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遇见心理学

点赞:22141 浏览:1042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郑玉虎长期修炼瑜伽,研究躯体心理治疗.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到寺庙里内观.

“10年前我做心理成长,起因是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西医的治疗不够彻底.我就想:什么样的生活习惯导致这个疾病?怎么养成的习惯?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跟我的性格有没有关系?注定的,还是偶然发生的?发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化解?”

带着这些问题,郑玉虎走上了心理学的自我成长之路.10年后的今天,他疾病的痛苦基本根除,这些问题也部分找到了答案,但是又牵出了更深一层的问题:我是谁?究竟从哪里来?为什么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有没有价值?有没有自由选择?

这些问题在心理成长的道路上迟迟未能找到答案,于是他走向了禅修.意外地,这个过程中,他渐渐将内观的苦修体验、瑜伽以及对身心疾病的研究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躯体心理治疗特色.

检测设在20年前,这是不可思议的.那时在社会刻板印象中,宗教和作为现代科学的心理学,二者风马牛不相及.然而现在,学习心理学、关注心理成长的同时信仰宗教、闻思修行,已经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现代人离自己的心很远

信仰遇见心理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今年5月,北京大学秋林报告厅出现了一批特别的嘉宾:包括著名心理学家杨凤池、苏晓波、朱建军,德国著名催眠师BernhardTrenkle,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等.活动名为“中国心理治疗界与佛学界对话”,心理学家和当代高僧同台对话的新鲜组合引发了热烈围观,预计容纳400人的会场挤进了上千人,很多人只能站着,或者干脆坐到地上.

未曾从物欲中觉醒的人不会发现,这种心灵的迷失正在如何摧毁我们的身心健康,他们对前路的危险并不自知,或者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面对和解决.

其实,这并不是中国佛学界与心理学界的第一次公开握手.早在2008年,济群法师所在的苏州西园寺就开始举办“佛法与心理治疗”戒幢论坛;2012年,心理学家徐钧出版著作《当弗洛伊德遇见佛陀》,阐述佛学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今年,心理学家、意象对话心理疗法创始人朱建军也拟携弟子邱祥建举办“禅修与意象对话”工作坊等

种种迹象都表明,有着2500年历史的东方古老智慧佛学与现代心理学正在这片土壤上相遇,并呈现出相互影响及整合发展的趋势.

设计师林海今年也皈依了藏传佛教,同时持续参加心理学课程和心理成长小组.

搁5年前,他从没想过自己会和这些事情有任何关联,那时他忙得要死,每年一半时间在天空飞,出入高级会所和五星级酒店,意气风发.然而这样的日子过久了后,内心却渐渐泛起一股虚无感,“念书时,我就一直质疑,景观设计到底是在改善还是破坏环境”,工作后,物欲和成就动机一度掩盖了这个问题,然而当物质得到一定满足后,对心灵的拷问再度发酵.

藏传佛学学者慈诚罗珠堪布在他新近出版的《我们为何不幸福》一书中,严厉批评了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没落,他说,“我们的物欲被激化,变成强大的动力,让我们殚精竭虑地想发财,甚至不择手段,一旦希望破灭便痛不欲生”;“过去的人吟诗作画、品茗弹琴、修身养性,精神生活非常丰富,今天绝大多数的人除了赚钱外,几乎没有什么提高生活品味的活法”.

这与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对现代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忧虑不谋而合.

“现代人和古人最明显的不同是:古人离自己的心更近,用心思考问题;现代人离自己的心更远,用大脑思考问题.”郑玉虎说,人远离内心的代价很昂贵,呈现出来的主要“症状”包括:失去真正的生命活力,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焦虑、多、安全感差、过早衰老和慢性病.

上述症状,林海至少占了一半,突如其来的自我反思促使他放下原来的生活模式,重新探索自己的心灵.

而更令人担忧的,则是无数正在走着林海们过往老路,甚至已经迷失得更远的人―未曾从物欲中觉醒的人不会发现,这种心灵的迷失正在如何摧毁我们的身心健康,他们对前路的危险并不自知,或者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面对和解决.当信仰遇见心理学

寻根究底,这种社会现状的产生又要扯到20世纪中国社会因种种运动造成的与传统的巨大断层.

你要问古代人有没有心理问题,当然也有―然而他们至少不会滑向社会性的整体迷失.因为在古代的汉文化地区,儒释道作为整个社会的文化主体,都相继经历过高度发达时期.西方人有痛苦就去教堂祷告,东方宗教与传统哲学同样长期承担着人们心理困扰的治愈功能.

然而20世纪下半叶过后,传统文化的根基破坏殆尽,只剩下了残余的信仰形式,亦变得功利异常.即便根基最深厚的佛教,真正愿意阅读经论、闻思修行的在家信众比例非常少,初一十五到庙里排头炷香求财求子的倒是很多.

一方面,人们远离了深层的精神文化和信仰;另一方面,现代心理学起步也很晚―名义上是20世纪初传入,实际上近10年才真正兴起―也尚未被完全接受.

