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

点赞:13888 浏览:5794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酒店管理本科教育目前存在人才供给与需求错位,毕业生专业认同感低,行业就业率走低与流失率居高并存等问题.本文提出酒店管理本科教育目标定位于职业经理人,即确立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目标,遵循市场化、国际化和应用型的价值导向,以职业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实习实训为支点的实践教学、以案例教学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为核心的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加强酒店管理学科、精品课程、优秀教材和师资建设,探索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Abstract:HotelManagementUndergraduateEducationexistsinproblems,thedislocationbetweentalentsupplyanddemand,lowofprofessionalidentityforgraduates,loweremploymentrateandhighlossrate.Thispaperproposedthathotelmanagementundergraduateeducationtargetatprofessionalmanagers,namelytheestablishmentofthetrainingobjectivesofprofessionalmanagers,followingmarket-oriented,internationalandappliedvalueorientation,takingcaseteachingaainline,takinginternshipandtrainingasafulcrum,thesecondclassroomteachingmodeoftakingoccupationalcultivatingeducationasthecore,andstrengtheninghotelmanagementdiscipline,qualitycourses,excellentteachingmaterialsandteacher,toexplorenewmodelofundergraduatetraininginhotelmanagement.

关 键 词:酒店管理;本科教育;职业经理人

Keywords:hotelmanagement;undergraduateeducation;professionalmanagers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263-03

1酒店管理本科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中国酒店管理高等教育立基于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建立了规模较大、层次基本齐全的教育体系.本科教育在酒店管理教育体系中处于特殊重要地位,为酒店业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其办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酒店业人力资源质量,承担为酒店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就业竞争力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整个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情况.

1.1教育质量提升未能与规模扩张匹配,酒店管理本科教育一定程度上落后于产业实践教育部《2012能够在高星级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具有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和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适应星级酒店发展需要,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领导艺术、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熟悉现代星级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酒店、高级住宿业机构、高级餐饮业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等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怎么写作及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显然,这一培养目标相比过去的培养目标,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而得出的更为精准的研判和定位,更能反映酒店行业要求和酒店管理学科本身特点,这一规范的指导性基本思想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然而,尽管我国现有旅游院校的酒店管理本科人才数量发展很快,但是培养的学生质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酒店业的不断发展,酒店管理本科教育未能引领行业的发展,对行业的智力支持也不够,一定程度上落后于产业实践.

1.2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竞争力与酒店业蓬勃发展未成正比我国酒店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领域,高档酒店、经济型酒店发展势头很猛.我国迅猛发展的酒店业,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具有系统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和先进怎么写作理念的酒店管理专业人员.然而,长期以来,国内旅游院校酒店管理本科教育,所培养的学生缺乏职业能力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重理论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只是立足于理论本位.其竞争力(主要是实践操作能力)往往还不如酒店管理职业院校的专科毕业生,实际上,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应该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因为它的应用性比其他的专业要强.

1.3酒店业高素质专门人才缺口与酒店管理毕业生对接有偏差国内酒店业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有较大缺口,从现有酒店行业招聘高校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使用情况来看,招聘来的大学生在工作上“眼高手低”,与酒店业的用人要求匹配度低,业界认为现有旅游高校培养出来的酒店管理本科学生高不成低不就,酒店企业还需要在对本专业毕业生花费较大的代价.这实际上是由于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严重错位造成的.

1.4酒店管理毕业生专业认同感低,行业就业率走低与流失率居高并存通过笔者对广州几所大学酒店管理本科生初次在本行业内就业的人数调查,数据表明,初次在本行业就业率一般在30%-40%之间,酒店管理毕业生不太认同所学专业,造成了酒店行业的低就业率,一方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该岗位不能体现自己的所学、不能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酒店企业内工作一段时间后感到不适应,致使酒店业的大学生员工流动率极高,大多选择“跳槽”去往其他行业.(两年后仍在酒店行业就业的不到20%,五年后仍在酒店行业就业的不到10%).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有着较高的流失率,大多不稳定.2现行酒店管理本科培养模式与酒店业脱节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竞争力较低,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酒店业所需求的人才存在严重错位,国内旅游院校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不能适应酒店业发展需要,主要原因如下:


2.1师资队伍建设尚不能适应酒店业的发展,专业教学设施匮乏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已归属于旅游怎么写作类,酒店管理专业过去隶属于工商管理学科,现在与工商管理类并列,但是,大多数高校尤其是一般本科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大都来自于其他专业,在硕士点、博士点的建设方面仍然滞后于其他经济类、管理类,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尚不能适应酒店业的发展,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酒店管理理论和实践教学技能训练,使得教学活动脱离实际,实践教学方面,如餐饮酒吧实验室、客房实验室、前台实验室等,一些院校更缺乏能够供学生实践操作的专业模拟实验室.

2.2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按知识体系设计课程,更多考虑的是学生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我国现有旅游院校的课程安排大都是按知识体系进行组合设计的,对酒店行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重视不够.国内的专业教学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在课程安排的系统性和突显专业特色方面有一定欠缺.“以教师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灌输为中心”的“填鸭”模式,教学活动仍然延续传统,不太重视在课堂上讲授实践理论,认为实践知识只能通过实习获取,大多对教学活动有一种误解.所以,往往学生在实习或毕业后发现,课程安排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竞争激烈、高度细分的酒店市场发展,缺乏对解决实际问题相关理论的学习,学校教育难以与实践有效对接.

