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城镇选址综述

点赞:4041 浏览:135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三峡工程已经蓄水运行十多年了,库区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经济发展与城镇选址息息相关.三峡库区除了冰川、火山和破坏性地震外,几乎包囊了洪涝、干旱、山崩地裂、塌陷、泥石流等一切地质问题,这就是三峡特有的地质地貌条件,在这样的地区重建家园,家安何处,其城镇选址是既严肃又要有科学的态度,才有今天移民的安居乐业.在前期选址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选址提供借鉴,为国家的建设排忧解难.

[关 键 词 ]城镇选址 三峡工程 库区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308-3

1前言

未兴建三峡工程前,三峡地质灾害让一些地方吃尽苦头,尤其是大型滑坡更为突出[1];如新滩、黄腊石等大型滑坡体多次滑动,给当地带来很大的灾难.在三峡工程论证及后期的规划选址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行政区划不变,以科学安全可靠为原则,对三峡库区县城城址的选址做了大量的勘测比选工作,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积累了经验.

水库区涉及湖北宜昌、秭归、巴东、兴山及重庆市巫山、奉节、云阳、万县、开县、忠县、石柱、丰都、涪陵、长寿等县市(图1).

2地质背景

2.1地形地貌

整个库区地貌形态,以奉节为界可分为两段,西段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主要为低山丘陵宽谷地形,地势北东高,西南低,要奉节一带高程近1000m,到长寿附近逐渐降为300~500m,地形坡度相对较缓,一般在15~25°,局部在35°以上;东段为长江三峡,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一般高程800~1800 m,地形坡度在硬岩地段坡角较陡,一般在45°以上[2].

2.2地层岩性

三峡库区地层出露较全,除缺失志留系上统、泥盆系下统及石炭系上统外,其它各系地层均有出露.

2.3地质构造与地震

整个库区构造以北东、北东东向背、向斜为主(见图1),活动断裂不甚发育,只有近坝库段有仙女山、九湾溪两条活动断层.有地震记录以来,两条断层上发生的地震小于5级,对周边的影响烈度小于7°.1981年、2013年分别在秭归龙会观、巴东西壤口发生5.地震,1989年11月20日在重庆市江北发生5.2级和5.4级地震,宏观震中在江北县统景镇附近,震中烈度Ⅶ度,不在移民范围内,总之,三峡库区处在弱震环境中[3].

2.4滑坡

三峡库岸大部分为岩质岸坡.宽谷河段的岸坡,主要由碎屑岩组成;峡谷河段的岸坡,主要由碳酸岩组成.三峡库区滑坡大体上分为二种类型:其一,水库蓄水后可能局部失稳型,此类多为土石界面型滑坡,接触界面为老滑坡床或含有较多细碎物质;其二,正在发展型,现代经常滑坡、滑坡体变形加剧、裂缝不断扩宽.

3拟迁建城镇新址地质条件

3.1城镇新址地质条件综述

拟迁城(镇)新址地区,主要出露四大岩类:

(1)岩浆岩类:主要由闪长岩、花岗岩类组成的块状岩体,力学强度高,湿抗压强度多在100兆帕以上,但随风化程度的加深,其力学强度逐渐降低.

(2)碎屑岩类:包括砂岩、砂砾岩等碎屑岩类和泥岩、页岩等粘土岩类.前者力学强度较高,湿抗压强度一般50~100兆帕,粘土岩类抗压强度一般10~50兆帕.软硬相间组合的地区斜坡变形体较发育.

(3)碳酸盐岩类:主要由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岩石组成.力学强度高,湿抗压强度一般50~120兆帕,但有不同程度的岩溶发育.

(4)第四系松散堆积岩类:主要为冲击的亚粘土、亚砂土、砂砾石和重力堆积碎块石夹粘土或粘土夹碎块石.各类土的物理力性质差异较大.

