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壮大的力量哪里来

点赞:7685 浏览:313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军队“三甲”医院——西藏军区总医院刚刚度过了他的64岁生日.那天,一曲雄壮的院歌《雪域天使》响彻云天,唱出了西藏军区总医一个甲子的辉煌历程.在场领导和专家对这座“老字号”高原医院的成长壮大,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一任接着一任干 一张蓝图大家绘

上世纪50年代,根据军委命令,医院第一代“白衣天使”历经千难万险,奉命挺进“风吹石头跑,山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四季穿棉袄”的西藏.山高路远的艰辛,缺氧所致的头疼,把大家折磨得死去活来,人人都像闯了一趟“鬼门关”.

然而,他们没有以“艰苦”为借口,躺在“艰苦”上守摊子、混日子.“正因为艰苦,所以更要奋发图强,干出个样子来!”首任院长张维庶的话,深深印刻在医院官兵的脑海里.

因为环境艰苦、资源缺乏,官兵们每干成一件事情,与内地相比都存在着不是困难的困难、不是问题的问题,有时候需要付出几倍、十几倍、甚至上百倍的努力.

尽管现状严峻,但时任院领导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停滞奋勇前行的脚步.他们群策群力,广泛征求意见,很快确立了“艰苦奋斗、攻坚克难,自主建设、自给自足”的抓建理念,以“知苦不畏苦、苦干不苦熬、苦中求作为”的精神状态,带领全院官兵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养猪种菜,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全院医护人员宁愿自己住帐篷,也把仅有的几间平房腾出来作病房,立足艰苦条件完成医疗保障任务,使医院逐步得到发展.

为改变医院的工作、生活环境,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时任院领导以“走前人未走之路,创前人未创之业”的胆识和魄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大力改善官兵办公、生活条件.

1978年,医院启动俱乐部礼堂修建计划,一些商家纷纷找上门来,希望淘得改革开放“第一桶金”.然而,院党委对渴望富起来的老板们却“不支持”:为节省开支,建筑图纸由医院自行组织设计,动员全院官兵参与施工,联系友邻部队运输建材等

思想亮起明灯,行动才能坚定自觉.到了1996年,医院仍是50年代末修建的“干打垒”营房,年久失修,破旧不堪.营区也多是“沙石路”,平时坑坑洼洼,晴天一路灰,雨天满地泥.为此,官兵们还自编了一段顺口溜:“干打垒,尘土扬,苦环境,熬死人.”

医院大门通往生活区、病区的几条主干道,加起来有5公里长.有人建议将这个“脸面工程”承包给专业施工队.院长李素芝一算账,需要100多万元.他说:“还是我们自己干吧!”

为了节约经费,李素芝亲自协调兄弟单位的挖掘机、翻斗车以工代训,他整天泡在工地上现场指挥施工作业.只要一有空余时间,他就和官兵们一起挖路基,捡石头,铺路面,饿了吃方便面,渴了喝白开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那时候,官兵们都戏言:“推土机在哪个地方,李院长就在哪个地方.”

成长壮大的力量哪里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医院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医院驻地拉萨以北,原是一片乱石滩,寸草不生.上世纪末,医院把营区绿化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没有专项经费请人种植,就发动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将任务分配到每个医生护士身上.院党委常委人人穿胶鞋、戴草帽,带领大家战天斗地,将医院原有的牛棚、猪棚、果园全部推平,用来植树造林,整整用了4年时间.

转眼10多年过去了,当年种植的8万棵小树苗如今都长成了参天大树,医院已成为一方绿洲,被誉为“拉萨一景”,多次被评为“全军环保工作先进单位”、成都军区“园林式营院”.

如今,医院座座新楼已拔地而起,多数临床科室都有了像样的“新家”,官兵们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宿舍楼.

进藏半个多世纪,西藏军区总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已经从当初临时组建、性质单一的小型医院,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及平战时卫勤保障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建院以来,医院每届党委班子履新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了解医院的恢宏历史,一代代“领航人”通过品读那一串串曲折动人的创业故事,内心受到深深震撼:只有发动众人划桨,保持艰苦奋斗、接力攻关的本色,才能使医院这艘巨轮“扬帆远航”.

