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

点赞:4907 浏览:180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人类生存离不开生活环境,环境是评价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西部大开发必须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环保问题.本文站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高度,阐述了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分析了西部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探究了建立西部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的途径,具有开放性视角.

Abstract:Thehumansurvivalcannotbeseparatedfromlivingenvironment,theenvironmentisanimportantindicatortoevaluatethequalityofpeople'slife.Thedevelopmentofthewesternregionmustconsidertheecologicalenvironmentalproblems,environmentalprotectionproblems.Fromimplementingthestrategyofwesterndevelopmentforourcountry,thispaperexpoundedtherelationshipbetweenwestern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analyzedtheimpactofwesternresourcesdevelopmentontheecologicalenvironment,exploredthewaysofestablishingtheconservation-orientedeconomysystemofwesternresources,whichhastheopennessperspective.

关 键 词:西部开发;综合治理;依法管理

Keywords:thedevelopmentofthewesternregion;prehensivemanagement;managementaccordingtothelaws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314-03

0引言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根据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国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态环境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1西部大开发的目的

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并不断的改善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的减小东西部的差距.西部大开发具体的说法就是经过这样的一项措施,在二三十年内,使得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并在人民生活水平这一指标上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要减小东西部的差距,使东西部的差距减小到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的差距,并以西部地区的全面小康来体现我国的发达程度.朱镕基总理曾经指出,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要重点抓住五方面的工作来进行:一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重视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三是根据当地的地理或者气候,资源优势,重视特色产业的开发建设;四重视西部科技和教育的发展;五是进一步加大我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力度.


2正确处理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西部开发中,我们必须要有科学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及科学技术社会观,在充分了解自然、人与改造之间的关系,才能最有效地对西部进行开发.所以必须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正确处理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自然辩证法》论述中曾经提到“人类在改选自然中体现了自身的发展,但人又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当人与自然界出现裂痕时,人类也就受到自然界的教育.为了人与自然共同的未来,人应当学会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进行西部开发的时候,不但要辩证的理解开发与环保,还要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要做到协调发展,首先要摆正开发者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其次要达到人与自然协同一致,还要有既考虑当代又考虑千秋万代的“持续性”问题,不能够搞吃祖宗的粮,断子孙的路的事.

当今,人口、资源、环境是世界发展的三大课题.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三者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人口增长—需求增加—开发资源—环境影响,这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类行为.顺应自然规律的行为在满足人类自身需求的同时,能促进环境的良性循环;反之,则会造成对生存环境的破坏.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西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但其开发利用必需符合环境发展的需求,实现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的统一.

3西部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仍处于传统生产方式的阶段,对资源的利用主要限于传统产业的范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很多地方是人迹罕至的处女地,环境的自我循环因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处于原始状态.但随着现代经济的植入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内外部能量转换速度的加快,必然打破环境的原始循环状态,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对生态环境产生新的影响,这种影响由于人们对资源开发方式及行为目标选择的不同而不同.

3.1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农产品的生产和获得与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且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可能性也最大.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土地的衰竭、草原的沙化、森林面积的锐减,以及动植物种类的消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无不与人口增长引起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和人类生产行为的盲目性有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西部地区人口除自然增长外,由于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和规模扩大,也会引起较大幅度的机构增长.从而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而单个个体的经济活动往往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极少顾及环境的宏观效应和长期效应,其后果是在满足近期需求的同时,减少和破坏无期需求.例如,对粮食消费需求的增加,有可能加快对草原及其它用地的开垦和利用,引起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对畜产品需求的增加,使草畜矛盾更加突出,而西部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草原退化,承载力进一步下降.3.2矿产资源的开发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同样是人类行为作用于自然界的过程,不同资源开发行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大规模的开采会对地表草原、植被等产生在,从而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机制的驱动,以及行为主体的相对分散和盲目性,有可能加大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如在西部一些地区曾一度出现的“淘金热”,大部分属于小规模无组织的盲目开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3.3加工工业的发展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开发必然会带动加工工业的发展,加工工业的发展虽然不像采矿那样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但它有可能对周围地区造成环境污染,如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同样会破坏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并对动植物资源形成间接危害.西部山区是我国目前环境污染最轻微的地区,还有大片无污染区域,如何保护这种难得的绿色生存空间,是今后西部发展加工工业面对的首要问题.但加工工业的发展不可能在一个绝对封闭的系统内进行,它存在于一定的区域和环境之中,尤其是重化工工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在发展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3.4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的市场取向可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受计划机制的约束,集中程度高,对环境的影响往往与宏观经济目标相联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自主性增强,生产者在一定的约束机制下,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如果没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机制和措施,各生产主体有可能以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获得自身的经济利益.

