关注到苏童对于死亡的惨烈和死亡清静的激烈描述的场面.在这一点上苏童和余华他们一样都对于死亡的场景有比较过于欣赏化的描述.这手法在当代“先锋小说”中也是比较常见的表现方式.例如在《之家》中对于沉草杀死哥哥演义的描述作者写到“他抓起那把柴刀朝演义脸上连砍五刀”“脚满一汪黑红的血”;在《一个礼拜天的早晨》中“香椿树街的人们来到路口,看见水泥地上有一滩鲜红的血污,血污的旁边横陈着一辆熟悉的破旧的自行车”,“在早晨,九点钟的阳光下,那块肥肉闪烁着模糊的灰白色的光芒”.这样的反观的“冷叙述”的手法把死亡的审丑意义表现的是很活在的.

二、苏童小说笔下死亡的原始动机

除了苏童在小说文本中关于死亡的叙述之外,我们可以看到苏童在小说中不断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在书写着死亡.


和大多数作家对死亡的书写一样,因为死亡是人类永远无法逃离和超越的话题.苏童对死亡的探讨和书写是一种“文学母题”的必然.任何作家都无法回避死亡在自己文本中的出现.正如西方艺术派对于死亡的态度一样“对死亡的探讨是人类成熟的标志”只有人们对于死亡进行真正的关照了才能更好的面对生存的困境,从而认真对待生存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可贵.

苏童对于死亡的书写也有源于自己童年的特殊经历的因素.苏童在随笔集《纸上的》中也对于自己的童年进行了回忆.他九岁休学在病榻的经历也使他对于死亡的恐惧有比较深刻的恐惧.正如苏童自己所言“一个九岁的孩子同样地恐惧死亡,现在想来让我在九岁时候就开始怕死,命运之神似乎有点太残酷了一点,是对我的调佩还是救赎?我至今没有悟透”.

西方作家塞林格、明威、福克纳、约翰巴思、菲力普罗斯、罗伯特库弗、诺曼梅勒、卡波地、厄普代克等对于苏童的小说创作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苏童自己也曾大胆的说“对于美国作家塞林格的一度迷恋使我写下了近十个短篇,包括《乘滑轮车远去》《伤心的舞蹈》《午后故事》等”,这样对于西方的这些作家对于苏童的影响就理所当然得不能小觑.

苏童小中死亡的意义原始动机探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西方艺术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当然,正如对任何小说文本的解读或者误读的可能性都是无限的一样,对于苏童小说文本的解读也是有多种可能的.任何企图对小说文本进行全面的解读也都将化为虚有的徒劳.对于他的小说中死亡意识的创作动机我们只能做些浅尝辄止的分析,也正好掩饰我们的无知.

叔本华说过:“悲己所以悲人,悲人也就是悲己.”费尔巴哈说过“死亡是我们获得存在知识的工具,死亡确实显现了存在的根由,唯有他才喷射出本质的光焰.”死亡作为一个悲剧性色彩和令人恐惧的自然现象在苏童的笔下成为了一种写作行为,一种对于现实和未来的体验.

在苏童的笔下,死亡成了一种超越和升华,他使生命战胜了压抑与孤独,战胜了时间与衰老,使人获得了自由.

[1]苏童.苏童文集[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2]苏童.纸上的[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3]黄应全.死亡与解脱[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4]贺仲明.中国作家心象――二十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M].北京:编译出版社,2002.

[5]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靳凤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王丽芳,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闫兰娜,河北科技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