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夏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其利用

点赞:5530 浏览:1808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3-000-02

摘 要作为游牧民族的党项羌建立西夏国后,积极吸纳先进文明,发展军事力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王朝,它长期屹立在祖国的西北边陲上,直到公元1227年被蒙古族所灭,但是他们所建立的西夏王国之所以能持弹丸之地,南败宋,北抗辽,是与他们的“士马雄劲”分不开的,如果我们把这些不同层面的画面和中华民族体育史联系起来考察,就会看到我国西夏民族体育发展变化的一些脉络和特点,为我们研究西夏体育的源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我国西夏时期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生活,反映了在体育这种文化形式上,我国各族人民交流融合的某些情形.

关 键 词西夏民族体育体育资源

1038年至1227年在西北地区由党项羌为主体民族所建立的大夏国(即西夏),统辖区域在今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建都兴庆府(今银川),曾长期与宋、辽、金对峙,面积最大时达80余万平方公里[1].


西夏王朝,它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没有正史记载的朝代;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朝代;一个有自己文字和语言,充满鲜明民族特色的朝代.西夏文明是中华文明史中的一支奇葩,以党项民族为主体由多民族共同创建的西夏文明是那样富有活力,那样神秘莫测.让我们走进西夏人的世界,探寻一下西夏人的文明史.本文不仅给读者诠释负载西夏体育文化的源远,而且展现了西夏民族体育文化多姿多彩的一面,文章尽管通俗易懂,但也不乏学术的切磋和探讨,以历史的精髓把读者带入深邃的西夏民族体育文化遗风之中[2].通过本文不仅可以体会到一代一代西夏史研究专家们伏案面壁、穷经皓首、孜孜不倦、探索求真的精神;而且还可以看到一些体育工作者不畏冬天风沙,夏天烈日.在枯燥而烦琐的平凡岗位上,为民族体育文化贡献一生的可贵品质.物转星移,我们的西夏史学专家和体育同仁们因陋就简、想方设法完成西夏民族体育的发掘和整理.正是依靠他们的执著和智慧,而是我们得以再现了西夏民族体育文化的辉煌,使读者能领略西夏民族文化的风采.

一、挖掘整理西夏民族体育的意义

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唐中和元年(881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封夏国公,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3].

西夏王朝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封建国家,其社会生活制度是按军事组织形式进行管理运行而发展的,因此有关军事训练就成为西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其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处在阶级和民族斗争之中.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军事和体育相辅相成,成为本民族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这种体育与军事活动,对于西夏王朝的发展壮大起了促进作用,尤其是各种军事训练科目,不仅需要人们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攻防技能[4].通过战争前的训练和实战中的应用,更锻炼和增强了西夏时期各民族的身体素质.

以西夏民族体育为研究对象的论文目前所见尚少.从所发表的相关文章的题目看,西夏体育与民族的尚武精神、军事训练紧密相联.西夏民族的体育形式、内容以崇尚武力为背景,通过军事活动而表现,所以有必要通过研究西夏民族体育而深入了解西夏时期人们的军事、政治和社会文化关系[5].

二、关于西夏民族体育资源的挖掘整理及开发的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研究我国西夏民族体育史常感史料不足,尤其缺乏形象资料.况且现存有关西夏民族体育史的资料极少,而且在以往的西夏民族体育方面的研究存在着片面性和局限性,这给我们今天的挖掘整理及开发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目前关于西夏民族体育资源开发利用还是一个尝试,但是由于西夏民族体育是中国古代体育史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研究方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去开发和发扬光大.

三、近年来关于对西夏民族体育方面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

本课题组在整理统计以往会表演项目时,发现很多项目多是源于各民族的狩猎、祭祀和生产、生活等,集中反映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兼具娱乐和观赏价值,完全可以成为全民健身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说西夏民族体育的开发利用具有潜在的体育价值和深厚的西夏文化底蕴,本课题组试图将西夏时期这些富有民族风情和传统特色的体育项目能在会上表演比赛.研究表明,这一构想、创意具有可行性,也有着良好的开发空间和发展前景.

(一)西夏王刀

西夏国开国皇帝拓跋元昊善骑射、精刀术,他的近卫军主力就是大队.在为大主要用于砍敌方骑兵马腿使敌将落马,所以也称斩马刀,是阻截敌骑兵汹涌而来的有力武器.公元1263年,南北宋、金、西夏被蒙古大军消灭,中国统一为元朝.在以忽必烈为统帅的蒙古大军中,有从西亚、中东而来的为数众多的色目人,俗称回回军.斩马刀技术被回回军掌握并发展,几经沿革,它与弓箭队、盾牌队、回回炮兵队一起横扫欧洲,为建立强大的封建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回回军的后裔为了自卫和健身,继承了包括斩马刀技术在内的许多传统,至今流传在宁夏的回族群众中.宁夏著名的回族武术教练王经过精心挖掘整理,以西夏格调编排了集体刀术,故取名“西夏王刀”.

