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成果巡礼(四)

点赞:20274 浏览:784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基于培养服装产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特色实训基地建设

项目名称:基于培养服装产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特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主要完成人:潘力、于佐君、陈晓玫、穆芸、王翮、王军、郑辉、付磊、肖剑

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基础上,大连工业大学以在高校、政府、行业、社会、企业之间创造性的搭建一个特色实践教学平台为目标,通过多学科集合交互支持,开创了以工作室集群形式构建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打破了现有高校实践教学瓶颈,实现了实训基地的可控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发展,保证了实践教学计划的完整实施.在创意产业孵化基地的建立、发展、科研与产业结合方面形成了有效的突破,顺应了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大政方针,与多方企业横向联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该项目成果以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为主体,目前已经建成校内特色实验室、个人工作室、校外的创意产业孵化基地、校企联合基地,形成了多阶梯的生态实践教学模式,在特色实训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设计产品转化和科学研究的功能,满足了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实现了高等教育与产业的有效对接.

该项目从专业特色和产业需求出发,由学校、企业和政府共同搭建工作室集群式专业实践基地,对学生实行目标化培养,既实现了学生联系企业、认识社会的桥梁和窗口作用,又保障了实践教学的相对稳定;通过改进教学模式,鼓励多专业之间进行交叉,拓展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广度和深度;打造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工作室,将学生的课堂教育延伸到了课堂之外;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进行实战演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团队工作精神等从品牌策划、服装设计、采料、生产组织、饰品搭配、整体形象设计、时装摄影、陈列设计、展示推广,到连锁店的管理多环节入手,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工作,将产品直接导入市场.

同时将实践平台建设与发展创意产业相结合,以多学科共建拓宽创意产业孵化基地与社会对接的广度与深度,以工作室集群形式构建创意产业孵化基地.依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指导学生开展纵横向课题研究、设计研发产品和申请专利,不断发挥创意产业孵化器的作用.通过创新专业平台式实践基地建设,实现了校内实践基地、企业内部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上的联动,保证了实践教学的稳定性和贯穿性以及实践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通过引进数字化流程化教学理念、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模拟演练虚拟企业运营环境等方面的实践创新,该项目不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以企业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以所学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产品直接与中小企业对接,以市场来衡量教育成果,在推广应用阶段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先后有几十所国内外院校来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参观交流和借鉴学习,数家媒体对其项目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报道;该院多次获得育人奖,并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其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设计艺术学被评为省重点学科,目前已经成为“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国际化服装教学与科研中心和服装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同时,项目以实践基地为平台,成功申请省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教改立项1项,国家重点立项2项,发表论文14篇,主办国际论坛3次,参与国际论坛1次,承办社会项目10余项,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外获奖50余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艺工结合、创新致用的纺织品设计系列课程建设和实践

项目名称:“艺工结合、创新致用”的纺织品设计系列课程建设和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周赳、金子敏、祝成炎、王雪琴、张红霞、鲁佳亮、张爱丹、苏淼、王小丁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其中纺织品设计方向自1979年起就在全国率先实行“工、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纺织品设计系列课程建设和实践是实施纺织工程专业(纺织品设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核心内容.经过研究和实践,项目确立了“艺工结合、创新致用”的课改指导思想;规划并构建起合理的课程体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丰富的课程共享资源;紧密联系浙江省优势纺织产业集群,进行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实验实践基地建设,使人才培养与纺织产业发展需求接轨.

该项目根据现代纺织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制定了纺织工程专业纺织品设计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并针对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纺织品创新设计人才,提出以“艺工结合、创新致用”的思想来指导纺织品设计系列专业课程规划设置、课程内容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培养学生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既掌握纺织工程技术知识又具有纺织艺术设计能力,在纺织品创新设计方面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联系实际的创新设计能力.

