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制种垦丰13号不同密度试验总结

点赞:31181 浏览:14378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2011年海林市林业局引进种植了玉米制种“垦丰13”新品种,为提高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增加制种户的经济效益,在第三管理区玉米制种生产田进行了玉米制种不同种植密度试验,以确定“垦丰13”最佳种植密度,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 键 词 :玉米制种;垦丰13号;试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S51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44-1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海林市林业局第三管理区第六居民委6-2-1谭瑞清承包田,土质为草甸棕壤,土壤肥力中等,前茬西瓜.整地方法:伏翻,秋耙,春施肥.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不设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垄距100cm,每个处理6垄,每个处理面积2330m2.亩施肥:尿素16.67kg;磷酸二铵8kg;硫酸钾3.5kg.

试验共设4个处理,即处理A亩保苗6666株,株距17cm;处理B亩保苗7066株,株距16cm;处理C亩保苗7533株,株距15cm;处理D(ck)亩保苗4500株,株距18cm.

玉米制种垦丰13号不同密度试验总结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密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5月3日亩用乙草胺+70%塞克津0.026kg+75%宝收1.2g,播前封闭除草.5月6日机械起垄夹肥覆膜.亩施肥尿素16.67kg,磷酸二铵8kg,硫酸钾3.5kg.5月5日人工播母本,5月23日人工播父本一次,5月28日人工播父本二次,播种均采用播种点播.出苗后人工除草2次,防虫2次,叶面追肥3次.成熟后人工下棒,机械脱粒、测产.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条件对玉米制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0年≥10℃活动积温2721.3℃,生育期间(5-9月)降水449.0mm,比历年同期多8.1mm,无霜期144天.在玉米制种出苗期天气干旱,6-8月出现低温、寡照、降水多的不利气候条件,使玉米制种总体表现为植株偏高;各处理虽然经过多次风雨,但并没有倒伏现象发生.

2.2 不同密度对玉米杂交种生育期的影响

通过生育期调查可以看出:不同密度对玉米制种的出苗期和吐丝期及成熟期影响不大,详见表1.

2.3 不同密度对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密度玉米制种产量性状调查发现,不同密度的穗粗随着密度的增加穗粗降低.穗长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变短.穗粒数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百粒重处理A和对照基本一致,处理B和处理C基本一致.处理C平均亩产474.6kg,产量最高,处理A平均亩产462.4kg,产量第二,处理B平均亩产455.4kg,产量第三,处理D亩产454.99kg,产量最低,详见表2.

2.4 不同密度对玉米杂交种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不同密度对玉米杂交种的经济效益分析可以看出:处理D(ck)亩效益245.09元,效益排序第一,处理A亩产462.4kg,较ck增加7.5,亩效益较ck减少33.68元,效益排序第二.处理B亩产较ck增加0.5,亩效益较ck减少80.22元,效益排序第四.处理C亩产较ck增加19.7,亩效益较ck减少41.14元,效益排序第三,详见表3.

适当地增加密度能增加玉米制种的产量,从试验可以看出,种植密度在株距15的,其产量最高;密度增加,成本加大,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密度加大经济效益反而低.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其原因主要在玉米制种亲本的过高,致使密度增加,亩用种量加大,种子成本增加,即使增产,但效益下降;从不同密度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上看,尽管增加密度产量相应的增加,但是从种植效益上看,生产上还应推广亩保苗4500株,株距18cm.

作者简介:刘国栋(1950-),男,大专学历,海林林业局副总工程师,从事农业生产系列管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