2.3缺乏特色和品牌号召力无论是从“985”、“211”院校还是一般院校,国内开设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大多都按照大致一样的模式、一样的教学设计、一样课程设置安排,能从塑造特色品牌出发的高校很少,这就使得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特色性和差异性.

2.4一些高校对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缺乏清晰度普遍存在着定位“过高”的问题,酒店业实践性非常强,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在对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教育上,必须熟悉怎么写作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能够做到对酒店企业较好的管理.而事实上是,学校模糊的定位导致培养出的酒店管理本科生,学生的“管理”只能停留在空谈和梦想上,他们大多不愿从事较低层次的、实践性较强的怎么写作工作,不太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

3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分析

旅游业的综合性、开放性、怎么写作性要求酒店从业人员具有宽广的知识面、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怎么写作意识、较高的文化修养、灵活的应变能力、娴熟的怎么写作技巧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人际沟通能力、热情、富有亲和力的团队精神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等非智力素质.本文认为,将酒店管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酒店业职业经理人,将极大缓解酒店业管理人才缺乏和酒店管理本科教育自身发展困境,实现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和酒店业的协同发展.针对职业经理人的素质结构和市场细分,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保证办学基本规范和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增强学生的市场适应性,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品牌专业.

3.1课程设置贯彻市场化、国际化和应用性理念,体现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要求在具体课程安排上,我们要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按照酒店产业体系和职业经理人体系的结构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突出职业性,突出综合性性,坚持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加强外语、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信息技术等课程教学,要突出学科融合性,强化人才一体化培养,构建具备终生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智能结构和职业素养.让学生成为具备全面素养的一代优秀人才.

3.2酒店管理学科建设,精品课程与优秀教材三位一体酒店管理学科建设,最根本的是通过建立起以酒店管理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为核心的学科架构,以扎实的理论研究为学科应用提供先导和根基,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理论基础是学生就业后施展才能和创新发挥的源泉,因此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运用不容忽视.精品课程的创建势必可以有效推动教学质量,从理论基础、科研水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成就学生的专业素养.因而酒店管理专业亟需通过科学规划、缜密思考,通过有效的载体将教育资源与教育要素联结,创建高水准的精品课程,全面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科学研究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切实操作、施展才能的实践动手能力.优秀教材的编写依托于精品课程的设置,在新的专业目录公布的这一契机下,一方面,引进国际先进原版教材,在国际化过程中推进本土化,另一方面,组织一批研究能力强的专业学者、实践经验充足的酒店实践者,编写一套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水平优秀教材.在精品课程与优秀教材的双轮驱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3以案例教学为主线,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从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的本科教育来看,酒店管理属于典型的商科教育模式,案例教学应用非常广泛,这点有别于旅游本科的教育.过去我国旅游高等教育通用一个“旅游管理”来涵盖所有旅游类的本科教育,显然不能反映旅游类学科的全貌,定位不清晰,教学计划方面总是顾此失彼.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案例,管理情景再现,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决策,充分激发学生能动及师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适应以职业经理人作为培养目标导向的酒店管理本科教育的要求.

3.4以实习实训为支点,完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酒店管理本科实践教学的基础环节是课程实验.在设置递进式的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学科综合实验、仿真实验等课程体系,建立网络化的实验大纲、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软件等教学资源,运用自主性、拓展性、互动性教学方法,建设全仿真、综合性、系统化实验室平台.酒店管理本科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是专业实习.以职业经理人作为培养目标导向的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应该全面加强实践教学,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3.5开辟以职业养成教育为核心的第二课堂以职业经理人作为培养目标导向的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应全面拓展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这些职业素养包括高尚道德品质、健全人格特质、优良业务素质等方面,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制度上,通过学分认证将第二课堂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和学生测评体系,同时通过专题研究,课程论文等形式要求学生独立研究酒店业的问题,培养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旅游活动深层次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归纳、综合的研究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与书本不同、与教师观点不同的新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意识,营造体现时代特征和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在内容上,以职业道德养成、法规教育、生涯规划、情感塑造、资格认证等为重点;在形式上,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贴近行业实际,将职业养成教育融化于文化活动.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酒店管理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师资水平,创新型师资是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决定力量.师资建设的重点放在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兼备、教师素质和职业经理人素质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上,实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双向机制.比如,专任教师方面,实行教师赴酒店特别是高星级酒店制度化,规定教师必须具有酒店业经营管理一线背景,提倡教师取得职业经理人等资质、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评、参与酒店类企业发展的研究课题,并将上述工作直接与教师工作量和职称评聘挂钩;教师方

面,实行职业经理人来校制度化,规定主讲教师中来自酒店业一线人员的比例及授课学时间,反映酒店产业发展前沿的内容主要由专任教师和教师共做学术讲座,逐步在新生入学教育、课堂教学、毕业论文、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全过程引入教师,形成一种职业经理人培养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