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本科文题目沈阳师范大学

点赞:8124 浏览:321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成果总结报告

成果名称适应"入世"需要从应用教育

到素质教育__国际贸易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赵春明,曲如晓,仲鑫

张永林,赵秋雁

成果完成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成果等级市级二等奖

主管部门

评审时间2004年11月2日

成果科类经济学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制

适应"入世"需要从应用教育到素质教育

——国际贸易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成果总结)

一、课程简介与历史沿革

国际贸易学课程是全日制本科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贸易政策及国际贸易规则.从学科特点来看,国际贸易学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其中要运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有关理论,同时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因为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及规则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现实贸易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完善的,它们既反映了人们对现实贸易活动规律的理性认识和理论概括,同时又对我们的现实贸易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贸本科文题目沈阳师范大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际贸易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在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学课程就具有更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而一国参加国际分工进而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国际贸易,所以学习国际贸易学课程,不仅有助于同学们进一步加固专业基础,而且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国际化视野,增强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经贸活动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社会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

1977年我校正式成立了经济学系,当时即开设了世界经济概论这门专业基础课,在这门课程中,包含了国际贸易的相关内容.1993年新增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学这门课程也随之独立了出来,成为该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2000年我院成功申报了国际贸易专业的硕士点,并在原来的世界经济博士点下面增设了国际贸易方向,至此我院国际贸易学科已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培养体系,而国际贸易学这门课程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最初,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中,国际贸易部分主要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特征以及对世界经济所起的作用.国际贸易学从世界经济概论中独立出来以后,内容被大大丰富了,其内涵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制度及惯例.通过从外面引进人才和自身的培养,教学队伍也得到了充实和壮大,队伍中的主要成员除了在国际贸易学这门课程中承担了一定的教学任务外,每人还独立开设了与国际贸易学课程密切相关的系列课程,这些课程从不同角度进一步丰富了国际贸易学的内容和方法,从而使国际贸易学这门课程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

二、教学队伍建设

我校国际贸易学学科在长期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研究成果突出的教学队伍.

主讲人赵春明教授,1994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1999年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中国亚太学会理事,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社科院国际片正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委员,世界与中国竞争力研究评价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服装学院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当代亚太》编委,《太平洋学报》编委等.由于教学及研究成绩突出,入选教育部"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及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曾应邀赴美国,韩国,香港,澳门等地讲学.独立和合作出版着作及教材17部,译着5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7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13项,成果多次获奖,其中包括"中国图书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教学方面获得的奖励和称号主要有"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及"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等.

队伍中的其他主要成员大多毕业于不同的院校,并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比如,曲如晓教授是我院从山东引进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仲鑫副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国际贸易专业博士学位,张永林副教授则是南开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和清华大学的数学博士后.这支教学队伍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经常交流和切磋教学心得与经验,教学成果突出,在全院师生中具有很好的口碑和声誉.教学队伍中的主要成员除了在国际贸易学课程中承担一定的工作以外,还开设了系列与国际贸易学课程密切相关的课程,如曲如晓教授开设了"国际贸易制度与规则","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等课程,仲鑫副教授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赵秋雁讲师开设了"国际商法"等等.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学生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教学评估均在90分以上.

国际贸易学科队伍非常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比如赵秋雁讲师2000年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来到我校工作之后,系主任和课程主持人赵春明教授即与她一起制定了个人培养计划,按照此项计划,赵秋雁于2002年在职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的博士,同时她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教学成绩也表现出色,每年教学评估成绩均在95分以上,在2001—2002学年度的年终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2004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国际贸易学作为应用经济学中的一门主干课程,长期以来在高校的专业教学中被赋予了浓重的应用性色彩,其具体表现就是重实践轻理论,重操作能力轻素质教育,重定性分析轻定量研究.中国"入世"之后,随着对高素质复合型外贸人才的大量需求,这种传统教育模式已很难适应时怎么发表展的需要.为此,我们从2000年9月开始,围绕从应用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这一宗旨和目标,对国际贸易学课程进行了系列改革和探索.