进而在“艺工结合、创新致用”思想指导下,构建起以纺织品设计学、纺织品CAD、素织物设计和花织物设计等4门主干课程为主的纺织品设计系列专业课程,4门主干课程资源全部上网,并作为核心模块与通识教育模块、纺织工程技术模块、纺织艺术设计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等4个支撑模块构成整个课程结构;形成“1+1+2”的国家级、省级、校级3级精品课程体系,培育其中2门为全英文授课,2门为精品网络课程;建立起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平台和立体化课程资源,通过教学资源网络共享,既满足学生超越教室的学习,又能怎么写作于地方纺织企业.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并实践“积极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倡课堂QA环节、以问题/任务驱动、团队合作、超越课堂的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参与专业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起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团队由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由4名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教学团队被评为浙江省省级教学团队;建立了科研促进教学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和科学研究,成果显著,怎么写作社会获得优益的社会声誉.此外,浙江理工大学建立了浙江省财政“数码纺织品设计实验室”,支持地方专项资金资助的“纺织工程创新实践基地”“纺织工程实验室”;紧密联系区域纺织产业集群,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了5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聘请企业教师,引入校企联合授课机制,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该项目在推广应用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纺织工程专业(纺织品设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获得教育部批准,并已开始成功试点;基于网络的立体化课程资源和教学平台,紧密联系浙江纺织行业,将企业现实的专业问题引入到学生的课堂讨论和课堂作业中来,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主动;良好的科研氛围,不仅促进了纺织品设计专业课程建设,更拓宽了学生直接参与科研和学术活动的渠道.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共出版教材5本,其中2本部委级以上规划教材,1本专著为纺织高等教育教材和浙江省重点教材,1本为全英文专著教材,另主编4本新教材已列入“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建设计划;主持各类相关项目4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8项,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在国内外一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8篇,获得专利22项,发明专利授权8项.

纺织品设计方向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成效显著,其中,“挑战杯”大学生科技计划获省级二等奖2项;“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获国家银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越隆杯”中国纺织品设计大赛获一、二、三等奖10多项;学生主持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3项,其他项目5项;学生参与论文发表19篇,参与的专利授权56项,在创新实践中获得优异成绩.

多元联动复合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名称:多元联动复合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邹奉元、王利君、丁笑君、张颖、王敏、吕、邵一兵

该项目一改过去立足传统制造业的服装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为驱动,通过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创意设计与产品设计相结合、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实现了培养能适应产业全球化、了解最新科技、把握国际趋势、具备创业素质的高层次人才,即创新、创意、创业复合型服装人才的最终目标;解决了教学内容与文化创意、先进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脱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国际化程度不够,学生知识能力单一、视野狭窄等现实问题.

为了培育服装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意能力、创业素质,实现服装人才的多元发展,该项目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在掌握服装基本工艺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实践、创意设计、工程技术、产品设计、创新创业五大模块的教学训练,并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构建立体化、网络化的教学平台.

(1)专业课程建设

项目注重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的优化匹配,构建了系统性、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完善了教学内容.

通过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对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的比例进行了合理分配,在学科交叉的同时体现了服装专业优势;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FIT)合作办学,系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每年聘请FIT专家教授服装专业课程,选派教师赴FIT进修;核心课程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建立学习资源库,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设置了模拟企业的专业课程,构建以实验室为基础的虚拟服装企业;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技术、管理、商贸等流程的模拟操作;通过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地将科研成果引进教学,更新、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教学资源建设

把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设作为系统工程,建设了精品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使二者能够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作用.通过教学团队式、多校合作式和校企联动式,优化教材编写,加强了教材建设和辐射.

(3)实验实践教学

项目构建了具有学科特点及系统性、多层次、模块化、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共开出3个层次各有侧重的实验项目269个.实施“3+1”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即3年在校集中学习,1年企业深入实践,配备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协同指导.紧扣现代服装产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依托浙江支柱产业,“政、产、学、研、用”多元联动,协调创新,通过建设优质实习基地、加强产学研项目合作、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及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召开专题讲座或参与教学等手段,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经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建立了一整套新的创意、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体系,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具体如下.

(1)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模块课程体系,建成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教师公开出版包括国家及部委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在内的共36本,并编写了18本教学讲义;开展了教改项目126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项,发表教改论文27篇.

(2)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业内普遍认可和好评,专业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学生频频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以及各类服装设计大赛中获奖;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凸现,一次就业率接近100%,许多毕业生成为企业家和设计师,创立了上百个服装品牌,近60%~70%的杭派女装品牌由该校毕业生创办或担任首席设计师.

(3)借力于浙江省和长三角的产业背景,与企业联合建立了11个研发中心,为省内和长三角的服装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建立的浙江省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怎么写作平台、杭州丝绸及其制品科技创新怎么写作平台,为全省服装企业提供了新产品研发、品牌建设、设备共享、技能实训等怎么写作,提高了企业效益,成果显著.纺织高校研究生培养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项目名称:纺织高校研究生培养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沈满洪、喻擎苍、李茂松、施鹏、叶秉良、顾越桦、潜睿睿

浙江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自主自觉发挥纺织高校多学科协同创新、跨学院交叉培养优势的同时,围绕研究生培养中的学校、导师、研究生三大主体,针对研究生培养中可能存在的培养过程监督不力、责任主体缺位、学术失范等三大问题,紧紧围绕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本质,通过教育引导法、监督制衡法和制度创新法,探索构建了以培养督导为关键、导师指导监督为核心、学风教育监控为基础的“333”型研究生培养监管体系,全面提升了在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体解决方法如下.

