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四题

点赞:8624 浏览:336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科学系统地阐述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具体措施进行了集中论述,对文化建设做出了新的理论贡献.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要命题,从文化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等四个方面内容展开论述,进一步深化理解十八大报告对文化发展的理论创新.

关 键 词 :文化强国; 文化本质; 科学发展观; 公民道德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04-04

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科学系统地阐述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原则、指导思想、具体措施进行了集中论述,对文化建设做出了新的理论贡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本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要命题,从文化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等四个方面内容展开,进一步深化理解十八大报告对文化发展的理论创新.


一、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内涵

学界对于文化内涵有着不同界定.总体而言,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而狭义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无论从广义抑或从狭义来理解文化,至少有一点是共通的,即文化的“属人性”.文化是为“人类”所特有,而非其他类存在物(譬如动物)所具备,这是因为只有“人类”这个种才具有主观能动性,才能够真正实现在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造.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其构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石,突出体现在被恩格斯盛赞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譬如,在谈及费尔巴哈局限性时,马克思强调,“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等等.正是从物质实践基础上来理解文化,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才为我们总结出不同于以往一切旧哲学(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费尔巴哈机械唯物主义)的科学文化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中,将文化纳入到社会意识范畴来考察,并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出发,进一步深化对文化本质的认识.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由此可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文化”为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所决定,而且要努力与后者相适应.同时,马克思认为,文化具有相对性,即文化不一定永远与经济结构相适应,而且文化对后者具有反作用.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党的十八大继承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内涵的新概括,认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不难看出,关于“文化”本质的这一新认识,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基本立场,另一方面深化了对文化的民族性、人民性、精神性的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日新月异的物质实践活动,我们党始终坚持对文化本质的科学把握,真正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关于文化功能,党的十八大亦作了新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怎么写作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怎么写作社会、推动发展”,这十六个字可以被视为新时期党对文化功能的最新总结.回顾中国九十多年奋斗历程,不同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早在新主义革命时期,就论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认为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强调建设以无产阶级文化思想为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主义文化,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怎么写作,吸收民族文化精华、剔除封建糟粕,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性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从党的建设高度,提出中国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以为总书记的党把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从“文化强国”高度来审视我国文化发展问题,特别是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相统一的“五位一体”来认识,高屋建瓴、意义深远,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化本质的认识和把握. 二、明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文化强国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开篇就明确了会议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决定党和国家当前、今后命运的关键抉择,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四者构成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有机整体.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党的十八大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科学地界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精神实质,并将其写入党章.报告指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关于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了明确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不难看出,中国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曾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4].面对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真正实现批判武器向武器批判转化,因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当前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因为该理论体系是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证明了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个“抓住事物的根本”[6]的彻底理论.

三、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了具体部署.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历史维度看,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毋庸置疑,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表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就会迷失方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只能是空中楼阁、一句空话.党的十八大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做到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时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界目前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不同层面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抑或可以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国家、社会、个人三者所要实现的目标状态和未来呈现.具体来说,从国家角度看,“富强、、文明、和谐”正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家所应呈现的特征;从社会角度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恰恰是我们所要努力形成的和谐社会的基本特质;从个人角度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说是构成社会主义公民所需具备的基本素养.关于三个“倡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学界同样存在争议.譬如,有的学者认为三个“倡导”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概括,用二十四个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体现出来;有的学者认为,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未真正提炼完成,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继续培育.笔者比较同意后一种观点,因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这三个“倡导”还不能被看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二十四个字表达尚过于宽泛、冗繁,不够精准,但是十八大报告这一新提法也反映出目前党和国家正在着手此项工作,这是一个不断提炼和论证的渐进过程. 四、把文化强国落实到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体层面上来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文化强国的宏观维度和公民道德的微观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分别作了系统阐述.所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文化强国不是空洞的理论政策,而是与广大百姓密切相关的文化基因和道德素质.关于文化与道德关系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学术话题.马克思认为,道德同文化一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由经济基础决定,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与文化不同,道德更加强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从广义来看,道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往往大于道德.从层次来看,道德处于较高的文化层次.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文化层次的重要标志,道德力量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这决定了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重视现实生活中的人的道德问题.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正是基于这一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检测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怎么写作,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四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001年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当代中国,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必须重视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个维度来加强公民道德素质提升.就社会公德而言,公共生活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7].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呼唤公共秩序的产生.列宁曾指出,即使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也存在着“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8].道德中的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职业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活动,而职业道德是为了调节和约束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而形成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现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怎么写作群众、贡献社会等方面,不同单位、组织、机构也会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特质,是整个社会文化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家庭美德而言,家庭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单位细胞,家庭文化体现和影响社会文化内容,要大力提倡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形成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先进社会文化熏陶、自身努力塑造等等都十分重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影响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与此同时,后者也反作用于前者.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重视公民道德素质提升,将文化发展落到实处、体现在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