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美学的底线何在

点赞:20298 浏览:938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每次看到《红色娘子军》在荧幕上出现,我都会想起诗人柏桦的名句“瞧,政治多么美,夏天穿上了军装”,它出自《1966年夏天》这首早期作品,不属于柏桦最好的诗歌之列,但却是他唯一一首全然正面写及“”印象的诗作,甚至不带有反讽.

至于他另一首直接写到“红色娘子军”的《恨》,带出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绪:“这恨的气味是肥肉的气味/也是两排肋骨的气味/它源于意识形态的平胸等我碰见了她,这个全身长恨的人/她穿着惨澹的政治武装等这非人的魂魄疯了吗?这沉湎于斗争的红色娘子军/看她正起义,从肉体直到喘气等”

如果你是一个像柏桦那样敏感的人,在那单调的、“惨澹的”、反对美的时代,你就只能这样以一种S/M的态度去想象美,从暴力中抢夺美,面对红色娘子军,你必须忽略她的恨和政治,关注她的肉体和喘气.因为这是生命本身在反对“非人”的样板戏程序.柏桦把意识形态与平胸相连,把起义与肉体和喘气相连,不能不说是用“美”去调戏政治、用性欲去颠覆仇恨美学.他甚至把严厉的政治话语吸纳到修辞中,使之成为装饰,就像蒸汽朋克美学对工业革命时代元素的骑劫一样.

样板戏及它所属于的那个时代的文艺,基于一套完美自证的仇恨美学,把仇恨美学转移为暴力美学,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感性化,只要抽象的意识形态滑向颓废的感官主义,前者就有崩坏的可能——这也是左翼导演帕索里尼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拍摄一部貌似重口味片的历史电影《索多玛120天》的原因.另一位左翼导演若松孝二也乐此不疲.

正如我喜欢柏桦的诗、帕索里尼和若松孝二的电影,我不是暴力美学的粗暴反对者,我不反对被抽离成为审美对象的政治话语,我反对的是操控此话语的力量,此力量越要固守其杀气腾腾,解构者则越是要活色生香.举个接近的例子,同样是处理“”回忆,姜文在《太阳照常升起》中,那段最出彩的黄秋生弹唱《美丽的梭罗河》,背景的女兵厨娘们跳起了《红色娘子军》的舞步,一边特写舞中的性诱惑,一边强调食物的香气和音乐的悦耳,姜文彻底地剔除了暴力,只剩下了美,同时又保留着观众对样板戏的回忆,使之莞尔一笑,正是这一笑使样板戏的原功效完全失效.


而冯小刚的春晚版本却恰恰相反,使用朱军义正辞严的报幕,放大的布景和阵容,不但高度还原、还强化了样板戏的一本正经——这强化不像岳敏君的政治波普那样构成反讽.春晚版本的样板戏,明显地担当着超越娱乐和消费的任务,传达着异样的信息.那种三十年前让巴金感到恐惧的信息,作为普通电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大可以感到无聊且以麻木或吐槽待之,但作为知识分子,率先感到恐惧而警醒,则是一种义务.

即使不说内容,只说艺术,样板戏及样板戏美学的存在,也正是以无数不能成为样板的艺术的噤声换来的.样板戏从来不是一种艺术革命,它的正式称呼为“革命现代京剧”或“革命现代舞剧”,传统舞剧这种保守的艺术手段为按照该时期的道德准则塑造类型化的英雄形象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形式,它允许大量减少心理描写,又有传统的歌唱与音乐、高度程序化的表情和动作、重复的技巧和对简陋象征情景的调度等这一切,以《红色娘子军》最为极致,而春晚出现的练兵舞可谓样板中的样板.

暴力美学的底线何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暴力美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当然,我们可能“误会”了冯小刚,他并没有多少“”情结,他只是投机——无论是传说中的海南旅游投机还是别的投机.但这出现在中国传统大节——除夕(不是什么“春晚”,相对于除夕,春晚只是一个短暂的笑话)这个平安祥和节日之夜的暴力美学展现,还是触碰了很多人包括我的底线.如果暴力美学已经获得了艺术的合法地位,它的底线在哪里?可以用对现代艺术的宽容去对待这一公众事件吗?

廖伟棠

香港作家、诗人.曾出版诗集《野蛮夜歌》、《八尺雪意》等,文集《衣锦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