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一种底线道德

点赞:30093 浏览:1415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诚信作为一种底线道德已被当今社会大大忽视了,失信行为屡见不鲜,社会道德每况愈下.如何重建诚信,改善社会风气,维护诚信者利益成为当前社会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 键 词】诚信;底线;道德

一、诚信的内涵

在中国,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中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另外,儒家的权威经典《论语》中说:“人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中国先哲无论是老子还是孔子都把诚信作为立身处世和为政的根基.诚信一词由“诚”和“信”两个概念组成的.诚,指真诚、诚实;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诚”与“信”合起来作为一个科学的道德范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政治的化和法制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和交往方式的现代化,无不凸显着诚信的价值并要求践履.我们可以把诚信定义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同现代经济契约关系和政治密切相关并继承了传统诚信美德的真诚无欺、信守诺言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关于诚信的内涵,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在道德领域里面,诚信是一种人们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实践中必须而且应当具有的真诚无欺、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信守然诺的行为品质,其基本要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二是,在经济领域里面,诚信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重理轻情,体现了社会的公正,是一种责任和规范,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只有树立起真诚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诚信缺失是社会的诟病

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个大的时代背景,社会诚信缺失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式多种多样:如“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地沟油”等损害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写卖检测、收购驾驶证分数、检测文凭、检测,考试、论文查重,检测球黑哨,葛兰素史克行贿案、被告为减轻法律的制裁的失信行为,一些企业蓄意逃避银行债务、相互之间拖欠货款、财务信息严重失真,有的媒体为提高吸引力不惜刊发虚检测报道,为谋取一己私利刊登不良广告,政府部门不守承诺、权力寻租等等,可以说失信行为涉及到所有行业、领域.在中国失信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一是受我国传统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忠于领导,讨好上级;二是敢说真话没有体制保障,上行下效;三是贪腐行为给当前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四是社会征信体系不健全;五是受市场经济逐利思维的影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难于树立;六是法制不健全失信成本太低.种种原因导致了当前社会容忍度越来越高,社会的某些发展背离了文明的轨道.

三、重建诚信的措施

诚信缺失的现象已经被社会越来越重视,鉴于当前问题的严重性,重建诚信应该首先加强外部环境机制的制约作用,通过外部力量的约束,维护诚信者的利益,从而逐渐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人生观,诚信意识自觉养成.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国家立法部门要抓紧制定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信用立法是诚信建设的外部机制,也是诚信建设的关键环节,具有强制性,没有法律的支撑,任何失信行为都得不到相应的惩罚,诚信者也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也会加剧百姓对政府的不信任,不支持.美国关于信用方面的法律已经有十多部,对社会的正常运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经济体制的改革大踏步前进,法制进程却相对缓慢,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背离.我国的立法部门要积极的行动起来,诚信立法应该进入倒计时,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惩罚失信者,增加失信者的违法成本,用法律制度让我们的社会风气快速的好起来.同时各类媒体和人民群众也要督促立法机构加速出台相关法律.

第二,建全诚信测试和评价管理体系.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建立诚信测评管理体系,是使信用评价准确可靠,道德奖惩公正合理的客观依据.其主要意义在于:一是通过诚信测试系统,可以使公共生活更加透明,减少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降低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风险与代价.二是,通过诚信的评价管理体系,可以增强人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诚信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和诚实守信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健全诚信测试和评价管理体系任务艰巨,工作量庞大,当前我们急需由权威机构把政府和所有个人、企业和各类组织纳入诚信测评系统.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权威机构从事这项工作,只是存在一些咨询公司和问卷调查的网站做类似的零散工作,这对诚信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健全信用管理体系,既对政府和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和记录,也对个人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和存档.通过对政府的信用状况进行跟踪记录可以使我们的政府更加务实,更加清正廉明;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和登记,将失信违约者列入“黑名单”,使失信违约者在日后的交易中必然付出代价,由此约束其自觉地遵守诚信原则,从而激励更多的企业打造真正的品牌;而对个人来讲,诚实守信的良好记录会使其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多的自由选择,而失信行为则意味着失去更多的生存空间.

第三,建立诚信教育机制.首先,要抓好诚信的基础性道德教育.作为基础就要从小抓,从幼儿园开始开设诚信教育课,这种课要一直贯彻到大学止.使人们从小就认识到诚实守信是做人的起码要求,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同时,可考虑在大学普遍开设信用管理专业,为社会的诚信制度建设提供专门人才.其次,注重职业道德建设,规范行业培训,加强各行各业的诚信道德教育.使每个从业人员自觉做到诚实不欺、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真诚正直.再次,在社会诚信建设中,还应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努力营造一种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强化人们的诚信意识,不断增强诚信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以及诚信教育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第四,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无论是道德约束,企业之间的相互约束,还是法律强制约束,都离不开社会舆论的监督.有效的实施舆论监督,必须要保证舆论的公正性、客观性.需要完善诚信的机制,使老百姓可以讲,有地方去讲,讲出来有人办、有人管,同时需要有奖励在其中,鼓励人们去关心,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诚信道德完全成为大家的事.

诚信――一种底线道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诚信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参考文献】

[1]魏英敏.新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

[2]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管理[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1).

[3]杜振吉.论诚信的社会保障体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4]王进.中西方诚信观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8.

[5]刘建民.中国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J].中国外资,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