于是乎,人们迷失漂泊的心往往无处安放.

不过,在心理咨询师黄灿辉看来,中国人信仰和灵性的极度缺失未必是一件坏事,根据物极必反的原则,这恰恰是信仰重新回归,以及心理学大发展的时机―最早清醒过来的人会强烈呼唤它们.

谈到与心理学的关系,基督教与心理学的渊源显然比东方宗教深厚得多―“心理学发展历史上,尤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基督)教会在推动学科发展上有很大功劳,后来心理学向人本方向发展,和教会的关系才渐渐疏离.”黄灿辉介绍.

“信仰有个要求,就是让人的心灵和身体都兴旺,只是每个时代人们的心理需求都不一样,需要合适的工具,关键是怎样帮助人达到心灵的健康和灵性的成长.”他这样强调.面对存在的焦虑

在佛教与心理学整合方面,朱建军是当中的先行者.早在上个世纪,他就开始研究心理学,其后更开创自己的本土疗法.如今,他已是中国大腕级的心理学家之一.

有意思的是,宗教信仰和心理学这两大心灵内容,在他身上从一开始就是相互整合的.“我最早学心理学时,就同时在研究佛家、道家文化,期待它们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对基督教的跟心理学有关系的东西也蛮感兴趣.”他认为,心理学与基督教、佛教等正统宗教从根本上并不矛盾,且是相通的.宗教源远流长,对人类心灵影响深远,有太多东西可以为心理学所吸收.


后来,在第一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中,他更发现不少国外心理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

事实上,在西方国家,心理学与佛学的深入交流早在50年前就开始了,这一相遇甚至引发了当代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精神分析的新发展等,已成为当代国际心理学界重要事件之一.

彼时,中国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试图标榜对佛家和道家的思想的借用.然而,能真正做到把这些内容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非生硬拼凑的,并不容易.

“所以我就试图做这个事情”,2000年后朱建军创立意象对话心理疗法,他在整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宗教的方法和精神内核与心理治疗工具进行有机融合.

“情绪困扰、心理问题、神经症这些问题,用心理学方法就可以解决;然而当成长进入到很深的层次时,存在主义心理学谈到的孤独感、选择、责任等终极话题就会出现,如果不涉及对信仰的反思,这些东西是无解的.”

“心理学与宗教相互结合,最重要的意义是有助于人去面对存在焦虑.”朱建军表示.邱祥建是他的得意弟子之一,早些年就开始学习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特别勤奋,很快就达到了相当深度,甚至从意象对话中发展出一个分支―“生命树意象疗法”.如今,他已是圈内颇有名气的成长导师.

然而即便有这样的造诣,2010年他仍然遇到了瓶颈,“内心产生了一种孤独感,好像做所有的努力,最后都是为了获得一种存在的感觉而已,无所谓得,无所谓失去”.他感到孤独、悲哀,甚至快活不下去了,他也曾求助,却没有得到任何建议,老师希望他自己找到出路.然后,他开始禅修.

这种现象在心理成长的路上频繁发生,在朱建军看来并不是偶然现象.“人的心灵有不同的层次,情绪困扰、心理问题、神经症这些问题,用心理学方法就可以解决;然而当成长进入到很深的层次时,存在主义心理学谈到的孤独感、选择、责任等终极话题就会出现,如果不涉及对信仰的反思,这些东西是无解的.”

因而,很多人通过心理学走到一定深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接触宗教,开始探索最根本的人生价值.心安之后的心理成长

然而,上述这些,还都只是心理学对宗教的默默借鉴,或是人们自发地在灵性成长过程中把二者结合起来.如果缺乏宗教对心理学的认同,二者还谈不上真正的相互影响和整合发展.

相较其他宗教而言,虽然众多心理学家早就倾心于佛学,佛学对心理学的了解和接纳过程却显得漫长一些.“10年前,逐步听到心理学爱好者跑去禅修,却没怎么听过出家人学心理学.”郑玉虎说.

这种现象在济群法师因缘际会与众多心理学家的交流中得到了改变.

“早年我从事佛教唯识专业的教学时,看过关于现代心理学的书籍,就感觉二者有一定相通之处,适当借助心理学的概念,或有助于现代人更好地接受唯识思想.实际接触后又发现,心理学在改善人类心灵问题方面有它特有的方便善巧和积极作用.”济群法师如是说.

朱建军说,这两年在大环境的鼓舞下,他也开始在各种场合和课程里大量提到心理学和佛法的关系.

“在我自己看来,其实也不能说心理学就一定比宗教浅,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把心理学融会贯通,也相当于一个高深的活佛了.另一方面,很多宗教人士也有需要心理学方法解决的问题,否则修行很难进步.”

事实上,禅修一段时间,解决了心安的问题后,邱祥建又重新把主要精力放回到对心理成长的带领上,因为一旦把很多东西融会了之后,他发现,心理学的方法一样可以在灵性上走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