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高师生物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

点赞:32397 浏览:14686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重视和加强高师生物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是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等对如何提高高师生物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素质进行了探讨.

关 键 词:高师教育教育科研素质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202-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创新能力和方法成为引领教育与时俱进的灵魂,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的教育科研意识并不是很强,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因而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了“科研兴教”的却不多.因此,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使他们获得专业化教师所必须拥有的“扩展的专业特性”,即有能力通过较系统地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别的教师和通过在课堂研究中对有关理论的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已成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当务之急.

培养高师生物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科研素质是培养21世纪合格生物教师的社会呼唤,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不少高师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还很淡薄,教育科研能力不高.因此,在大众化教育发展背景下合并升格成立的地方高师重视并加强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是保持特色办学的必然选择.为此,本文从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探讨提高高师生物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途径.

关于提高高师生物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科研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转变高师学生观念,树立和增强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自觉性

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为改进教育,世界各国均认识到教育科研素质对教师的重要性.高师师范生是人民教师的后备军,他们的教育科研意识淡薄,必将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导致他们无法适应教育现代化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高师师范生对教育科研存在许多误区,认为搞教育科研是高校教师和教育研究机构的事,师范院校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好专业知识,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准备.也有人认为,教育科研深奥莫测,只有那些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才能出成果.另外,近几年来,高师学校虽然将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但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教育类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师授课模式单一,导致学生对教育类课程提不起兴趣,听课也觉得枯燥乏味,考前借抄笔记、背笔记,应付此类考试.因此,学生只是被动地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根本谈不上研究意识、钻研能力的提高.

因此,要转变观念应要求师范生必须认识到,从事教育科研是必要和必行的.要让他们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也能从事教育科研.高师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让学生充分了解教育科研素质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为了不断提高自己教育科研素质的愿望下学好教育类课程.同时,教师授课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教育类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从兴趣出发,逐步树立和增强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自觉性.

2改革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模式,丰富科研知识

目前我国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以及教育实践占教育类课程的比例过小,科学性欠缺,这是造成学生教育科研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师范类高校要为学生构筑完善的教育类课程体系,尤其是要重视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的设置与学习.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传授普遍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模式化教学方法,学生只能接受知识而没有发现知识的余地,教师的讲授也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而不是将所传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采用探究式、研究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把书本上现成的知识转化为每个学生自己的知识,教师应创设引导发现活动背景、提出切合学科学习的有价值的研究主题,让学生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再创造再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突出学生自己如何探究知识、研究问题,收集资料撰写结论,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获得,逐步培养学生教育科研的多元思维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教育科研素质.

3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使学生从事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实际的操作与运用,在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就要从实践入手,在实践中培他们的教育科学素质.目前,高师教师普遍有一定量的教研课题或科研课题,学校应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科研环境中受到熏陶,并给学生以系统的研究方法指导.或是组织有经验、对教学科研有兴趣的教师建立学生科研指导小组,由学校提供科研经费,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或实验,并撰写教育科研论文,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思考,去发现.科研小组再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由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交流,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推动教学科研的发展,并且使学生在从事教师工作之前就受到教育科研的相关训练,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


4优化科研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环境对人的成长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创造有利于学生科研素质提高的环境甚为重要.首先,要努力形成一种对从事教育科研活动进行表彰奖励的浓厚氛围,组织或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介绍有关学科、专业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方法,以及不同学派对有关问题的分歧和争论焦点、目前尚待研究的问题.通过学生各种学术活动,提高学生对科研活动的兴趣.营造高师院校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开拓学生视野和科研思路.其次,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可让学生利用检测期开展对社会、中学教育情况的调查活动.或定期进行校、系、教育科研论文的评比活动,对优秀论文进行奖励,并提供发表论文的机会,引发学生参加教育科研活动的荣誉感.最后,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的教学科研素质纳入专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中,对学生形成新的价值导向.

总之,要培养更多符合基础教育教学需求的卓越师资,高师院校必须高度重视生物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从教育科研意识、教育科研知识、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探讨提高高师学生教科研素质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