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现状

点赞:28505 浏览:13221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于地方高校教育培养和大学生自身的一些不足,导致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力比较薄弱,就业质量低下.通过对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完善就业力培养组织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和加强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教育等对策建议.

关 键 词: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05-02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当前,国际和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较大,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尤其严峻.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就毕业生自身而言,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就业力不强,难以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对地方高校而言,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如何使毕业生实现充分、有效的就业成为地方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要切实解决地方高校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

1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

就业力(employability),就业能力的简称,即能够很好地获得工作、胜任工作并在工作中晋升的能力.这一概念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由英国学者首先提出,主要指个人受雇佣的潜能.不同时期,就业力的含义和研究视角也各不相同,至今仍没有形成关于就业力概念的统一定义.国际劳动组织(ILO)将就业力定义为:个人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和保持体面劳动、在企业内部或各种职务晋升以及应对技术与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的可随身携带的能力和资格.一些发达国家对就业力的研究相当重视,而且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加拿大政府于1992年出版了《就业力素描:加拿大就业人口的必备能力》报告,其中将就业力分为:学术能力、个人管理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三大方面,并细分为许多项目.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将就业力分为5个类别、16项技能:基本胜任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大学生就业力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个人属性,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能力体系.(2)就业力是一种胜任力,包括专业能力和一般能力.(3)就业力不仅包括寻找并获得工作的能力,还包括在工作中维持就业岗位以及在必要时重新选择和获取新的工作岗位的能力.(4)就业力是一种可能性,具备了一系列相关的就业特性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就业,能否就业还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形势、国际环境、社会因素等.

2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攀升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企业的关注,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等最受现代企业的重视.对就业市场的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部分地方高校大学生恰恰缺失了这几种能力.

择业观与社会需求错位.由于部分地方高校尚未建立起一整套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的科学体系,就业指导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一些大学毕业生没有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训练,不能正确分析就业形势、社会就业需求、自身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不能正确确立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愿意从基层、吃苦岗位做起,导致他们的择业观与社会的实际需求错位,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

自主学习能力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是指个体获得、保持并继续一份职业的能力,是个体求职与发展的前提.然而,很大比例的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态度,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储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缺乏学习的与动力,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欠缺,这些跟地方高校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大关系,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不管公务员招聘还是普通企业招聘都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或者把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作为录用的必备条件,而许多地方高校由于经费紧张和教育理念的落后,不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实际的调查结果来看,许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低下,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才能投入实际工作.

专业能力欠缺.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对专业和行业知识的掌握能力.长期以来,地方高校的教育固守学科本位,对人才的培养忽视社会需求,培养目标的制定既不关注社会职业变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不关注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程度.不少毕业生平时不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忽视了自身专业技能训练,导致专业技能比较欠缺,与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综合素质不高.综合素质包括诚信品质、团队精神、职业道德、事业心和责任心以及与人的沟通能力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并不具有很多教育优势,尤其在生源和毕业生的质量方面,片面强调专业学习、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很大才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导致许多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特别在团队精神方面比较欠缺,就业力结构畸形发展.现代企业不仅要求大学生专业技能过硬,还应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3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

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根本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提升就业力.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过程涉及到四个行为主体,即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自身,本为主要从高校这个层面,探讨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

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高等教育的改革要全面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从提升毕业生就业力的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优化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认真研究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结构,增加复合型、实践性课程比重,使教育资源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配置,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这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根本.完善就业力培养组织体系.制度健全和组织完善是落实工作、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开展就业力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建立全程化的就业培养组织体系,帮助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绝大部分地方高校就业力培养组织不健全,要积极健全地方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组织体系,即在分管校领导的直接负责下,组建学校就业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开展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工作.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大学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对大学生的就业力的提升及顺利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大一做起,并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行动计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理想,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职业分析,逐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结构.就业指导工作的理念要从提高“就业率”转变到提高“就业力”上来,通过专业课程、专业测评、专业辅导等专业手段,开展团体辅导和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良好的就业心态,掌握就业技巧,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教育,鼓励大学生努力提升自身就业力.大学生能否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最终决定于自身的就业力.地方高校只有加强大学生的就业主体意识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切实提高学生自身就业力.就业主体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对自我的身心状态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的自主综合的觉察与认识,它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创造意识,是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地方高校要努力培养学生就业的主体参与意识、主体认识意识、主体探索意识,帮助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自身的就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