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土木学科大类招生的

点赞:7785 浏览:312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校实行大类招生已渐成趋势,本文从大类招生的利弊出发,讨论本学院执行大类招生的可行性及相关问题,为学院进一步做好大类招生工作提供指导.

关 键 词大类招生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ConsiderationofWaterConservancyCivilDisciplineEnrollment

WEIWei,LUJing

(CollegeofWaterConservancyandCivilEngineering,

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42)

AbstractEnrollment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sbeethetrend,thisarticlefromtheprosEnrollmentstartingtodiscusstheimplementationoftheCollegeEnrollmentfeasibilityandrelatedissues,provideguidanceforcollegeenrollmentfurtherworktodo.

Keywordsenrollment,waterconservancyandelectricalengineering,CivilEngineering

1大类招生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我国高等教育严格意义上讲实际上是专业教育.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都按照同一种培养方案、学计划、同一种学习要求培养成为具有同样或大致一样的知识结构的人才,具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旧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基础计划经济逐渐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代,社会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而且要具备厚基础、宽口径知识基础,具备终身学习、扩展知识领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率先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开始了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的改革及探索.

目前,按大类招生主要有三种模式:①(1)学科招生形式:这是现在很多高校都普遍采用的招生模式,即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2)招生形式方式:以“基地班”等形式招生,如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清华大学的“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等都是以实验班的形式进行大类招生,海大学水利类(基地强化班)、北京科技大学的“理科试验班”、浙江大学的“工科试验班”都是以这种形式进行大类招生.(3)通识教育方式:新生入校统一进入一个学院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待大二再分专业.通识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专业限制,不分文理先学习基础课,所有课程重新安排和改造,课程体系进行全面变革等.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宁波大学都是对新生进行通识教育.

截至2006年,全国“211工程”院校“按类招生”实施现状显示,104所“211工程”院校(除军事系统3所)中有56所高校不同程度实施了“按类招生”,比例已达到了53.8%.截至2011年,我国已有100多所“211工程”院校,已有近一半多的高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可见大类招生渐成趋势.

2大类招生利弊的讨论

大类招生首先的直接受益者为学生.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规定,目前高校招生专业具有多样性和宽泛性的特点,导致很多学生在选择就读专业时难以完全清楚了解各个专业的职业内涵,使得在具体抉择专业方向时带有较大的随意性.②然而,按类招生更加人性化,更加尊重学生的志向,重新做更灵活地选择,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建立学生合理知识结构、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④

对于大学本身而言,大类招生会彰显高校较强的综合实力,因此实施大类招生有助于学校吸引优质生源,⑤“大类招生”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大类招生”有利于按需培养人才,有利于高校内部的资源整合,提高办学效益,大类招生有利于提高生源质量.⑥

大类招生让学生更换专业变得相对容易的同时,这会导致一些问题:(1)专业选择“一边倒”现象严重,(2)部分学生专业认同感不高,(3)部分学生对新班级的集体活动参与度不高.⑦同时加剧学科间发展的不平衡.⑧

同时,高校大类招生在大张旗鼓的实施过程中,也要进行相应改革.大类招生意味着学校教学计划的全方位改革,学校教学计划会容纳更多相近专业甚至有差异专业的基础课程,这要求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全面衡量学校自身的资源配置、发展潜力和办学优势,并及时地配置相应的师资队伍和科研条件.

专业分流要组建新的宿舍、班级,会打乱原有的班级建制,增加了教学管理的难度.另外,大类招生却与当前的社会需求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就业市场中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渴求,而大类招生会使得用人单位对学生产生偏见从而影响就业率.

3我院执行水利土木大类招生的可行性分析

3.1水利土木大类招生的可行性分析及存在问题

我院目前有三个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四年制),土木工程(四年制),建筑学(五年制).建筑学学制5年与水利水电工程及土木工程的区别较大,因此没有进行水利土木大类招生可行性分析.

首先,我校的课程体系结构制定的原则以完善学分制为核心,以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为突破口,以课程结构调整优化为切入点,通过建立“专业准入标准”、“专业准出标准”和“人才培养分流机制”,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和实践教育四个部分.除了通识课程是在学校层面上组织开设的课程外,其它三部分课程则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开设.(1)通识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形势政策类课程,语言文化类课程,信息技术类课程,军事体育类课程及创业就业类课程.(2)专业教育:包括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3)拓展教育:适度压缩专业必修课程的学分,提高选修课程比例,增强教学计划弹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包括不同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全校范围内的课程.(4)实践教育:与理论课程相并列的经过整合优化的实验、实习课程.


