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推进安徽农业产业化进程

点赞:34106 浏览:15758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胡卫星(1959-),男,安徽绩溪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当代安徽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

摘 要: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和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产业化,是诸如安徽这样的农业大省多年来全力向前推进的重要农村工作之一,很多农村从“一村一品”抓起,把“一村一品”融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关 键 词:安徽;农业产业化;一村一品

中图分类号:F3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0-0089-04

一、“一村一品”在安徽农村实践

安徽农牧渔业资源丰富,粮、棉、油、茶、茧、水果、药材、畜产品、水产品等重要农牧渔业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10位.安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科技普及工作抓得紧,发展农村“一村一品”有诸多优势.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致力于农业结构调整,面向市场发展“一村一品”,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星星之火,到现在形成了燎原之势,全省61个县(市)都有品种多样、规模不等的“一村一品”大量生成,增加了农民收入,创出了农产品及加工品的一大批品牌.

1.“龙湾”茶干热销全国

黄山脚下的休宁县五城镇双龙村是历史上徽商较多的古村落,今天双龙村家家户户利用“传统工艺+独特配方+本地优质原料”,再注入徽文化和黄山旅游元素,生产出绿色、时尚的特色豆制品――“龙湾”茶干,产品远销到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福建、浙江、江西等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并作为南昌铁路客运和安徽航空公司的指定产品,成为黄山市能登上飞机、火车的旅游商品.目前,特色茶干已在休宁县其他乡村拓展生产,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县从事茶干生产的专业村几十个,上规模的茶干厂家5家,生产和销售人员5000多人,年大豆加工量3000多吨,成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2.宣城“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地处皖东南地区的宣城市宣州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率先发展“庭院经济”,产生广泛影响,现在这里的广大农民注重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块状经济”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全区近80%的乡镇拥有特色主导产业,40%以上的行政村拥有特色主导产品,全区共有“一村一品”专业村72个,涉及水产养殖、特种种植业、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据调查测算,2007年全区农村来自特色主导产业的收入,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72个专业村则占到70%以上.向阳镇向阳村养殖的“三黄鸡”全部销到上海市场,每个农民的养鸡收入每年达4800元;黄渡乡乌边村农民家家户户种植烟草,产品质量与云烟媲美,农民因烟草每年获得收入4500~5000元之多;朱桥乡魏村农民则“靠水吃水”,大力发展特种水产业,人均年收入更是达到6000元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安徽全省有“一村一品”专业村3000多个,“一乡一业”专业乡镇200多个,涉足的农副产品300多种,每年为农民带来的收入,仅次于外出务工收入.

3.亳州药乡以药兴村富民

亳州市是华佗故乡,自古是我国著名的药乡.近年来,亳州市按照“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中药材生产加工为抓手”的原则,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进程.谯城区十九里镇以药兴村富民最为典型.该镇紧邻淮河支流涡河,水资源丰富,土壤质地沙含量高,肥沃,适宜中药材种植,而且种药历史悠久,药农经验丰富.全镇共有耕地6万亩,其中90%用于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品种以白芍、牡丹、菊花、花粉、丹参、白术、紫苑、桔梗为主,全镇从事中药材种植经营的农民有1万多人,形成了张庄牡丹村、李门楼白芍村、十九里白术村、菜园桔梗村、李大楼丹皮村、马庄菊花村等地产中药材的专业村,这些村的农民家庭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中药材种植.镇集市上建有当地产中药材交易市场,是全国闻名的芍花街,从事药材购销人数达4000人,年交易额超过2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安徽全省有“一村一品”专业村3000多个,“一乡一业”专业乡镇200多个,涉足的农副产品300多种,每年为农民带来的收入,仅次于外出务工收入.

