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英译的问题与

点赞:18772 浏览:826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探讨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英译的规范化、标准化,翻译人才缺乏、地域性强文化内涵丰富难以传达等问题,提出了包括采用多种方法、跨学科,专家学者团结协作,尊重翻译的规律,坚持传意性、可接受性的原则,恰当地使用各种翻译技术和技巧等策略.

【关 键 词】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英译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部,居住着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回、柯尔克族、乌兹别克,塔吉克、锡伯、满、塔塔尔、达斡尔和俄罗斯十三个世居民族.历史上曾处于“丝绸之路”的要冲,三大宗教、三大文化、三大语系在这里相互融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和浓郁的异域风情.新疆的绿洲文化深受中原汉文化和中国满-通古斯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如建筑、庭院、舞蹈、绘画、服饰、说唱、乐器、音乐等民族文化.伴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新疆的民族文化传到了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各地,蜚声中外.由于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生活习惯以及历史、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丰富的音乐资源,经过历代的传播与传承,保留到了今天.这些丰富而丰富的音乐文献,反映了新疆各民族在音乐艺术的特色,也是对新疆多元民族音乐文化的多视角呈.如:维吾尔族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玛纳斯》,哈萨克的民间传统音乐“奎依”(由哈萨克的民族乐器冬不拉演奏的器乐曲)“安”(歌曲)和阿肯谈唱、蒙古族的长调、回族的花儿、锡伯族的汗都春等.目前,大家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的英译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但很多问题没有达成共识,特别是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的英译的理论和翻译的规范化问题亟待解决.


一、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英译的问题

(一)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翻译急需规范化和标准化,急需提高翻译的质量.翻译的质量关系到原语的传意性和目标语的可接受性.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的英译涉及到用词的考究,内涵的准确表达,格式的规范,音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的合理选择等方面.改变在目前翻译实践中,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翻译存在的译名不统一、不规范问题.例如,受其维吾尔语汉译的影响,维吾尔族重要的打击乐器之一的纳格拉鼓的称谓的英译无论是读音还是拼写均不一致,如:纳额热(Naera)、(纳葛喇卜Nagra),当地人称Nagr.还有人将纳格拉鼓译为纳格拉(Nakers)或(nagrandrum).又如,作为维吾尔木卡姆主体的十二木卡姆分别被译成TwelveMuqam、TwelveSetsofMuqam和TwelveMukamus.阿肯弹唱被译成Akenperformance.

(二)从现有的学者、专业翻译和艺术研究队伍来看,形成了艺术专业的人不精通外语,外语专业的人不懂艺术的局面.在国内从事艺术类翻译的人本来就很少,在新疆从事少数民族艺术翻译的人员几乎没有.从目前检索的文献来看,大多是外文艺术资料被译成中文,而中文艺术的资料译成外文的相对较少,与音乐文献英译相关的论文更是屈指可数.因此,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英译研究成为急待解决的题课.从艺术文献翻译学科建设看:标准化是科学化的前提,更是学科现代化的标志.因此,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英译的准确性、可信性,可接受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从翻译理论学科建设方面看: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学科、跨语言、跨时空的信息转换活动.翻译理论一定要建立在跨文化、跨学科、跨语言的多元理论框架上.据本文作者了解,全国范围内有关中国医古文、中国古诗词曲、中国典籍、中国音乐术语的英译等都有人涉猎.受地理环境、历史、语言、宗教、民族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承载着大量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内涵,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至今还未见有专家学者作系统的研究,也急需系统的的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翻译的专业人员还极少.只有少数的翻译工作者或高校教师等在翻译有关新疆的对外宣传,如:英语新闻、旅游,演出,会展和对外活动中才能涉及到部分音乐文献的英译.

(三)新疆历史悠久.公元前60年新疆就由西汉政府设置行政军事司法于一体的政府机构―西域都护府管辖,主要是保护商旅往来、协调西域诸国的外交关系、管辖西域各国.新疆音乐历史悠久.据我国《史记》、《汉书》记载,于阗音乐早于公元2世纪就传入中原地区.龟兹乐舞、疏勒乐舞、高唱乐舞、伊犁乐舞都见于史册.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较强的本土化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丰富多彩,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决定了这项研究必定会遇到很多难点,主要表现为:1、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的特点是来源广泛,复杂多样.民族和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的多样性.不仅如此,每一种文献都包含丰富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仅术语就十分丰富.例如:新疆木卡姆就分为《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和《伊犁木卡姆》.每套木卡姆中,又包含大量的专有名词.如:琼《十二木卡姆》由《拉克木卡姆》《且比巴亚特木卡姆》《斯尕木卡姆》《恰哈尔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孜哈勒木卡姆》《艾介姆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纳瓦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依拉克木卡姆》等十二套大型套曲组成.其中的每一套又包含琼乃额曼、达斯坦、麦西热甫三大部分.其中,琼乃额曼意为大曲,由若干首叙咏歌曲、器乐曲和歌舞曲组成.达斯坦原意为叙事长诗,在维吾尔族民间,因这种“叙事长诗”主要由达斯坦其(达斯坦其即擅长演唱达斯坦的人)连说带唱地进行表演而成为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十二木卡姆》中每套木卡姆的达斯坦部分即以民间流传的达斯坦为基础归整、演化而来,由一组叙事歌曲和器乐曲共同组成麦西热甫原意为聚会,在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城镇,经常举行各种以自娱性歌舞为主的群众性聚会,其中规模较大的就叫作麦西热甫.2、一些词汇广泛地吸收了借用了印度、波斯、阿拉伯的名称,甚至大量的古阿拉伯语、古波斯语.上列《十二木卡姆》中每一套木卡姆的名称大都源自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对于它们的含义,除斯尕、恰哈尔尕、潘吉尕明确是波斯语,分别意为第三(套)、第四(套)、第五(套).3、新疆与英语国家在文化、民族心理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其语言又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和语族,属非亲属语言,彼此关联性极小.英语和维吾尔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语族,具有各自的结构类型和语篇等特点.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由拉丁字母自左向右拼写而成,呈现主谓宾或主谓宾补等结构.句子中心多居于句首,属于开门见山式的语言,英语句式呈树形结构,维吾尔语的定语、状语、宾语与所修饰的词的位置关系基本可用后置来概括.维吾尔语属粘着语言,多使用句子的形态手段而非语法手段.维吾尔语的基本句子顺序为主宾谓.维吾尔语中修饰动词的词语一般置于动词前面,而英语通常与之相反.通常说来,维吾尔语的状语有三个位置:主语前、宾语前和动词谓语前,与所修饰的词的位置关系基本可用前置来概括.这两种语言无论在发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篇、文化内涵及二者间的思维习惯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造成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的名称很难在英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表达法.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英译的问题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民族音乐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