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师生开展职前校本教育培训的

点赞:4902 浏览:1493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职前校本培训是指高师生在正式进入岗位之前,基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将本校作为高师生继续学习的基地并结合本校的教学实践进行的培训活动.职前校本培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有效的解决新进教师教学不适应问题.职前校本培训请中小学优秀教师到大学课堂中讲述他们的上课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请中小学校长和其他管理人员来学校讲解有关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做有关培训,学生到中小学去见习校本课程内容.

[关 键 词]高师生;职前校本教育培训;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01—0149—02

国家发展,教育为本.教育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就业危机引发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的准教师也必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要想在职场上稳下来,适应教师角色,就必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尽早进行职前校本培训.高师生职前校本教育是教师教育的开端.目前,高师生毕业后走上教师岗位出现较长时间的不适应期,特别是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内容及其不熟悉、不适应.鉴于此,在大三或大四高校师范学生中开展职前校本教育的培训很有必要.

1.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概述

1.1职前校本课程校本培训的内涵

当前教师正面临着理论与实践脱轨的严重现象,职前校本培训是帮助即将入职的高师生游刃有余地胜任教学实践工作的一种有效培训模式.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很多研究表明,职前校本培训在解决学校教学实践问题、帮助教师成长、提高学校教学特色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校本课程是在充分考虑学校课程资源和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多样的课程.职前校本培训主要是针对上岗前的师范大学生,是师范专业大学生在实习或者见习阶段接受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自己拟定的职业教育培训,按照各学校自行设定的校本体系进行学习.校本培训是以本校的教学特色为核心,注重对教师知识、能力、情感综合素养的培训,把教师从理论知识的学习者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应用者,在教学实践中彰显自己的教学智慧.

对高师生开展职前校本教育培训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优秀教师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4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职前校本培训是指高师生在正式进入岗位之前,基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学校发展的需要,由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将本校作为高师生继续学习的基地并结合本校的教学实践进行的培训活动.职前校本培训的意义在于帮助新入职的高师生更好的履行本校教师的岗位职责,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游刃有余地适应本校教育教学工作.职前校本培训是围绕着学校的教学理念进行的,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职前培训的基本理念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以学校的实践为目的和出发点,因而能够不断拓展和丰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改善教学实践.传统的培训主要是培训部门按照自己的计划开设的培训项目,学校安排教师参加培训,教师只是培训的对象;当今的职前校本培训是由学校教师自己组织、选择培训项目,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我国,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校本培训日显其重要性,它满足了“新课改”教师全员参训的要求,培训的实效性也日益突出.

1.2职前校本培训的特色

职前校本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入职前的高师生,对他们来说,培训的内容更多的偏向于教育教学实践方面,如对本校教材、课堂的理解与把握.因此,校本培训的开展要把解决学校的教育教学问题放在中心地位,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培训项目,将培训内容外化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个特点是内容的实际针对性.它从高师生的未来职业需求出发,着眼于教学实践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将有效策略灵活地应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在培训过程中,帮助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它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风格,上自己的课,尊重教师教学研究成果.


第二个特点是组织的自我主体性.培训的内容、方法是由学校自己制定的,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学校自发组织的培训活动.它强调青年教师不仅是培训的对象,同时也是培训的组织者、策划者,帮助职前高职生把自己信奉的教育理念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去.,对于教学实践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及时找出原因并通过反思不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仅是问题的解决者,更应该是问题的提出者.在立足学生长远发展的基础上,什么样的知识是有价值的,怎样的教学行为是有效的?这需要老师不断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提炼教学行为中的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自身的教学智慧.

第三个特点是办学的本土化.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需求设置校本课程内容,是本土化职前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方面,突出本土化课程开发.注重将本地区优势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大力开发适合本地区和本土需要的新课程.加强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方的合作,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互补充.校本培训应立足于解决本校最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个特点是职前校本培训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教育的公共性则意味着在教育管理、决策和资助过程中的统一性,而校本培训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以学校的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学校不再机械地照搬与本校教学理念相背离的教学模式.学校针对本校的教学实际,确定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方向,进而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教师将教学中的问题做详细的记录、深入的反思,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策略,帮助高师生尽早更好地适应教师角色.