二、依托“一村一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验

安徽农村“一村一品”已成燎原之势,大大推进全省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发展过程中各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把握方向,正确引导

发展“一村一品”就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各地一直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作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县(市)”的重大举措.在工作实践中坚持五项原则.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原则.在经济转体、经营转型、写卖转位的大环境下,要求农民以一家一户的形式去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追赶稍纵即逝的市场,自我解决增收和卖难的矛盾,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必须由各级政府正确引导,予以怎么写作.以市场为取向,把市场信息提供给千家万户,市场需要什么,就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什么,按市场规律发展“一村一品”.二是坚持质量和效益并重原则.很多农村的“一村一品”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他们是建立在共同的利益和共同愿望基础上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组织形式,一致的目标是使农户和企业“双赢”.在“一村一品”的推行中,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坚持量的扩张和质量提高并重,追求效益最大化.三是坚持以发展促调整的原则.通过发展“一村一品”来促进农业产业化,是一个不断整合和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是成规模、成气候的产业,也有一个再升华、再提高的问题.各地坚持积极扶持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雏形,融城乡经济于一体,竞争互进;融产业结构、布局结构、投资结构的调整于一体,优化升级;融一、二、三产业于一体,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全省各地农村从实际出发,根据地域内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农民的种养习惯,科学布局、正确引导,选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主导产品与支柱产业,防止盲目发展,避免结构雷同造成产品的不良竞争.五是坚持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创造发挥的原则.发展“一村一品”要依据市场规律,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引导他们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加工、调整产品结构等,不能无视客观条件和农民的接受程度,靠行政手段搞强迫命令和瞎指挥.

2.突出特色,整体推进

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的农业产业化和“一村一品”在全省各地都有各具特色产业产品特点,丰富的农业资源是推行“一村一品”的基础条件和优势.综观全省,主要形成了粮食、棉花、油料、瓜菜、水果、药材、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良种等十大产业体系,以这些产业为突破,全面铺开“一村一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如亳州市依靠千家万户药材种植户和依托全国最大的亳州药材大市场,快速推进中药产业化,全市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加工能力不断增强,连续多年保持全国药材第一市的牢固地位.


沿江地区则建立越来越多的瓜菜生产基地,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经营、突出特色的原则,形成了稳定的“一村一品”、“一乡多品”.在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流通的同时,积极发展蔬菜的脱水加工,扩大出口创汇.

阜阳市在畜牧业发展上,鼓励农户搞“三大养”(养牛、养猪、养羊)和“三小养”(养家禽、养兔、养肉鸽),全面提高了农户的养殖效益和畜产品质量档次.

“一村一品”推进安徽农业产业化进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业产业化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安庆市、巢湖市等水域广阔的农村,重点搞好“三网养”(网箱养鱼、沟河拦网养、沟河围网养),发展特种养和池塘精养,养鱼专业村、专业户越来越多.

皖南山区农村在植树造林形成良性基础上,大力发展竹木产业,以竹加工和木器加工为特色的“一村一品”近年来迅速增加.

3.抓住关键,纵深发展

一是抓典型示范,促基地建设.在“一村一品”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只有建立产业基地,形成规模,才能形成“一村一品”的竞争优势,把农业产业化这个“蛋糕”做大.全省各地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着力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使其成为农村“一村一品”的学习基地,各市、县、乡、村力争都要有自己的闪光点和带动点,通过典型示范引导,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如在亳州市,到2006年底就形成了2万亩食用菌、20万亩苔干菜、30万亩优质棉、40万亩花生、60万亩中药材、60万亩蔬菜、200万亩优质麦、200万亩脱毒红芋、150万头黄牛、300万只优质山羊等十大农牧商品生产基地,“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村连成的基地规模正日益扩大,满足了龙头企业加工、贸易的需求.

二是抓龙头培育,促带动幅射.“一村一品”必须有龙头企业的带动,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的真正发展,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水平,就是农业产业化的水平;龙头企业的形象,就是农业产业化的形象;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规模和成效.安徽各地把龙头企业作为在“一村一品”基础上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点工程来抓,不论成份看发展,谁有能力谁当头,着力培育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优势龙头企业.