通识教育内容是一致的,拓展教育属于专业选修课程及拓展知识课程,而实践教育是与专业教育相配套,因此,对于课程设置的可行性分析,本文只对专业教育课程进行比较.

经过比较,水利水电工程与土木工程一致的课程有: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测量学,工程力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水力学),工程地质.

相似的课程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基础工程,钢结构原理等,这些课程内容基础原理是一致,只是在实际应用时分别对不同的专业采用的专业技术规范不同.

在专业教育课程中,有2/3的课程相同或相近,这为执行大类招生奠定了课程平台.目前,部分水利类高校采取方式是:所有学生前两年不分专业,按大类培养,到第三或者第四年根据学生志愿和市场需求分为不同专业,开设相应专业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专业基础获得了拓展,就业选择也更加广泛.

从师资力量来看,学院目前有水利水电系、土木工程系及建筑系,具有水利水电专业、土木工程专业、路桥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及建筑学等专业的专职教师,完全可满足授课需求.

因此,从课程及师资硬件看,我院的水利土木专业执行大类招生是可行的.

3.2存在问题及思考

然而,大类招生除了在招生方式发生了变化,也会在整个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中发生变化.我校执行大类招生后,要求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及土木工程学生毕业时应取得总学分为160,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5学分占28.1%,专业教育课程50学分占31.2%,专业拓展教育课程7学分占4.3%,个性拓展教育课程10学分占6.3%,实践教育48学分占30.1%.与过去教学计划相比,实际上压缩了专业必修课程学分,把它转化为拓展教育课程.

大类招生提倡“宽口径,厚基础”,我们不禁会问这个“口径”的范围是什么,以及“基础”又是什么,是基础知识还是专业基础?四个课程模块的比例如何设置才能满足要求?这些都与教学理念有关,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的大学要培养什么样人才?如果只以通识教育为主,专业为辅,那么毕业生能做什么?用人单位会接受这样的毕业生吗?如果强调通识教育,那么我们学生将没有一技之长,如果强调专业教育,那么我们的学生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又没有区别.为了实现宽口径,大力削减专业知识课程,这显然违背了“厚基础”的要求,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要全面,而且应该有学科专业指导,不可一概而论.

另外,大类招生还应从就业及毕业生的社会需求方面进行分析.目前,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对于水利类专业实施“按类招生”的高校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国内具有土木及水利专业的著名大学很多,这些著名大学的学生在就业方面比地方高校具有较强的优势.大类招生会导致用人单位完全以“校名”招聘员工的现象加剧,目前很多用人单位的岗位仍然对“土木”及“水利”有区分,若按大类招生也会使得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出现误解及偏见.

水利土木学科大类招生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通识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综上所述,大类招生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学校专业的设置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只有被社会认可接受,才得以存在及发展.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计划,不能只以政策为导向,而应该结合市场导向,否则既达不到“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人才的质量又会下降,从短期来看,会引起用人单位对本校专业的偏见,从长期来看也会影响学校发展.为此,在学科教学理念及培养模式上,学校应与用人单位定期进行交流,了解人才需求的状况,大类招生执行的效果才会理想.

4结论与建议

大类招生除了在招生方式发生了变化,也会在整个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中发生变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对大类招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特别是地方高校,应实事求是地考虑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社会需求等因素,而不能盲目赶潮流.

注释

①大类招生:http://baike.so./doc/6686491.

②丁佩芬,王玲.浅析高职院校实行大类招生的优势、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基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大类招生调研.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64-68.

③吕慈仙.高等学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现状分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1):65-68.

④冯开甫,王怡尧.大类招生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理论,2011.8:239-240.

⑤李斌,罗赣虹.高校大类招生:精英教育的一种推进模式.大学教育科学,2012.135(5):11-16.

⑥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09.1:88-89.

⑦张世敏,蔡扬,王捧军,戎来.大类招生背景下专业分流问题研究――以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为例.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13(1):112-115.

⑧孙莉,徐才千.浅谈合理推进专业分流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教育教学论坛,2012.11: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