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品质管理下的员工激励

点赞:3654 浏览:1032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品质管理对于工厂生产率提升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工厂品质管理文献的研究,发现在品质管理的要求下,对于员工管理存在若干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解决措施.

关 键 词:工厂;品质管理;员工激励

作者简介:钟强生(1980.11-),广东广州人,陕西师范大学MBA研究方向:品质管理、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4--02

工厂的品质管理是工厂生产产品中最重要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生产产品的质量.而产品的质量决定着工厂生存与发展,作为一名管理者,做好品质管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

1.品质管理

上世纪五十年代,戴明(Demin)1提出质量改进的观点,系统和科学地提出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质量和生产力的持续改进.他指出,组织是一套相互关联的过程,这些过程的改善,是绩效改进的基础.六十年代初朱兰(Jnran)2、菲根堡姆(Feigenbanm)3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并指出,为了生产具有合理成本和较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要求,只注意个别部门的活动是小够的,需要对覆盖所有职能部门的质量活动进行策划.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菲利浦克罗斯比(Crosby)4提出“零缺陷”的概念,突破了传统上认为高质量是以低成本为代价的观念.九十年代末,全面质量管理(TQM)成为许多“世界级”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是一种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战略.质量的概念也从狭义的符合规范发展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提高了产品与怎么写作的质量,而且在企业文化改造与重组的层而上,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能力.

袁昕(2011)5认为品质管理是指为了将产品、怎么写作以及与之相关的所有的工作的质量与成本提高到客户满意的水平,而采取的富含科学手法的经营手段或管理体系.笔者更为认可的一种理解是:将产皮质量的不定减到最低,甚至剔除;也就是说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达到部门的目标,所进行的一项活动.6所谓不稳定因素往往来源于人员、设备、材料、方法以及环境.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品质管理进行了研究,但是研究领域的范围较大项目较杂.


沈岳,陈雁(2009)7以ISO9000标准品质体系的20个要素作为建立体系的依据,形成评价体系,形成的体系可为企业评价、改进、提高服装缝纫车间的品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发现.陈健,金毓(2010)8通过对132家中小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以波多里奇卓越绩效模式的七大要素为实施基础的品质管理与企业非财务绩效具有高度相关性.企业在实施品质管理的同时,还应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实际情况,在企业经营策略、组织领导、文化建设和职工素质培养等方面做一些实实在在的改进,以全面提升企业的绩效.康立元(2012)9通过对上海慧高品质管理问题的现状,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实际产品质量管理的相关对策.

通过研究发现,虽然近年来学者对品质管理都有大量的研究,但是研究医药业品质管理的较为多,尤其是近两年医药业的研究尤其多.而研究工厂、企业品质管理的学者也大多是研究评价体系、或者简单地改善品质管理的对策.并没有对不稳定因素之一的员工进行研究,这正是本文所研究的重点.而对于员工这一生命体实施品质管理的步骤,就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激励政策.

2.员工激励机制的重要性10

(1)符合时代要求.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人力资源比物质资源更为重要,人力资源已取代物质资源在经济中的决定性作用.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中长期发展,必须要更新管理观念,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2)挖掘了人力资源的潜力.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对生产和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士教授的研究结果,人的潜力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只能发挥出20%―30%,但是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人的潜力能够发挥到80%―90%.可见,激励是挖掘潜力的重要方法.

(3)留住优秀人才.企业如果想要在竞争中长期发展,需要三个方面的绩效:直接的效益、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力发展.缺少任何一方面的绩效,组织都走不远.企业为了自己的长期发展,最重要的还是人才,留不住人才的企业必然会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那企业怎么去留住人才,最重要的方法还是采取合适的激励机制.

(4)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有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对于一个没有激励措施,或者是激励不当的企业来说,员工缺乏一个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难以让员工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所以在企业里采取合理的激励机制,能有效地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3.品质管理下工厂管理存在问题

品质管理下对于产品的品质要求进行统一标准,对于生产环节要求更为严格,甚至有些企业可以用苛刻形容.品质管理不仅要求生产产品的品质高,同时在生产环节也有较高的要求,不但是生产线的员工,管理者也面临着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品质的挑战.随着市场对于生产产品的要求不断增加,工厂的品质管理也面临着更进一步的提升,在面对严格的品质要求,员工在生产环节需要付出比普通要求下更多的精力,但是生产内容却还是没有改变,只有管理要求的不断增加改变,因此管理者对于员工的管理面临诸多问题.

(1)枯燥的流水化作业

单一岗位及枯燥的流水作业对于员工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有所减弱.工厂通常为了保证持续作业,流水线的生产要求每个岗位24小时在岗,以大型钢铁、烟草企业为例,生产一线的员工基本都是倒班.工厂的生产多数都是重复性劳作,对于员工而言,重复性劳作可以提高熟练度,但是长期的重复容易使员工产生疲倦和厌倦感.(2)固定岗位缺乏创新

由于生产性企业对于每个岗位的要求专业化都很强,培养一个专业化的工人也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因此员工基本都是进入工厂定岗后就很少有较大的工作变动.生产性工厂通常都是一人一岗,员工岗位固定,每人负责的都是生产线的某一环节,在工作时多数时间都是单人操作,长期固定化的工作内容对于员工容易产生定式,削弱员工的创造性.生产性工厂对于工人要求也停留在完成岗位工作,在完成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失误,对于员工创造性要求较低.

(3)有限的职业发展

工厂员工大多数的学历水平较低,对于员工而言,大多数的工厂工作只是工作而非职业.然而员工在进行长期的工作中,随着对于工作技术的掌握和不断深化,对于员工作会有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员工对于职业发展的需求便体现出来.然而就工厂而言,能够提供的职位有限,由于工厂大多数都为扁平化直线型组织结构,员工的纵向职业发展难度较大,横向职业发展仍旧无法改变单调工作的枯燥,无法实际解决员工需求,因此工厂的员工的职业发展相当局限.

(4)缺乏有效激励

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靠的是技术的进步,对于工厂而言,想要提高生产率,提升生产品质,最终还是依赖员工的生产,提升员工的生产水平可以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达到.目前大多数企业虽然有针对员工进行一些激励措施,但大多数还是通过考核计件数或任务完成情况,较少考虑到员工的创造性建议或者其他的精神激励内容,因此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励效果有限.

4.品质管理下员工激励措施建议

(1)提高工作丰富性

对于流水线作业员工来说,跨生产线的调动十分困难,但是同一流水线上,有些工作技术要求相同的前提下,可以定期(如三个月、半年或一年)进行一些调动,而且这种要求可以是双向互选.员工可以主动申请调岗,工厂也可定期进行调动.调换工作岗位增加了工作的技术性,但是丰富了工作内容,使员工能够掌握更多的技能,增加员工自我成就.

(2)多种激励手段共同使用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于员工而言同样重要.物质激励包括工资、津贴、福利、奖金甚至住房;精神激励包括公开表彰、特别荣誉、休检测、自由工作时间等.针对不同职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普通员工、基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对其影响,充分发挥有限的资源进行激励效能.有效的激励不仅能够对员工个人产生积极地调动作用,同时也能让员工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加强创新性建设,增加企业竞争力

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对于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员工采取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并且在公开场合对于员工建议予以回应,让员工感受到被重视.对于一些工厂存在问题不方便当面讲的内容可以设立匿名信箱,给员工提供一个开放的工作环境.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升能够大大提高企业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