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点赞:5857 浏览:2115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从而提高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信心,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化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研究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化学的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及目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性素质的培养教育.从教科书的设置和实际教学角度出发是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初级的化学知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及在生产、生活以及国防上某些应用.高中的化学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更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时,知识趋于系统化,思维趋于逻辑化,要求学生对于知识不再是停留在只是记得住的表层,还要理解为什么,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也能按照这种思路去思考,也就是说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并且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这种差别下部分学生出现不适应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要做的是怎么把它们拉近距离,而不是一味求快求成而把差距扩大化.

二、研究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衔接

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教师不清楚高中的教材,高中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初中学习基础情况的了解,是教学衔接漏洞所在.那么,对于初、高中的衔接的问题就要研究教科书中知识的过渡和联系,对于具体问题设置详细方案,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中具体知识点的有效衔接.

以下对部分初、高中教材衔接比较密切的部分知识点进行列举:

1. 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接触的化学实验如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所选实验仪器,还有性质的验证等等,涉及到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原理.高中后学生自身有所成长,但对于化学实验了解还不多,课程标准对于该专题的标准描述多为“体验”、“学习运用”、“初步学会”、“初步认识”,但是对于课标中要求实验将贯穿于整个高中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等.高考中对于实验中要求从最基本的安全操作,现象的观察和总结,理性逻辑严密推理和误差分析,要求却考查的颇为全面.所以,这部分重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联系、对比、总结,然后逐步提高,不能急于求成.

2. 物质的量.这一部分在课改后的高中课程中作为了高一必修1第一章的知识.在高中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较抽象,学生普遍觉得难以理解,难以接受,主要是对于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组合眼花缭乱.但是物质的量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而初中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也涉及到了微粒.对于这部分的描述是: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这部分初中多加以练习,如增加分子中原子个数及比值,再加上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练习有助于物质的量的计算和理解;或者在高中渗透物质的量定义之前对于微粒部分进行区分,对于一些数量关系加以巩固,有助于物质的量这部分的学习和理解.

3. 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对于原大纲中氧化还原反应停留在得氧失氧的阶段,新课标对此降低了要求:只在认识氧气能和其他物质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比较片面和浅显.高中化学进行新课改后把氧化还原放在物质的量之后又是一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高中可以对得氧失氧和其他类型但也属于氧化还原的反应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创设教学情境,放手让学生讨论,积极思考与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前提是必须把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特别是化合价口诀巩固好,让每个学生过关,达到快速反应,这是学好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打好的坚实基础.这之后才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还有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特征:化合价变化理解的深刻,然后再进行单线桥、双线桥的学习就会容易一些.

4. 物质分类.初三化学学习对物质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对于酸、碱、盐分类比较不具体.虽然高中新课标内容变成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但是本人认为为了以后另一个难点——电解质的学习,教师需要强调酸、碱、盐定义及区分方法(如酸可分为含氧酸无氧酸,按照电力出氢离子的多少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等等).并且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知道酸碱的主要性质(酸三条、碱两条)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还应该讲解一些简单的实验室中酸碱安全使用和急救方法,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把握高效课堂机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教法衔接

我校领导经过考察与讨论决定在高一、高二开展高效课堂的学习模式.这方面我查阅了大量高效课堂的资料和视频,也深深地被这种生动灵活的课堂所感染.全国的高效课堂模式以杜朗口为代表,各有特色,中心思想却只有一个——“让学生动起来,让学习活起来”,让学生充分调动主动性,参与知识的发现、思考、讨论消化,让教师变成一种辅助体系.这种课堂模式设置在高一年级对于初、高中化学的有效衔接能够处理思维能力和知识量上的爬坡.具体说,就是较刻板的学生排排坐、教师拼尽全力讲解更具有人性化.学生可以就不理解的难点调动各种渠道的信息自行消化处理,得来的结论更有益于理解记忆,就像孩子自己努力得到的糖果会觉得比大人给予的甜是一个道理.在热烈的讨论中,思路宽广的学生可以启发其他学生形成兵帮兵、兵练兵、兵学兵、兵带兵的良性大循环,锤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养成和锻炼了孩子们的逻辑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让学习变成了真正的“授人以渔”,不仅完成了初高中的衔接,更为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效课堂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是每个升入高中的孩子都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也应该是每个初中、高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要把眼光放长,不仅着眼于现在,更加应该放眼光明的将来,让教育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