上述岩类中,基岩强度都可满足各类建筑物的要求.第四系堆积物中碎块石夹土允许承载力较高,人工填土成份复杂,结构松散,局部地段冲积层粉细砂有液化的潜在危险性.

3.2各拟迁建城(镇)新址地址环境概况

通过对拟迁建13个县(市)所在地和140个乡镇新址的地质勘察,已基本查明其环境地质条件.按相关规范和地质灾害评价因子[4、5],将13个县(市)拟迁建城址的地质条件概括于表1.

4城镇选址原则

2001年3月1日颁布实施的《三峡移民政策》总则第三条明确规定:“三峡工程建设,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统筹使用移民资金,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妥善安置移民,使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为三峡库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第二章第九条规定:“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应当编制移民安置规划,移民安置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4.1行政区划不变原则

基于上述政策,在城镇选址时,除移民到外地的外,就地移民的城镇,不改变移民的原所属行政区划管辖范围原则,按照移民安置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选址,便于今后的管理和城镇经济快速、有序地发展.

4.2科学、安全可靠原则

三峡库区是个地质灾害较多的地区,在不改变原行政区划的前提下,用科学的态度,本着为移民负责的思想选好城镇的场地,是负责三峡库区移新城址的地质勘测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新的城镇选址必须避开活动断层,大型滑坡、泥石流易发区.

5经验与教训

三峡库区崩塌、滑坡较多,对移民选址是较普遍的问题,也是重中之重的复杂问题,涉及面积广,范围大,搬迁后居民传统的民俗习贯、生活方式、生活来源全部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整个库区移民,从选址到建设过程中经历了曲折而复杂的过程,其中有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供其他水利水电工程或涉及移民选择址的工程借鉴.

5.1实践经验

三峡库区移民选址总体上是很成功的,如湖北秭归迁城选址,就近上移山势陡而高地形条质条件不适宜作为城址,于是,果断地在下游坝址区附近选址,新城建设成为目前三峡库区建设得最漂亮的新县城,旅游、齐橙等经济稳步发展.

三峡库区城镇选址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移民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5.2几点教训

在选址过程中,有些城址是直得吸取教训的.如奉节迁城选址最初选在宝塔坪,先后投入了6000万元进行“三通一平”,建起一座大桥和不少房屋.不久,回填地基挡土墙垮掉,人工边坡沉降,滑坡也多次发生,宝塔坪住宅小区一块地突然下陷,直径达20多米.在事实面前,不得不迁城至口前――三马山一带.

第二例是湖北省巴东县,地处巴东断裂的北侧,虽然断裂活动不明显,但岩体破碎,滑坡很多,原县城的西侧,滑坡体一个挨着一个.老县城是三峡一带自古不设城防的惟一县治,原因简单,那就是山势奇陡,全城仅一条街沿江排一字形排开,被人称之为“扁担”街,在有关报告中明确载明:适宜性差和不适宜建房的面积达92%(见表1).

6结语

大型工程移民城址选址工作,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安居乐业的的大事,是千年大计.三峡工程移民选址工作总体上是很顺利的,移民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地质条件复杂,涉及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三峡移民选址的经历和实践给我们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1)移民选址应在国家移民政策的统一规划中进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让移民选点有法可依,并实行终身问责制,不能脱离实际,只顾眼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未来,实事求是,顾全大局.

(2)编制规划要多家单位参与,移民选址时间紧,任务重,要充分利用各单位的丰富资源,编制初稿形成后,送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整个过程应为动态的,有序的,杜绝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规划.

(3)中国是个地质灾害多的国家,特别是西南地区更为突出,移民选址,要远离活动断层、高陡悬崖脚下、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段,在规划范围内如果发现不适宜建筑居民点的应果断地避开存在有危险源的地段.

(4)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所处地区,一般地质基础资料较少,要尊重科学,不违背自然规律,对有疑问、有争议的城址,应组织全国知名度高的专家实地考察,或聘请相应的监督、咨询机构给予审查,确保选址不留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