群众满意才是标准 共同圆梦方能共赢

西藏军区总医院在兑现“白内障复明”“心脏康复”“肢体残疾儿童矫治”等惠民工程的基础上,近两年,又与西藏各地县卫生部门签订《医疗合作意向书》《农牧民住院治疗费用结算协议书》,向全西藏人民作出郑重承诺:广大贫困群众只需要凭当地卫生局或各乡镇卫生院出具的就医证明,携带本人、户口本、合作医疗本,就可直接到总医院接受免费治疗.

7月3日下午,院长李素芝带着胸心外科副主任吴前进和几名医护人员来到位于拉萨市嘉措路的多布吉家进行回访.一行人到达多布吉家三间藏式建筑风格的平房时,院内的格桑花开得正欢.

看到李素芝,多布吉的儿子拉巴次仁一阵惊喜,跑过来和李素芝来了个紧紧拥抱.今年17岁的拉巴次仁在拉萨市柳梧中学读书.谈到他与李素芝的不解之缘,拉巴次仁一脸感恩之情:“没有李叔叔和西藏军区总医院给我做手术,我可能活不到今天,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原来,在13年前的一次体检中,当时还不满4岁的拉巴次仁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让拉巴次仁的父母犯了愁,不光手术费没着落,更让他们担心的是,当地的藏族群众还没有做过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做梦也没有想到,我儿子还能重获新生!”谈起此事,多布吉感慨万分.他介绍说,李素芝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带着医护人员主动找上门,承诺免费给孩子做手术.做完手术后,他们还经常来家里看望,免费给孩子作检查.“在总医院的关心帮助下,我儿子的身体状况一直非常好,现在打篮球、踢足球样样都在行!”多布吉激动地说.

拉巴次仁的经历,得益于数个关 键 词 ——医者仁心、群众视野、医疗扶贫.而这些,无不与党、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执政理念紧紧联系在一起.

几十年来,总医院积极开展医疗“进寺庙、进学校、进乡村、进牧区”活动,已为4000余名白内障患者、3200余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20余名肢体残疾儿童免费实施手术,先后为西藏52个重点寺庙、2.5万名僧俗群众免费医疗卡,为1.8万余名僧尼建立健康档案.

医院还在每个双休日派出医疗队,深入拉萨周边的乡村、学校、牧区、寺庙,为广大僧俗群众防病治病,提供免费医疗怎么写作.成立“为兵便民流动医院”,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长检测期间,抽调医疗骨干奔赴艰苦偏远地区巡诊.目前,医疗队已出诊1336次,“为兵便民流动医院”已出征117次,足迹几乎遍及西藏所有的连队、边防哨所和县乡,乘坐汽车行驶记录超过130万公里.

一切发展为了人民,所有效益回馈社会,这是西藏军区总医院64年不变的承诺.据统计,仅1996年以来,医院光在巡诊中就已免费怎么写作群众190多万人次,占西藏常住人口的64%;2007年来,医院逐步加大投入,每年为贫困群众减免医疗费5000多万元.而这些钱,大都是全院官兵从指甲缝里省出来的,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抠”出来的.

发展进步怎么衡量?西藏军区总医院党委“一班人”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响亮的回答:群众满意才是“第一标准”.只有把发展成果用之于民,让广大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发展进步带来的甜头时,他们才能从内心深处更加拥护我们党的领导,更加支持我们国家的建设事业.而且也只有群众拥护,我们的事业才能更加发展壮大.

千万事例可以为证.2008年拉萨“3·14”事件发生后,院长李素芝先后60余次率医疗队到情况敏感复杂的寺庙免费巡诊,推心置腹劝导僧尼体己悯人,爱国爱教.色拉寺74岁老僧人措增群培感动地说:“解放军门巴对我们关心备至,我们无以回报.”他经常教导门下弟子拥护党的领导,绝不滋事闹事.

谈起西藏军区总医院这些年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院长李素芝深有感触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圆民族梦、中国梦,需要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咱们身在西藏这片高天厚土的员,都得干为民解难、为党立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