总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就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的过程.人类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适应环境发展的规律,减少由于以上几种因素付出的因破坏环境影响未来发展的代价.

4建立西部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的途径

我们在处理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必须有清醒、正确的认识,特别应重视多年来,西部地区自然环境一直在恶化这样一个特殊的区情,避免走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把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

4.1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正确认识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从掠夺转向集约型,不能再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在贪婪地索取资源、浪费资源的基础上,不能再以牺牲资源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局部或眼前的经济利益,必须把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降低资源消耗和劳动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应该看到,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都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环境恶化或改善,对整个国家都会造成同样的影响,在保护环境的问题上,无论是西部地区还是东部地区,都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

4.2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西部地区各地方政府不能只把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经济发展目标,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政府只有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在保护环境中促进经济发展,才能使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

4.2.1坚持以人为本.政府要促进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就业机会,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政府要保护生态环境,给人们一个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4.2.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以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为主,走人口、资源和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既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又要使经济建设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改恶性循环为良性发展.

4.3依靠科学技术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的可靠保证实现我国西部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对现有产业的挖潜改造,以达到降耗大量资源来发展经济,离开科学进步和科学管理不可能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足够的农产品,不可能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保持目前的温饱水平,更谈不上向小康水平以至更高的水平迈进.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是提高环境效益、改善环境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使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走向新阶段的主要途径.

4.4必须依法管理资源我国先颁布了一系列保护资源、防止环境破坏的法律、法规和法令.例如《水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草原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起到了巨大作用,使我国资源管理工作在法制化轨道上迈进一大步.但是,实际工作中情况复杂,千变万化,目前已有的各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今后的任务是在强化执法的基础上,不断制定实施细则,补充新的内容,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4.5把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的目标,纳入西部的开发计划西部开发,不仅是资源的开发,而且包括环境的改造.在西部开发中,必须统一规划,制定明确的实施细则,把改善环境列入开发的目标.对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哪怕一时的经济效益再好,也不能搞;特别要注意,各种开发不能没有规划,一哄而上,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生态灾难.

4.6加快西部地区科技进步

4.6.1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①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政府可扩大资金的来源,广泛吸引国家、企业和个人等多种资金参与教育投资.政府加快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基础教育.其中应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打好基础.

②加大对人才的引进.人才的引进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高.西部地区要引进人才,就必须积极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政府政策支持体系,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③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为加快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应建立完整的人力资源体系,建立公平的劳动力机制,完善人力资源怎么写作体系.

4.6.2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①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主体.核心技术是高新技术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建立促进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进技术研发机构建设,通过宏观调控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是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创新体系.

②企业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企业自身研究开发能力有限,创新难度大,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可以为企业提供知识和技术来源,提高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率.还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③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正确处理政府职能,树立市场经济观念,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要避免政府干预过多.在技术创新中政府要发挥引导和调节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5结论

西部开发要遵循人与自然的法则,合理开发、合理利用、合理保护.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人对自然的开发必须在自然的“承载力”范围内,不能超载自然界的“再生能力”,西部开发要在西部自然环境“承载力”和“再生能力”范围内进行,只有这样,一个经济发达、自然优美的西部将呈现在世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