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动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点赞:32397 浏览:1468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我国开始强调要重视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三十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植和民办教育家的努力之下,我国的民办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作为朝阳产业的动漫设计类专业,更是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模式.动画专业教学质量改革的根本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本文以D校教师队伍改革实践为个案,探讨民办高校动画专业教学质量改革的问题与策略,以期为当下高校教学质量改革提供思路借鉴.

【关 键 词 】民办高校 动画专业 双师型教师 教学质量改革 个案研究

1986年7月2日至6日,第一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报告强调“四化建设的成败,关键是人才问题,而解决人才问题的基础在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这四个方面都重要,是缺一不可的.”我国高校开设动画专业起步较晚、人才匮乏、制度限制、资源欠丰,要追赶美日韩动画专业发展水平,就要在实践中摸索创新性改革路径,其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尤为关键.

动画专业从2000年开始招生以来,经过了一个“双师型”教师“青黄不接”时期.以D校动漫分院的动画专业为例,教师队伍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外请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3%,比例相对过大,反应出动画专业教学人才需求和供给相对失衡;第二,自有教师当中,有34人无职称,职称评聘存在很大隐患,不利于教师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和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化;第三,自有教师和外聘教师全体的学历52%为本科,虽通过调整用人标准,使自有教师中近50%的人员为硕士学历,提升总体理论水平、加强科研力量,但自有教师中无学位的教师占8名,外请教师大多学历在本科层次,意味着能够担任实践课教学的或了解动漫产业市场实际需求的应用型教师学历存在软肋;第四,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第五,28%的师资来自本校优秀学生留校任教,70%的主体师资来源都是外校.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亲缘繁殖的弊端,但也反应出动画专业师资的相对匮乏,对人才引进、技术革新、理念创新形成一定阻碍.

基于以上分析,认识到动画专业这种新兴的、前瞻性的、发展中的朝阳专业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社会认可度、形成良性循环,改良和变革的起点是抓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D校在“双师型”队伍建设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效经验.

一、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评审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要想切实的推行,前提条件在于政策的规定和扶持.一方面是来自政府部门的政策.政策分两方面,一是要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作出明确的标准和考核制度.确立权威的评审机构.既能提升从教教师的资格标准,又能为民办学校提供一个聘任教师的明确的、可信的依据;二是政府部门对于“双师型”教师从职称评定、待遇规格等方面要给予激励政策,由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明确的条文,使得教师放下思想包袱,看得到自己未来发展的前途.例如,2011年,吉林省政府批复关于同意D校参照执行省属高校“评聘结合”改革政策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申请,授予D校职称自主评审权,有力地帮助D校突破民办高校职称评定带来的阻碍,为特色专业教师评职进称合理地拓宽道路,客观上缓和了教学科研与产业需求的矛盾冲突,稳定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的政策扶植来自于学校.学校应根据政府的规定和要求,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细则.鼓励教师为成为“双师型”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D校2013年推行的校内职称评聘制度就通过调整评聘条件,拓展可作为标准的项目,同等分量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的合理置换等具体举措,鼓励教职工科研,鼓励参与省级、校级专业比赛,鼓励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训练项目等,实现切合学校实际的、平衡实践型人才和理论型人才的评聘标准.其中还有关于“评审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破格条件”的规定,如“直接解决生产建设中重大技术问题,并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博士学位”、“获省级优秀教师”等,按照《高教强省》意见提出了“加快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到2020年,本科高校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60%以上,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80%以上”的目标,这些破格办法无疑为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提供了巨大驱动力.

民办高校动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依托“学―研―产”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双能力”

“双师型”教师一方面要通过教师自身的行为导向学习来实现,另一方面要通过系统化的培训来实现.如果说“双证”的取得主要依靠教师自身的学习和规划,那么“双能力”的培训工作主要应该由校方通过制定系统的培训方案,推行阶段性的教师培训来实现.尤其是双能力中目前较为薄弱的实践能力,需要学校通过“学校-基地”培训模式、“学-研-产”一体化模式、“送、带、下、聘”综合运用模式来逐步提升.

D校的“学-研-产”一体化模式的定位是以“学”为主导,以“研”为支撑,以“产”为导向,形成教学――科研――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科研在教学与产业之间扮演支点角色,桥接教学与产业意味着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的不断吻合,这种模式最直接的效应就是目前国内的动漫产业公司对于D校输送的人才反馈为来之能用,用之高效.这也是动画专业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定位的现实之处.

D校的“学-研-产”一体化模式还得益于吉林省《高教强省》政策的有力支持,意见指出“深化产学研结合,增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扩大省级大学科技园区,提高建设水平.推进D校‘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支持高校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有效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这不仅肯定了D校“学-研-产”一体化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性,且进一步指出科研在整个模式中的枢纽作用,既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支点,也是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力的关键.

三、以“工作室”模式带动教师实践能力成长

动画专业是市场指向型专业,D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也是核心指向实践应用,重视实践能力.如果高学历、高理论水平的教师普遍缺乏实战经验和实践操作的指导力,这从短期来看似乎并不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但是从长远来看,是个致命的弱点.优质的理实一体化教师的缺乏,客观上会影响产品研发环节的综合实力,影响产业公司对人才质量的满意度,由此就会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为了避免学校进入这样的式循环,D校推行鼓励教师成立“工作室”模式,该模式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工作室”、以教师为核心的“科研工作室”和以师生合作为核心的“创作工作室”.带学生构思、设计、制作动画短片,并每年举办作品展演,搭建思想碰撞和技术交流的平台,奖励取得优秀成果的“工作室”,并且把优秀作品投入市场,经受市场评定与检验. 四、“以奖代补”政策激发教师自主发展志趣

《高教强省》意见中强调“对民办高校实行以奖代补.民办高校可通过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提高教师退休待遇.政府给予适当补贴.民办高校教职工在科研项目资助、业务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享有与公办高校教职工同等权利.”这一方面为民办高校如何切实可行增强教师队伍稳定性、归属感提供了现实对策;另一方面给民办高校以扶持,增强民办高校的办学底气、改革信心、创新动力.

就助力教师自主发展的实践而言,D校为教师提供了国际培训渠道(公费去韩国产业公司进行进修学习)、搭建国内交流平台(包括输送符合条件的教师去国内动漫产业公司见习提升、为来源于产业的实践型人才提供学历教育机会)、为在国际、国家级、省级取得重要奖励和教学科研成果的教师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荣誉、薪酬、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特殊权利.使教师自主发展的动力和学校整体发展的驱力形成合力,使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学校的战略发展计划协调统一.提升教师主人翁意识,催生教师从“做事”向“做事业”的意识转变.

D校通过制度、模式、政策的多重创新改革,为动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队伍来源、结构、稳定性等当面存在的问题.但仍需要呼吁,民办高校在我国的生存始终处于劣势,这一边缘群体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更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肯定与信任,民办高校只有在一个开放的、先进的、自由的大环境中才能不囿于体制的规束,激发出自身巨大的潜能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