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的糕点情结

点赞:12635 浏览:563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鲁迅与伦教糕和南通麻糕

鲁迅先生的笔下时常关注民生百态,他于1935年4月在上海所写的《弄堂生意古今谈》,主要是讲当时小贩们生意冷清,生活难以为继的社会状况.鲁迅怀念往昔,认为以前“薏米杏仁莲心粥”、“虾肉馄饨面”、“五香茶叶蛋”之类的叫卖声既漂亮又具有艺术性,使人“一听到就有馋涎欲滴之慨”.《弄堂生意古今谈》中还特别提到了一种名叫“玫瑰白糖伦教糕”的点心.

伦教糕最早出现于明代广东顺德的伦教镇,是一种以细米面、白糖为主料蒸制的松糕.制作伦教糕要用浸泡过3小时以上的大米面磨成的米浆,然后压成千粉.伦教镇特有的清泉水加砂糖在锅内煮沸,徐徐冲入米粉内,待冷却加入“糕种”(似酵母),再放置七八个小时待米浆发酵.蒸之前还要在米浆内加入少量猪油.伦教糕以晶莹洁白而著称,软滑爽润,光洁如镜,糕身横竖相间小水泡似的孔眼均匀有序,糕体富有韧性,弯折时不见折纹.伦教糕味道清甜微酸,齿颊留香,难怪鲁迅先生对它有如此深的印象呢.


江苏南通特产嵌桃麻糕相传已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加工精细,味美可口,被视为官礼茶食的上佳之选.民国初时,南通麻糕也曾博得鲁迅先生的赏识.南通人季自求(名天复)曾在北洋政府参谋本部任军职,在北京有幸与当时在教育部任佥事的鲁迅相识,双方讨论研究文学话题,彼此来往不断.1912年至1920年的鲁迅日记中就记载了许多与季自求交往的情况.1915年1月17日鲁迅在日记中记:“午后季自求来,以《南通方言疏证》、《墨经正文解义》相检测.”季自求不仅为鲁迅带来了书籍,还特别送给他南通的特产――嵌桃麻糕,鲁迅品尝过后,啧啧称是,认为其美味是名不虚传的.那么鲁迅喜欢吃的这麻糕到底是怎样的点心呢南通麻糕选用芝麻粉、炒米粉、核桃仁、白糖等原料,精制成条状,然后切片,香、甜、松、酥,口感绝佳.因为它的原料具有丰富的营养,尤其适合于妇孺老幼食用.

梁实秋讲“狗不理”笑话

著名文学家梁实秋是在北京长大的,就美食而言,他可谓厚传“家学”,因为梁家祖辈曾经营过非常知名的河南菜馆.梁实秋后来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也吃遍了各地的佳肴美点,他以作家、美食家的笔力和鉴赏力,对各地美食的品评十分到位.梁实秋所著的《雅舍谈吃》就是一部以中国饮食文化为主题的散文小品集,其文字如书中的美味一样脍炙人口.

点心的涵义在南方要比北方更加宽泛.北方人一般视糕点为调剂口味的零食,常常是临时补充的小吃,很少当作主食.南方人则不同,点心的概念已远远超出“点点心意”的意思,经常与主食相互混同,点心也可当成主食吃.比如,天津的包子是主食,到了南方就可作精致的小点心了.

创始于清光绪初年的天津“狗不理”包子是传名四海的美味,它也曾博得梁实秋的赞誉.《雅舍谈吃》中说:“天津包子也是远近驰名的,尤其是苟不理(实为“狗不理”,笔者注)的字号十分响亮.”天津狗不理包子的特点之一就是汤汁多,味道鲜美,梁实秋就此又谈到:“有人讲过因为包子咬破,汤汁外溢,流到手掌上,一举手又顺着胳膊流到脊背的故事.吃的时候要小心,未烫到自己的脊背,却会溅到同桌食客的脸上.”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梁实秋对食事的观察是相当细致入微的.《雅舍谈吃》中还风趣地讲了关于天津包子一个笑话:“两个生人同桌吃包子,一位一口咬下,一股汤汁直溅过去,把同桌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者没有觉察,对面那人也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倌看不下去,递上手巾把时,客人说:不忙,他还有两个没吃完哩.”

文化名人的糕点情结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包子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鲁迅先生与梁实秋先生都是著名的大作家,亦同样对糕点情有独钟.可见,文人与美食总是脱不开干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