三是抓市场开拓,促生产销售.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时刻调节着商品的流动和利益的分配.实行“一村一品”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突出抓好市场的开拓.安徽各地在巩固原有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的基础上,近年来都新建了一批布局科学、特色鲜明、幅射力强的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同时注重农副产品的销售市场体系建设,以市场推动“一村一品”,推动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

四是抓社会怎么写作,促健康发展.各地在推进“一村一品”进程中,在充分尊重农户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企业和农户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信息怎么写作的引导作用,加强农技推广怎么写作体系建设和信息怎么写作体系建设.一些地方在大中城市设立农副产品销售窗口,捕捉供求信息,指导农民发展“一村一品”,并及时帮助解决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从技术、销售、信息、人才、政策等各个方面营造良好的环境.

安徽全省农村“一村一品”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特色,规模不大.“一村一品”虽然已经在全省农村遍地开花,并形成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龙头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居多,高、大、强企业严重缺乏,除省级龙头企业外,多数企业销售收入较低,综合实力较弱.

2.有加工,链条不长.在农副产品加工层面上,以粗加工为主,加工产品大多仍停留在1、2级加工层次上,精深加工度不足,大部分农产品附加值科技含量不高.

3.有带动,链接不紧.虽然“一村一品”发展势头很好,但农户之间,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产权联结关系很少,合同订单也有待进一步规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双赢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4.有能人,素质不高.“一村一品”的带头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普遍存在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高问题,“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的纵深推进受到限制.

5.有扶持,力度不够.虽然各地对农村“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是积极的,但全省大部分市县的财力有限,扶持起来心有余力不足,推动起来缺乏足够多的手段.特别是金融部门对“一村一品”的支持急待加强.

三、发展好农村“一村一品”

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发展农村“一村一品”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安徽有了良好起步,势头也很好.但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全省而言,很多地区仍是起步和初级阶段.要使广大农民都在市场的引领下,以增收为根本目标,大力发展好“一村一品”,要有相应的对策措施.

1.政府要提供政策保障和多方面的扶持

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营体制下,研究制定促进“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这其中耕地流转政策的完善最为关键,鼓励越来越多的耕地向种田大户、专业大户集中,使农村“一村一品”形成规模.

要有必要的资金扶持,国家应继续加大对中部地区,特别是农业大省的扶持力度,增加专项贷款和贴息贷款,并与农产品基地建设资金相衔接,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对那些市场潜力大的农副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实行专项资金支持.

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要与工业发展、园区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在项目审批、工商登记、土地征用、物资供应、产品购销、交通运输、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和倾斜.

对龙头企业、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广大农户及整个产业体系如何保护,都要研究制订可操作的办法.

2.抓好协调配合,推进“一村一品”发展.

农业主管部门是推进“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牵头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协调有关部门抓好涉农政策的落实,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协调和指导农户和企业抓好项目建设、主攻品种、市场开发、怎么写作跟进.二是协调银农关系、银企关系,解决农户和龙头企业资金补缺问题.组织银农、银企对接会,向银行推荐优良客户,开展信贷授信工作,以保证“一村一品”发展中的资金供应.三是加大表彰奖励力度.为激励“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开展评选先进工作,表彰奖励先进集体、个人.四是开展龙头企业运行监测,促使农业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五是积极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各项政策,广泛宣传发展“一村一品”的致富经验,鼓励农村致富带头人创造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断提升农村“一村一品”的整体效益.

在各地主导产品、主导产业发展上,强调要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发展各类农业产业集群.积极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块状经济.在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的利益连接上,重点推动计单农业发展规范合同文本,提高履约率.同时,积极稳妥地推动各类相似度检测组织行业协会发展,努力增加农户从事“一村一品”和产业化经营的收益率.

责任编辑: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