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出潜伏在身边的多发病

点赞:7968 浏览:321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经常头晕数数脉

63岁的王先生身材高大,但说起话来却中气不足,原来他存在窦性心动过缓,还查出有颈动脉斑块,最近偶尔会觉得头晕.专家指出,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房结自律性降低,窦性心律时心室率小于60次每分钟.轻度的心率下降,如在55次至60次每分之间,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过慢,就会影响重要脏器供血,比如引发脑供血不足,病人就会有头晕,甚至晕厥.

头晕也可能是动脉斑块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专家指出,“颈动脉斑块是引发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有颈动脉斑块就像水管长了水垢,管子出问题了.”如果再出现头晕症状,最好先自己数数脉,量量血压,如果脉搏低于每分钟50次就要及时就医.

怎样数脉:手心向上,手肘伸直.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手腕的拇指侧,找到脉搏后用手指轻微压迫手腕.数脉搏30秒,结果乘以2即每分钟脉搏.如果心律不正常,就需要计数一分钟,并且多测几次(正常的脉搏为每分钟60到100次).

瓣膜有病不能“熬”

51岁的王女士患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慌气短、走几步就要休息一下,现在全靠药物治疗,她一直在纠结究竟做不做手术.专家告诉她:“风心病的手术治疗时机,主要取决于心脏情况和全身情况.如果您一直熬着,把身体其他脏器也熬坏了,就没办法做手术了.到底何时手术,一定要定期随访,观察心脏和全身的情况,综合评估后由医生来决定.”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致病微生物是A型溶血性链球菌,患者一般先有风湿热病史,如经常出现上呼吸道感染、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肌炎等,之后引发了心脏瓣膜病变.20世纪五六十年代,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在成人心血管疾病中约占40%;近些年发病率明显下降,约占成人心血管疾病的27%.

骨头也会长“皱纹”

一位老太太一脸焦虑:“我拍片子发现长骨刺了,要不要紧啊?”专家说,“人长骨刺,是正常的老化现象,就像老了脸上会长皱纹一样.”

很多人闻“刺”色变,以为骨刺是像刺一样扎进肉里,这是望文生义.骨刺学名骨疣,是脊柱、关节因种种原因造成软骨的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是一种自然老化现象.关节内软骨剥脱可以导致骨刺生长,同时合并软骨下神经纤维的外露,引发关节疼痛、关节变形、身体僵硬、肌肉无力等症状,事实上,骨刺本身不会有让人产生不适的症状.因骨刺生长引发不适的患者,应多休息、少运动.骨刺压迫到神经或脊髓,可先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疼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若三个月后仍无缓解则考虑手术.炎症引发的疼痛,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疼药物治疗即可.

“走”出来的两种病

很多人不走路没事,一走路就会出现腰疼、大胯疼、小腿沉、足部麻木疼痛等症状,需要走走歇歇,医学上称之为下肢间歇性跛行.专家提醒大家,腰椎管狭窄和下肢血管病变,都会引发上述症状,就诊时要注意区分,选择对应的骨科或血管科.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腰痛或腰腿痛的最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腰椎管狭窄,神经受到压迫而缺血,从而引发臀部、大小腿的无力和不适,在行走后加重.

下肢血管病变,也可能会引发跛行.肢体活动或行走时肌肉耗氧增加,需要的供血量随之增加.血管供血不足,造成供氧的不足,就引起了局部的酸胀、疼痛等症状.专家表示,这两种病因引起的症状非常相似,有可能误诊,一定要注意鉴别.

骨密度不能只测手腕

“大夫,我怎么就骨质疏松了呢?我平时很注意营养搭配的.”

“您的骨质疏松已经有点严重了,需要服药了,不然很容易出现骨折.”

老人很疑惑:“这怎么一下子就不行了呢?单位每年组织的体检中有测骨密度的,就是把手伸进去就测出来的那种,我都没有问题的.”

医生解释说:“骨密度的测量,不能单靠一个点.前胸、腰椎、股骨、手腕这四个关键点一个也不能少.特别对于更年期以后的女性,身体不同部位的骨流失是不同的.腰椎和髋部是特别容易骨折的部位,要重点监测.”

会点穴的“关节鼠”

一位老先生找到骨科大夫后,迫不及待地给大夫讲自己遇到的怪事儿:“我经常走着走着,就像被点了穴似的,给卡住了,走不动了.”

“您当时是什么感觉呢?出现了之后多久能缓解?疼的部位一样吗?”医生问得很详细.

老人说:“从去年开始,卡住后我慢慢踢踢腿,又能走路了,每回疼的地方还不一样.”

“您这关节里面有个小老鼠.”医生进一步解释说:“人年龄大了,有了骨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病等,体内的一些关节软骨、组织碎片脱落,在关节腔里游荡,我们医学上有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关节鼠.就像是有个小老鼠在关节腔里面乱窜,一跑到关键的部位,就给卡住了,稍微晃晃腿,动一动,这滑头的老鼠跑了,就又能走了.”


那要不要动手术呢?医生说:“如果不太影响生活的话,可以不用管它.如果发作很频繁,就要找只猫来抓这只鼠了.只需要做个关节镜手术,开个小口,把这些碎片取出来,就可以根治.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肌肉是个“发动机”

53岁的周先生半年前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做了手术,但术后总是觉得腰发沉,走路时间一长就觉得很累,他担心这是不是手术引发了其他并发症.医生仔细查看了片子,确认不是手术引起的,而是术后腰背肌肉力量没恢复造成的.医生解释说:“这个手术通俗一点说就是:剥开腰椎后部肌肉——打入定位针——植入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手术过程需要剥离肌肉,对肌肉会有影响.另外,植骨融合也需要有个过程,因此术后一段时间腰发沉是正常的.”

挖出潜伏在身边的多发病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微生物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肌肉的恢复和骨头的融合同样重要.骨头是“支架”,肌肉是“发动机”,如果肌肉力量没有恢复,“发动机”就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患者就会感到腰部使不上劲,发沉发酸等.一般来说,患者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才能恢复腰部的肌肉力量.手术后3~6个月要主动锻炼背部肌肉,多做“燕子飞”——趴在床上,以腹部为支撑点,抬头、挺胸,同时抬起四肢,让身体像燕子在飞一样.每次5秒钟,反复多次.还可以热敷、理疗来缓解,若腰沉得很厉害,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