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

点赞:2979 浏览:87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对其进行心理、饮食、吸氧等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63例恢复良好,3例效果较差,随访6个月,2例继续养病休息,其余已恢复工作.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护理干预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急性心肌梗塞,护理,策略

引言

心肌梗塞是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等特点[1].近年来,该症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危害性较大,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才能提高治疗效果,逐渐成为医护人员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我院对6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给予了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作如下具体报告.

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范围62~78岁,平均年龄67.2±2.1岁,34例下壁梗塞、19例前壁梗塞、11例前壁梗塞、2例前壁合并下壁.全部患者均排除休克、急性心衰等心脏并发症,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气促、心悸、上肢疼痛、恶心等症状.


2.结果

全部患者均对其进行心理、饮食、吸氧等护理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全部患者均早康复、早出院.其中,63例恢复良好,3例恢复相对较差.随访6个月,64例已恢复日常生活与工作,2例继续休息.

3.护理措施

3.1基础护理

⑴吸氧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主要由心悸急性缺氧所致,吸氧对于患者而言非常重要.在早期,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高流量吸氧,约每分钟4~6升,持续5天左右,然后逐渐改为间歇性吸氧,每分钟1~2升,持续7天.有效的氧疗有利于血氧饱和度的提高,能够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且能改善心肌缺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早期适量的吸氧,还可缩小心肌坏死的面积.

⑵饮食护理

由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功能下降,心搏出量减少,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尽量进食一些热量高、高维生素的食物,做到少吃多餐,限制每天的钠盐摄入量,忌饱食,预防增加心脏负担,避免腹胀,保持大便通畅,不可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⑶疼痛护理

患急性心肌梗塞者,心前区常出现剧烈疼痛,若出现持续性疼痛应警惕病情加重.剧烈疼痛可导致反复性症状,而患者由于病情加重而表现出烦躁不安,则可能增加心肌耗氧量与心脏负担.因此,患者出现疼痛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为其止痛,如给予或杜冷丁,并加强对症状及体征的监视,避免药物对呼吸或循环产生抑制作用.

⑷卧床休息

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绝对卧床休息是必不可少的举措.急性期第一周时,病人病情非常不稳定,极易发生并发症,因此应保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注意保持病房环境的整洁、干净,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尽可能减少患者的床上活动,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洗漱、翻身、大小便等日常活动,避免过度活动或劳累过度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不良后果.护理工作的开展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尽量不影响病人休息.在急性期,应减少或禁止家属探望,避免心情激动而导致儿茶酚胺增高,引起心律失常.

⑸大小便护理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者,应避免便秘,注意随时保持大小便通畅.对于便秘者,可给予通便灵、番泻叶口服治疗,还可进食适量的蛋白质、纤维素食物,增加肠蠕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大便干燥,情况特殊时,可给予开塞露通便.

3.2专科护理

⑴建立静脉通路

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必须及时给予补液治疗.护理人员应结合病人的实际,为其开通二路或三路进行补液,并遵医应用油,以利于冠脉血管的扩张,减少或预防心肌缺血,若患者血压较低,可适当给予多巴胺,以利于全身与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正常.

⑵心电图监护

患者确诊后,应立即送入冠心病监护室给予心电监护,并保持对患者体温、脉搏、心率、血压、呼吸等参数的观察与记录,特别是心律.在心肌梗塞患者中,常并发心律失常,也是早期的致死原因,经常发生在24小时内.护理人员应对心律失常有足够的认识,并熟悉各种心电图变化形式,保持对患者的连续性心电监护,一旦发现心电图有异常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

⑶溶栓护理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而言,溶栓治疗是常见、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早期溶栓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梗塞的范围,有利于左心功能的改善,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近期与远期死亡率.值得注意的是,溶栓治疗容易引起出血,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溶栓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症[2].溶栓前,护理人员应马上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做好溶栓治疗准备.因为溶栓应用拜阿司匹林、阿替普酶等抗凝溶栓药物时,可能引起出血,故护理人员应保持对患者皮肤黏膜的密切观察,留意患者是否出现呕血、紫斑、出血等情况,尤其是患者的意识与瞳孔变化,高度警惕颅内出血,发现颅内出血时应停止应用拜阿司匹林、肝素等药物,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3.3心理干预

处于急性期的心肌梗塞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感及濒死感,让患者感到恐惧、绝望,产生一系列消极的情绪,而负性情绪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最终导致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后果.心肌坏死会降低患者的心功能,并减弱其活动耐力与自理能力,加上患者不适应监护室环境,室内抢救仪器及抢救工作的进行,使得气氛非常紧张,这些因素均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针对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及变化,主动为其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积极为患者讲述疾病的治疗方法、疗效与应注意事项,积极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其疑虑,针对患者的实际,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以利于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3.4健康指导

护理人员应告诉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使其消除忧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多为患者讲解心肌梗塞的有关知识,如诱发原因、症状、治疗方式等,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度.认真做好巡视工作,教会患者调节及控制情绪的方法,避免情绪过激而加重病情.做好保暖工作,预防感冒、受凉,保证充足的休息等.

总而言之,急性心肌梗塞危害性较大,致死率较高,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非常关键.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建英.浅谈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J].北方药学.2011,8(10):123.

[2]韩海涛.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0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