为了适应"入世"的需要,实现国际贸易学从应用教育为主到素质教育为主的转变,国际贸易学教学队伍近年来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教学活动的研究和改革,教研活动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制度,国际贸易环境,国际贸易规则及国际贸易实务等领域,除了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外,教学队伍还特别注重运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来不断改进和充实教学内容.比如,赵春明教授主持了"当代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学科新发展研究","国际贸易教材建设研究","商务谈判教材建设研究","21世纪MBA核心教材方向课程国际贸易学教材建设研究"等多项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并编写出了数本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贸易系列教材,曲如晓教授主持了"环境贸易的凸现与国际贸易学科的创新"教研项目,并在实际教学中增加了国际环境贸易的有关内容,从而增强了国际贸易学这门学科的前沿性,仲鑫副教授为了更好地讲授国际贸易的流程与程序,提出了"如何在模拟条件下增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教改项目,并在教学过程中制作了大量可视图片,单据表格和多媒体课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张永林副教授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增进数学工具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的教学改革活动,从而使这门学科增强了科学性和精确性,赵秋雁讲师则申请开设了双语教学,使学生们更加体味到了国际贸易学科的国际性.

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课,我们在国际贸易学的教材编写及教学活动中首先非常注重该门课程的基础性.比如,在我们自编教材及讲义的每一讲中,都会列出一系列在本讲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并对之进行详尽的讲解和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为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相关之处还增加了为数不少的专栏,这些专栏或者是时代背景,或者是作者小传,或者是案例,或者是对有关问题的进一步阐发,因而有助于同学和其他读者拓展视野,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书中基础内容.

在注重课程基础性的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课程的前沿性.为此,我们一方面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大量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另一方面则尽可能地借鉴吸收当代国外国际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数学模型表达方式.比如,国内的国际贸易课程在理论部分一般只介绍几个主要的理论,如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理论,李斯特和凯恩斯的贸易保护理论等,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则大多语焉不祥或介绍很少.而我们开设的国际贸易学课程,除了对传统贸易理论的介绍以外,还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作了详尽介绍和分析,如波特的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杨小凯的新边际主义国际分工理论等等,从而具有了与国际接轨的特点,同时在内容的广泛性和应用性方面,则要超过西方的国际经济学.比如,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国际怎么写作贸易,国际贸易制度与规则,国际贸易新格局与中国对外贸易等内容,就是一般国际经济学课程所不包括的.此外在理论的表述方式上,我们在坚持定性分析的同时,运用了大量的数学计量模型和方法来研究问题,比如,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新张伯伦模型,兰卡斯特模型,双寡头垄断产业内贸易模型,相互倾销贸易理论,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模型等,从而使所授内容具有更多的深刻性和和更大的科学性.

国际贸易学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也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非常注重突出这门课程的时代性.比如,在国际贸易政策部分,鉴于中国"入世"后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非关税壁垒问题,本课程详细地分析了非关税措施的最新发展及其影响,并增加了有关中国对外贸易战略与政策研究及实践方面的内容,以获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运用国际贸易学基本理论来为我国外贸活动怎么写作的功效.

总之,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讲授的国际贸易学课程已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三大特色,这就是:

第一,教学内容的深刻性和前沿性.比如,在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吸收了国外国际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数学模型表达方式,使国际贸易学这门课程基本达到了内容的深刻性和前沿性.

第二,教学形式的生动性和启发性.主讲人及教学队伍注重以研促教,教研相长,教学工具现代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式启发化,教学表达生动化,从而达到了内容深刻性与形式生动性的统一.

第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经常性组织一些讨论,讨论的主题一般没有标准答案,通常是一些比较有争论和启发性意义的题目,比如"请用个案分析的方法,说明社会经济条件是决定国际分工的最重要因素","结合中国的实际,分析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比较优势获得与转化的路径","对中国企业在国外进行直接投资的原因进行理论上的阐述","你认为中国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调查和制裁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等等.在讨论过程中,通常引入学术会议的国际范式,即一位同学主讲后,先由学生点评人点评,然后其他同学提问和讨论,最后由主讲老师进行总结.这种与国际接轨的讨论方式使学生受益很大,因而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提升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根据国际贸易学的特点,在教学中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手段,除了传统的讲授方法以外,其他主要还有:

1.结合教学内容,指导本科同学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比如,主讲人在讲完出口贸易的鼓励政策后,指导五位同学成立了一个课外研究小组,利用周末时间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加工区进行了调研,并以"我国出口贸易加工区的经验教训及其发展前景"为题,申请了学校设立的"本科生科研项目",经过调查和研究,小组最后提交了一份颇具分量的研究报告,有一位同学还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经贸问题探索》上.这种学研相长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收益非浅,因而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2.组织讨论.在一些重要的章节,主讲人通常会事先给同学布置1—2道对该章节具有重要意义的思考题,让他们课下去收集有关资料,作一些准备,然后在下一堂课上的前半节课进行讨论,并将讨论和发言情况计入总分,一般占总成绩的5%.要进行讨论的思考题一般没有标准答案,通常是一些比较有争论和启发性意义的主题.