宁夏古代属远离朝廷的边僻之地,常是战争席卷之地,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擅长武艺的人,所以历来被称为国家的“武材之乡”.古往今来,宁夏又是少数民族活动的大舞台,“五方杂处”,民族交融,俗杂中外,特别是元、明以后,穆斯林回族的入居,渐渐在城乡形成了许多具有民族和地方特点的体育、娱乐和健身形式[6],“西夏王刀”正是在这样一种浓厚的民族体育文化氛围中孕育而成的优秀代表.它是民族、文化、体育融合的结晶.

“西夏王刀”以劈、砍、撩、挂、斩、抹为主要刀法,以武术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并有对打、队形变换等,体现了西北少数民族勇猛剽悍的风格特色,也勾画出从党项族到回族文化结合的一个实证.1999年9月底,“西夏王刀”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获得了表演项目的第一名,2003年第七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中获得第二名.

对西夏民族体育资源的开发其利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民族体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西夏五行旗

西夏王国在与大宋抗衡的二百余年中,其狩猎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及大漠草原的特殊环境,决定了武术在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人人能斗击,无复兵民之别.”西夏除了训练精锐的骑兵“铁鹞军”和神勇善战的步兵“步跋子”外,重点训练女子参加战斗,这些武艺高强的女兵被称之为“麻魁”.

西夏五行旗就是挖掘当年西夏“麻魁”娘子军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武器――五色令旗,进行整理编排出来一套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武术阵法.临阵对敌时常用于打开对方门户,冲乱对方阵营,遮掩对方眼目,缠绞对方兵器,为后继将士开路.西夏五行旗旗分五色(白、青、黑、红、黄),旌旗招展,光彩夺目.旗械刚柔相济,攻防兼备,旗面中间有一西夏文书写的“令”字.演练时,战旗一动齐动,旗头四出,大旗挥舞,呼呼生风.金、木、水、火、土五行催动,气势磅礴,变化无穷,充分展示西夏儿女勇敢剽悍的民族性格和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7].西夏五行旗以西夏武功格调为创作元素,以中国传统哲学五行学说为理论,以“劈、扯、撩、挂、云、抹、甩、扎”为主要旗法,以武术拨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各种阵形变换为主要形式,淋漓尽致地再现西夏古战场金戈铁马、惊心动魄的壮观场面,给人留下攻势凛冽、变幻莫测的战场氛围和“巾帼不让须眉”的美好形象.

(三)西夏软拳

软拳早期称盘中走珠拳,腿臂合形拳,滑掌拳,后经山海郭府称谓拔步捷形拳.而西夏软拳则是流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和毗邻的甘肃中部地区回族群众中,在甘肃中部又叫做“软拳”,此拳在长期的传习中兼收形意等拳术之长而成为具有西北地方特色的拳术.本拳风格古朴独特,主张刚柔双练,软硬二用,主练内力,拳理明晰,源流有椐,自成系统.因其能避制强硬之力也.(传自杨露蝉[8]),西夏软拳柔而不软,刚柔具备,发力猛烈,在柔中求刚,柔接刚发,柔之不及用刚,刚之不达,则用柔.刚柔互济.本拳形;拔步捷形,搭手滑化为能.以进身;移心重坠,缠绕贴靠,施术放跌为妙.练其形,知其意,精其常,通其变,以气提内力,以内力施法,以诀要,摆扭腰身,带手足.本拳是术招之总汇,主练功能习惯,拳术表面上粗简,然内容细微,很有精到之处.

充分显示了西夏各民族的气质性格和阳刚之美.宁夏社科院名誉院长、民族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怀中先生自幼习练此拳,他在1963年参加全国九项全能武术锦标赛上表演西夏软拳并受到重视和一致好评.

四、结论

以上这些都是根据西夏历史挖掘整理出来的,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有西夏王朝的影子.西夏民族民风淳朴,自古尚武,西夏王国有过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军事,而西夏民族体育深受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影响,又保持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各民族的本质特色,具有豪放刚健之美,它曾伴随着西夏人建功立业,造就出自己的辉煌,成为华夏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当然为重塑这些民族文化瑰宝,西夏史专家和体育工作者们在搜集大量资料和在众多历史学者的指导下,对西夏民族体育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收集,从西夏洞窟壁画和雕塑中寻找原生态的西夏民族体育影子;从当今西夏遗民区的民间体育活动中寻找西夏民族的古朴豪迈风情[9];从影响西夏的中原和西域文化中吸收借鉴,创作出了具有浓郁西夏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来,同时这也是将古代体育与全民健身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传统体育的好途径.

★课题项目:2009―2011年度北方民族大学校级科研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09Y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