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培养中的三元理

点赞:4166 浏览:112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英语的存在价值在于应用,如何使语言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就需要英语教师从自身的语言素养做起.改变自己的心态和对汉语的认识问题.

[关 键 词]高职高专;英语语言;三元

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日新月异,英语在国人的生活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高职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秉承突出语言实践性的原则.这里存在学生语言基础薄弱与追求应用能力的矛盾.究竟如何解决学生语言基础薄弱,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解决高职学生英语水平较差这一教学中的顽疾

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是英语本科学历,在语言学习的摸索过程中突出了英语的语音,语调等基础.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任何语言的存在价值首先是她的交流性.中国人学习语言的目的也在于此.高职类院校的英语学习突出语言之间的互译性,即实用性.一个真正的译者是游走在母语与它语之间的人.我国曾经涌现出的优秀翻译者如:林语堂、傅雷、钱钟书、季羡林等.他们既是文学家又是翻译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体现语言本身的魅力,如何体现如何调动学生的语言学习积极性呢因为教师是语言美的周转站.解决教师自身在语言学习中的问题才能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才能成为语言魅力的传播者.

如何更好的实现学生在英语和汉语之间的互动,首先应该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即汉语和英语的轻重关系问题.汉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惟一语言,代表着中国.我们日常英语教育即是从事翻译工作.翻译涉及的至少是两种语言,要想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忠实地表达出来,译者就必须具备掌握这两种语言的能力.本国语和外语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译作的质量.因此,译者必须具有较高的语言素质.茅盾先生认为精通本国语和被翻译语是从事翻译的起码条件.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翻译工作者应有的语言素质包括二个部分:本族语的语言素质;外语的语言素质.只有对本国语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具有很强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有深厚的语文知识,才能在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发现和找出两种语言共有的规律性和两种语言在词汇,语义,结构,思维方式,逻辑推理等等方面的差异之处.遇到问题时,才能知道从何处下手去解决,从而达到顺利完成翻译任务的目的.翻译工作对外国语的要求也同样包括语言理解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必须掌握大量的词汇、习语、谚语、俚语,能够灵活地、熟练地运用语法手段和修辞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同一概念,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一思想内容,然后从中选择最合适的词句,最理想的表现方式.这两方面的能力强了,才能在外语译汉时正确地理解原文,掌握原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风格,在汉语译成外语时,才能用地道的外语忠实、流畅进行表达.


具备了扎实的汉语和外语的语言素质,仍不能说具备了做合格翻译的资格.进行翻译实践,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因为语言是文化的外表之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在所进行的文学、科学等实践活动中.同时,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文学等的历史和现状构成了其文化的总和,这些方面从各自的角度反映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内涵:这些方面的知识欠缺就可能导致翻译失误.文化是语言存在的支撑.语言本身既是符号又是文化的体现.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是在汉语和英语之间灵活转变的翻译者.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培养中的三元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英语教师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英语教师在正确认识汉语与英语的关系的同时,自身的心态也需要关注.翻译大家产生的时代具有其特殊性,首先那个时代是一个真正的读书时代,那个时代文人的素养非常高.另一方面,由于处在时代转折点上,傅雷等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对于西方思想文化的掌握都是非常强的.这种学贯中西的背景现在已经不太容易做到了.但是其中的精神是我们后人可以和应该珍视并实践的.

这里还要谈到本国语是作好翻译工作的基础.人们大多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学好了外语,搞翻译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提高本国语文水平对于翻译而言就如同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基础越坚实,楼才能盖得越高.本国语的基础打得越深厚,外语水平才能提得越高.提高本国语文水平,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能力:本国语的理解能力;本国语的表达能力.汉译英时,尤其需要很强的本国语理解力.反过来,在外译汉时,如果只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而没有较强的本国语表达能力,那就无法将外国作品中那些精彩的内容用同样精彩的本国语表现出来,翻译的目标仍无法实现.

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师面对学生在英语水平上的不足之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和态度决定了带着一颗平常心游走在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教师才能真正感染学生,点燃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