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幸福感综述

点赞:12440 浏览:552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承担着对社会和学生的重要责任.他们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可以说教师是学生幸福人生的引导者,教师的幸福应该被关注和研究,其幸福是实现教育目的和教育本质的必然需要.只有教师“幸福地教”,学生才会“幸福地学”.

关 键 词:幸福感;教师职业

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17-02

幸福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的永恒追求,我们经常谈论幸福,时刻都在追求幸福.檀传宝说过:“教师的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属.”教师的幸福是实现教育目的和教育本质的必然需要,没有教师幸福的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

一、研究背景

(一)哲学视野中的幸福观

关于幸福感,从古至今,众说纷纭,早期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孔子的“仁”、孟子的“仁”“义”结合、荀子的“礼”都主张道德修养等于幸福生活,认为行为有德就得到幸福,强调理性对幸福的作用;道家老子的“无为”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佛家则主张消除“爱”和“痴”,才能达到幸福的彼岸.

西方哲学主是由理性主义、感性主义和基督教神学三大部分组成.理性主义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主张道德的作用,贬低感性与情感的作用,理性行为的结果是幸福的,幸福要依赖德性(德性论),其调解着人们追求幸福的行为;感性主义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霍布斯等,主张感觉体验是幸福的直接来源,快乐既幸福(快乐论),一种是肉体的快乐,一种精神幸福的价值高于自然满足的价值;基督教神学的幸福观主张人的精神境界不是对财富、名誉、权利和肉欲的获取和享受中达到,而是在宗教德行中对上帝的热爱和追求中达到.


(二)经济学视野中的幸福研究

到18世纪末,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问题逐渐进入经济学的视野.主要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对幸福进行研究.幸福的定性研究,主要是论证人类幸福与收入的关系.如密斯《国富论》、青木昌彦“国民生活快乐指数”.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国民收入进入了持续增长的的历史时期,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收入水平与幸福水平成正比;幸福的定量研究则是从不同角度提出快乐测量理论和模式.例如澳大利亚迪金大学Cummin等人编制的幸福指数量表,此表包括个人幸福指数量表(personalwell-beingindex)PWI和国家幸福指数量表(nationalwell-beingindex)NWI两个组成部分.包括个体对生活水平、个人成就、健康状况、人际关系、安全状况、未来保障、社会参与七个方面的评价.

教师职业幸福感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学教师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研究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界则出现对幸福的研究,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到现在只有50多年的历史,心理学领域主要侧重对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测量方面,对幸福的研究多为实证性研究.

国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学研究已经经历了描述性研究、理论构建研究和理论深化研究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研究以描述性为主,主要测量不同群体的幸福感状况,此阶段,在信度和效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个阶段是理论构建阶段,研究重点转向了发展幸福感的理论与解释模型,主要集中在研究幸福心理机制方面与研究幸福感的理论模型,如认知理论、目标模式;当前,西方的主观幸福感(SWB)正处在第三阶段,其研究重点放在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上,对幸福感的研究已进入了测量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如:Mpbel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Diener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表》等.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有关学者逐渐关注幸福心理的有关问题.其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幸福感的角度去研究社会问题.如邢占军编制的《中国城市居观幸福感量表》、刘仁刚、龚耀先探讨了老年人幸福感与应激水平的相关性等等,都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凡响和激励讨论.

二、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教育学领域对幸福问题的关注只是近年来的事,下面主要从教育学领域对教师职业幸福感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梳理:

有关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贾会彦(2006)的硕士论文《论教育学视野中的教师职业幸福感》;陶善梅(2010)的硕士论文《幸福论视域下教师的职业境界》;贺晓龙(2011)的硕士论文《当前社会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有关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束从敏(2003)的《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方红(2006)的《浅析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蔡军(2009)的《从缺失到回归:生命关怀下的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诸建红(2012)的其硕士论文《上饶市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有关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陈云英等人(1994)运用自编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北京、天津、大连、青岛四省市的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了测量;张忠山(2000)对上海市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已测量其主观幸福感;肖杰(2004)的《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査与思考》;曹建强(2005)对酒泉市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进行调査研究;王传金(2008)在《教师职业福研究——以C市的小学教师为例》;蒋莉(2010)的《康定县小学教师幸福感调査研究》;李佳(2012)的硕士论文《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天津师范大学》.有关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谢鞍(2006)的《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曾瑜(2007)的硕士论文《成都市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陈梅英的硕士论文《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李文静(2012)的硕士论文《河南省中学地理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有关高校教师和少数民族教师的研究:马秀敏(2010)的硕士论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査研究》;雷茜(2013)《做幸福的音乐教师——桂林市城乡结合部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浅论》等.

由以上研究可以发现,研究往往泛谈教师的幸福,更多的是从教师职业本身出发,而忽视教师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其次研究缺乏层次和类的区分,如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主要集中在小学以及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而相对的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不多;对具体学科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不全面,主要是集中在如语文、政治、英语等,对音乐等学科很少有研究.但是相对的也有对少数民族教师及高校教师的研究.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教师总体幸福感水平偏低.从已有研究的发表时间来看,在国内研究教师幸福问题的历史并不长久,研究的出发点主要是从教师职业道德和规范上研究和关注教师的幸福问题,并没有从实质上关注教师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往往泛谈教师的幸福.但是可喜的是在近几年教师幸福感的问题得到了学界的广泛研究和关注.以往的研究出发点更多的是从教师这个职业出发,现在我们的研究趋势是倾向于研究和关注教师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以满足教师的个体需要,这是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大进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