3.撰写读书笔记.现在学生上课时间多,因此看教材的时间多一些,而看专业书的时间则相对较少,为了督促他们能更多地看一些专业书,每学期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撰写1—2篇读书笔记,并将此计入总分,一般占总成绩的15%.

4.撰写专业课程小论文,一般占总成绩的15%.为了防止学生抄袭,对论文的字数不做硬性规定,主要以思想性和对先进分析工具的运用为重,并每次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些点评.

5.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则采取老师在旁指导,让学生自己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模拟操作的方法,此项一般占总成绩的5%.

在教学手段方面,则运用多媒体的条件,购写了一些相关的教学软件,并制作了多种教学课件,从而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比如,在讲到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关系时,主讲人会在投影屏幕上打出二者的发展曲线,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二者的发展曲线在某些历史阶段靠得很近,而在另外一些历史阶段则离得较远,在讲到反倾销问题时,主讲人则会先播放一段事先录制好的音像资料,如中国彩电在美遭到反倾销指控的新闻报道和相关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反倾销的概念,特点,规则及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等问题进行思考.

五、教材建设

我校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队伍非常注重教材的使用与建设.1998—1999年,受教育部的委托,编写出版了面向21世纪的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一书,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科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赵春明教授进一步主持编写出版了《国际贸易学》教材,该书无论是在内容体系上,还是在写作方式和体例上,都体现出了与国际接轨的特色.比如,在内容方面吸收了当代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国际经济学的最新学术发展和研究成果,在表述方式上突出了定量分析的特点,增加了不少数学模型,从而大大增加了该门课程的深刻性和前沿性,在写作体例上,则借鉴国外流行教材的经验,在内容有关之处增加了为数不少的专栏,这些专栏或者是时代背景,或者是作者小传,或者是案例,或者是对有关问题的进一步阐发,因而有助于同学和其他读者拓展视野,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书中内容,所列复习思考题力求灵活多样,以启发同学和其他读者作进一步的思考,每章均列有关键术语,小结和荐读书目,以方便同学和其他读者总领教材内容,并为作进一研讨提供文献参考,等等.

《国际贸易学》2003年1月出版之后,即被多所高校选为该门课程的教材,2003年10月进行了第二次印刷,2004年,该书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遴选为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的推荐教材.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学的有关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来具体分析现实问题,教学队伍的主要成员在教授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还编写出版了系列对国际贸易学具有辅助和实验性质的教材,比如赵春明教授领衔主持编写了"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商务谈判》,曲如晓教授编写了《现代国际市场营销学》,仲鑫副教授编写了《外经贸函电》等等.这些教材与国际贸易学相辅相成,在学生们的学习中很好的辅助和消化作用.

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我们围绕国际贸易学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大量有针对性的扩充性资料及参考文献,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好评,这些参考资料不仅有国际贸易方面的经典着作,而且收集了在贸易领域颇具影响的学术论文,不仅有中文资料,而且包括了相当数量的外文文献.对推荐的参考文献,我们还专门标出了其中的重点章节,从而使学生在看书过程中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获得更大的收益.

六、教学改革效果

经过四年的努力和探索,国际贸易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探索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1.深受学生欢迎.

在学校组织的学生评价活动中,本门课程均获得了优秀的好成绩,如最近三年的评估成绩(五分制),2000—2001学年第二学期"国际贸易学"课程评价成绩为4.91分,2001—2002学年第一学期"国际贸易学"课程评价成绩为4.91分,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国际贸易学"课程评价成绩为4.94分.该课也多次成为校院两级的教学观摩课,得到同事们的好评.

学生对主讲人教学的文字评价是:"幽默风趣,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态度认真,讲课有特色,富有个人魅力,内容深刻,思路清晰,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善于与学生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气氛活跃,重点难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学生,平易近人,注重教书育人,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教学效果突出."

2.获得了各种奖励.

由于教学改革成绩突出,主讲人所授国际贸易学课程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本科教学优秀成果奖",主讲人赵春明教授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和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国际贸易学课程在2003年入选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3.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作为教学改革和实践的重要成果,《国际贸易学》2003年1月由石油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成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教育部直属12所全国重点院校工商管理硕士的方向课程教材,同时还成为多所院校如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相关专业的指定教材或重要参考书.该书在2003年9月进行了第二次印刷,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2003年7月31日的《光明日报》就此刊发了评论.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