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的

点赞:8057 浏览:320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威胁到人类的生活.因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被人们提上日程来.本文就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环境问题的一些表现、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谋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的措施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关 键 词:环境保护;环境问题;原因;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环境问题已是世界各国共同探讨研究的话题,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是人均占有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不利于我国的长期发展,也不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既关系到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又关系到我国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处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就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大肆破坏环境,滥垦滥砍,只重视重发展,不重视环境保护,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势必会影响以后发展之路.

要与环境统一协调发展,就必须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建设中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高度统一.否则,只考虑发展的需要,不考虑环境的质量,只考虑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结果只能是破坏了统一,强化了对立,既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环境也不能得到改善.

2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我国的环境状况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部分成绩,但形势仍然严峻.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大气污染严重

造成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烧煤、汽车尾气,其中烧煤是根本原因.北方冬季烧煤采暖,锅炉排放出的大气悬浮物总数很高.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和四川盆地等燃烧高硫煤的地区,酸雨出现的频率也多.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硫排放最多的国家,也是酸雨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汽车的增加,汽车尾气的污染也日益明显.

2.2水资源短缺

近年来,我国在防治工业污染、加强废水处理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却日益增加,而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远不能适应排放量.一些城市的地下水普遍超采,水资源供应更为紧张,严重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2.3土地不断恶化

在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仅有0.771hm2,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0.106hm2,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3%,且我国的土地质量不高,中低产田占整个耕地面积的78.55%.由于灌溉方式和化肥使用不当,又造成土地酸化、盐碱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2.4植被状况令人担忧

我国历史上曾是多林国家,可是由于人们不注意环境保护,滥砍滥伐,加上近代的多年战乱,使我国在20世纪40年代成了世界上的少林国之一,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生态功能弱化.令人担忧的我国植被状况另一个表现就是草地退化,由于不合理的利用,超载放牧,滥挖药材和开矿,使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草地不断退化.在一些西北地区,荒漠化日益严重,导致沙尘暴频繁发生.

2.5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而又严重的国家,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涝灾害、干旱、地面沉降、病虫害、酸雨等多数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恶化的直接结果.在我国,自然灾害最为集中的就是干旱、洪涝和病虫害,这3种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3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3.1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

人们环保意识薄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国政府乃至全世界各国的政府才是环境保护的主导因素.逐渐形成一种依赖感,认为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事,与自己无关.

3.2人口不断增加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资源的需求量大,再加上近几年人口不断增加,对物质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也随之加大.为了满足需求,大量开垦,以致超过自然的承受力,使环境不断恶化.

3.3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远超过了开发资源本身及其代替品的补给速度,对不可再生资源加速其耗竭的速度.由于生态意识不强,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把无污染技术和环境资源的管理置之度外,导致环境问题.

3.4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传统的发展模式关注的仅是经济领域的内容.人们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增长,其结果就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3.5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还不健全,甚至有一些法规内容陈旧不适用,导致一些企业钻法律的空子.由于法律的缺失,导致政府对企业的监管也不完善.

3.6监管不到位

在一些地方,一些排污大户同时也是利税大户,因地方经济保护的干扰,轻易就能逃开法律的追究.比起加速实现工业化,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显得不够重视,因此环境保护的法制、体制、机制都存在一定的滞后,环保投入不足,监督管理也不到位,致使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往往是后者服从前者.或是由于一些政府官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利益,使得国家环境政策难于执行.

3.7缺乏技术支持

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部门是专业性要求很强的部门,但是我国的环保部门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的人员技术结构却不能满足这种要求,所以,即使有了法律武器,环境问题仍然发生.4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人有责,时时保护.必须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做起,积极开展环保行动,让每个人自觉地保护环境.

4.2健全法律体系

要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就要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将环境和经济统筹安排,全面考虑,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和法律体系,根据社会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治理、改善、提高环境质量.

4.3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就要建立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健全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

4.4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发展战略规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4.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加快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建设以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约其他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以生态化改造工业园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4.6加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

环境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大问题,只有各国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讨,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才能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防止污染转移、有害物种入侵等法律政策和环境标准,促进贸易发展,保障国家环境安全.

5总结

在发展经济,开发生态资源的同时,也要兼顾到环境、人口等因素,既不破坏环境和生态,又可以发展经济;既满足现代人的生活与工作,又能满足下一代的发展需求,实现环境、人口、经济等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