2.职前校本培训的积极作用

职前校本培训突破了高校师范生学习方式,促进高校师范教育的改革.校本教育针对学校实际,对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做全面、客观的分析,充分利用学校的一些资源,挖掘学校中的各种潜力,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完善的培训活动.通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对于职前校本培训的开展,一方面有助于学校进行反思教学、敢于承认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帮助新入职教师更快、更顺利地适应本校的教学工作.职前校本培训扩大了学校的职能范围,挖掘了学校的潜能.职前校本培训的提出使学校从过去被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转变为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地方.对于职前培训的组织有助于新入职教师站在本校教学理念的立场上,加强自身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随着学校职能范围的扩大,在一定程度,它促进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使学校办学逐渐向正规、完善化发展.

职前校本培训在充分把握教师已有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打破传统“一刀切”的培训模式,鼓励新任职教师走向个性、创新性的专业发展道路.根据教师教学的需要,实事求是的选择职前培训的主题、方案,最大限度的发挥职前培训的效果.职前校本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灵活性,对新任职教师的的专业发展起着根深蒂固的影响.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有助于锤炼教师的思想,转变思维方式,帮助高师生入职后在同行中脱颖而出.职前校本培训组织的自我主体性,不仅增加了新任职教师培训的机会、丰富了培训的内容;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参与的积极主动性.

3.如何在师范生中开展校本培训

3.1请中小学优秀教师到大学课堂中讲述他们的上课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

为什么部分高师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学不到什么或不清楚自己读大学学的是什么呢?其实提出疑问的同学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有同学说:“(学了之后)没有实践过,没有应用过,也就无法去检验自己学到了什么.”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现在学的知识不是靠做一道题就能检验出来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时期的检验,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才能慢慢地显现出来.而中小学优秀教师身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实践经验.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性知识,可以把中小学课堂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到大学课堂来,让高师生切生感受优秀教师们的点滴感悟.这其中就润涵着校本教育的思想.

3.2请中小学校长和其他管理人员来学校讲解有关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

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首长和精神领袖,系统地规划学校,熟知学校的办学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管理者们形成并完善学习型组织,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了解学校外部环境,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他们来讲解有关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对于在校的大三、大四师范生来说将是非常必要的.

3.3请县市区教育系统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做有关培训

教育系统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在培训计划、组织、实施中起着模范作用.他们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现身说法,让参训者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从而帮助高师生入职后的教育教学不断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3.4学生到中小学去见习校本课程内容,请优秀教师担任导师

通过亲身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与在校的优秀教师面对面进行交流,与专家教育人士共同参与平等对话,构建完善的知识系统.在职的优秀教师对于这点可谓已是行家了,有他们作为导师,高师生将更快的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中学教师的实践引领,通过以老带新的学徒制,使高师生进一步习得教育实践性知识.

3.5把校本课程见习或者实习内容列入主修课程环节,列入教学大纲

大学的中心任务和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校本课程见习或者实习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以及学校的教育实践,它既科学地确立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为教育科学理论增添了新枝,又促进了课程理念的转变.高师课程不应该只是由教师教授的、教科书组成的文本课程,而更应是能被高师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体验课程,课程内容是不断创生的过程.教育见习课程的开设为高师生将理论知识科学运用于教育实践、培养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实践智慧提供了途径.

4.小结

对高师生进行校本培训,不要把大学生当作学校正式职工一样去要求.高师生初步进入学校,知识结构和思想觉悟可能不够成熟,需要时间的历练,不可要求过高不切实际,要鼓励其以学习为主,而不是像正式职工一样为了打工挣钱谋生.教师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要提高高师生入职后的教学水平,仅仅依靠职前校本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他们亲身走进课堂,将课堂教学中零散、琐碎的问题细心揣摩,潜心研究,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而处在大三大四的高校师范学生想要参与教学实践研究就必须得到良好的职前校本教育培训.这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它对于旧的高师生教育模式来讲是一种革新,新的教育思想必然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实残中逐步确立.

〔参考文献〕

〔1〕赵蒙成.校本培训:教师在职培训制度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0,(03).

〔2〕史晓燕.发展性教师评价--教师校本培训的有效模式〔J〕.教育管理与科研,2003,(09).

〔3〕肖永强.同组互助观课--教师校本培训与教研的新视野〔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02).

〔4〕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01).

〔5〕袁振国.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