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的辩证

点赞:12582 浏览:559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作为稀缺资源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为何如此难,这一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从对学校教育培养层面、教育投资回报预期层面和就业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层面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现状与归因,进而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对策.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分析对策

一个年均GDP增长7%的国家,为什么大学生就业这么紧张,这种局面似乎难以理解.于是乎,各大报刊、媒体争相聚焦大学生就业问题,舆论的报道更加使人眼花缭乱.一方面,我国是一个人才大国、经济强国,而另一方面,作为稀缺资源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又如此之难.这个矛盾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牵动着千家万户,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国务院每年都会针对大学生就业召开专门的电视会议,各高校也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就业指导管理机制,但是,就业主体――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用人单位苦于找不到理想的毕业生.事实上,一些毕业生的素质、能力跟社会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笔者试图从综合分析的方法,从微观层面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行为进行分析,从宏观层面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状况进行分析,来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现状与归因

学校教育培养层面――毕业生自身的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有距离.顺应国家的扩招政策,1999年开始扩招,受行政干预的影响,有些高校没有条件扩招的也扩招了,师资力量严重短缺,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更不上时怎么发表展;在扩招的背后,政府的财政投入又远远滞后于扩招的速度.这几年,在校生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很多省每年的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有下降的情况,这样生均的硬件投入下降,远远满足不了扩招的需求,生产实习、教学实践流于形式,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不高,动手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另外,有些学校由于利益的驱动,为了降低教育成本,在人文类、管理类这些可以大班教学的专业中大势扩招,这样,更加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人才培养.


表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结构的评价中,只有对“专业知识”这一项选择“强和较强”的超过了80%,对“管理知识”、“法律知识”“人文知识”评价不高;在对毕业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项评价中,用人单位有44%表示“一般”,还有6.86%表示“较差”.用人单位认为大部分毕业生不具备自己所要求的素质,所以,选择毕业生时非常慎重.

教育投资回报预期层面――毕业生很难接受用人单位提供的起薪标准.1999年实行缴费上学以来,大学生自己分担一部分教育成本.以前精英教育期间,一人考上大学,全家受益;现在,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考上大学,拖垮一家人,所以在毕业就业时他们不得不考虑教育的成本与收益.

从表2中可以看出,学生每年的直接总支出即直接成本为65440元.如果他高中毕业不上大学立即参加工作,每个月起码1000元(按照广州市目前标准),四年下来工资为48000元,这部分收入可以认为是他上大学放弃的成本――机会成本.总成本应该算上直接支出与机会成本,这样四年总成本近11万元.有些专业学费更高,艺术类高至10000元每年.上学成本的增加,必然会使毕业生考虑自己的起薪工资.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工资比高中毕业生工资高得不多的话,那他很难回收上大学时付出的大学成本,这就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一个毕业生起薪工资为1500元(见表3),比高中毕业生每月多500元,起码需要18年才够补偿四年上大学的总成本――11万元.

据调查与访谈,毕业生在毕业时没有去就业,并不是这些毕业生都不能就业,很多学生认为用人单位提供的待遇实在是难以接受,自己上大学花费了那么大成本,如果每月才1500元工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成本.对教育的投资回报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的择业行为.而有些家庭条件好的毕业生宁愿选择不就业或慢慢地观望,这样即出现了所谓的自愿性失业现象.②

就业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层面――毕业生不愿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一方面地域的分割,存在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另一方面,同样在城市也存在城市现代产业部门与城市传统产业部门,大中型企业与民营小型企业.主要劳动力市场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城市现代部门,大中型企业及现代企业,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包括城市传统部门、农业部门和小型民营企业.

一是我国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次要劳动力市场.起薪工资低不要紧,如果能去主要劳动力市场,发展前景好,那是毕业生求之不得的事.但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裁员分流”,政府部门“减政增效”,考公务员“僧多粥少”.所谓的正式编制越来越少,造成了毕业生去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少.需求的岗位主要集中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就业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二是大学生不愿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大学生由于受传统精英教育就业观的影响,认为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转变了身份,大学毕业就应该体面地工作,应该做干部、搞管理、拿高薪,很多毕业生都不愿到次要劳动力市场.

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有些毕业生由于知识能力欠缺得不到用人单位青睐而无所适从;有些毕业生即使拿到用人单位的接收函,又担心起薪低或不体面而茫然四顾.当然,还有对自身职业规划模糊不清、自我认识不足方面带来的困惑,甚至还有在就业过程中受欺骗或误入等个案.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探讨

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时怎么发表展的当代大学生.政府应该两条腿走路,既要力促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也要增加财政投入,用于改善教学设施提升师资素质,以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在招生计划中,一定要针对市场,做好调查研究,避免大势扩招低成本专业的功利化行为;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充分吸收社会和用人单位多方面的意见,学校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在力市场上具有非常好的竞争力,才能具有并把握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使得教育与就业之间趋于协调;学校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避免与其它高校“同质化”现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越是有特色的产品,越能让市场青睐.

大学生就业难的辩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难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打破制度分割,淡化“正式编制”,加大人才流动力度.我国的市场二元、城乡二元、经济二元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劳动力流动.我们要在毕业生落户政策上力求新的突破,特别是针对没有找到正规单位即没有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这批人的政策给予一定的倾斜,缩小与“正式编制”的差距.其次,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化运作,在社会保障、住房改革、收入分配上缩小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差距.第三,加大人才流动的力度,变单向流动为多向流动,次要劳动力市场可以到主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也有可能被市场淘汰到次要劳动力市场.

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及就业怎么写作工作.首先,要以学生为本,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工作,努力帮助他们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告诉他们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回报也是长期的.其次,要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怎么写作,使之贯穿人才培养、就业的全过程.以各年级各个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应有计划地确定指导的重点和形式.再次,要加强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培养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与怎么写作队伍,促进就业怎么写作向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发展.③(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注释

①路万忠:“我国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与起薪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②潘发勤:“人力资本理论与高等教育发展”,《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③蔡芝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