(1)教育引导法

以导师为主导、研究生为主体,导师为培养监督第一责任人,构建新型导学关系,充分发挥导师监督教育作用.督导工作“督”和“导”结合,注重与学校、学院、师生的沟通和引导.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引导研究生确立良好的科学道德意识;评选优良学风团队、学术之星,设立“师德师风奖”,树立和宣传典型,加强正面引导.

(2)监督制衡法

建立导师和学生、督导和师生、学校和督导、学校及师生之间激励相容机制,实现有效互动.形成导师和研究生相互制约机制,导师和研究生实行双向选择,允许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转导师,执行导师资格认证和退出制度.督导组直接参加关键培养环节,开展学科质量评价和培养质量分析.学校重视督导成果的应用,实行学位论文盲审和学术不端检测.

(3)制度创新法

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共制写作度30项,如导师遴选制、导师资助制、学位论文盲审制、对学术不端行为人实施评奖评优和学位授予一票否决制等,形成了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注重研究生培养监管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的有机结合,消除制度摩擦,提高培养质量.

项目最终构建了以质量监控为主线的校院两级研究生培养督导体系,将学术督导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各主要环节;以学术创新为导向的导师(组)指导监督体系,实行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导师(组)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导师在学术指导与质量监督中的核心作用;以学术规范为核心的学风教育监控体系,将学术规范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强化研究生的学术自律,实现了研究生培养监管体系的学术导向性、立体互动性、匹配相容性等3方面的创新.

(1)根据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本质,在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各层次设计中均坚持以学术创新为导向,以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培育为核心,建立研究生培养督导体系、导师指导监督体系和学风教育监控体系.

(2)建立了学校培养环节督导、导师培养指导监督、学生自我教育防范等3个层次以及社会育人环境营造为层次的质量监管体系,提出并实施了以培养过程督导为关键、导师指导监督为核心、学风教育监控为基础的多层次立体互动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3)形成了怎么写作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这些制度与机制相互匹配、渗透融合,形成了培养质量的监督保障合力.同时,注重发挥各微观主体及构成要素的创新积极性,实现了导师与学生、督导与师生、学校与督导、学校与师生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激励相容,形成了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本成果已在浙江理工大学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受益研究生超过5000人.学校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培养管理过程中的严格监控,建立了怎么写作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长效机制,让研究生守住了学术道德的底线,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突显了创新成果的峰值,并已辐射到省内外高校.

同时,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就业率大幅提升,平均达95%以上;毕业生直接到纺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产品研发保持较高比例;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部分已成为纺织企业与科研院所的科研骨干、高校的学术骨干.

纺织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名称:纺织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主要完成单位:湖南工程学院

主要完成人:汪建华、刘常威、江灏、周衡书、凌毅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职工整体素质不高,纺织行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较低,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纺织工业的持续发展和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通过校企合作,针对现有纺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无疑是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和解决办法.为了适应现代纺织企业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需求,湖南工程学院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针对不同层次的纺织企业,进行了量身度制的人力资源再造,为企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不断提供专业人才培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在构建为企业培养中高层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过程中,项目先后为湖南东信集团、津市市劳动就业怎么写作管理处、德永佳集团等企业和单位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认可.这种量体裁衣的培训模式,为纺织企业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学习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成果巡礼(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纺织工程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纺织工程专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湖南工程学院基于“实践育人”的理念,按照“三个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的要求,大力开拓和联合社会、行业、企业力量共同进行专业教育,构建校企合作基地群,并在此上广泛开展协同创新,共同开展专业教育,为纺织工程专业学生获得扎实的工程训练奠定了基础,培养出了适合行业经济发展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在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湖南工程学院“三个结合”的教学模式初见成效.在课内与课外结合上,课内广泛开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之相结合,课外积极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专业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基于问题研究的教学法得到广泛应用.

在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上,纺织工程专业已与湖南东信集团、湖南华升雪松有限公司、广东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建立起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将部分理论教学和大量实践教学安排在企业进行,其中实践教学主要有认识实习、项目设计、企业学习和毕业设计.每年暑检测,学校都安排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到这些企业进行带薪实习,实现了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相结合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增强.

在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上,基于纺织行业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现状,纺织工程专业“卓越计划”明确提出培养适应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创新人才的目标,并将相关内容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工程学概论、工程经济等课程,使纺织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不仅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而且还具有扎实的纺织工程专业知识.

这种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工程实际能力的训练,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明显提高,在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在进入纺织企业后,能够快速转换角色适应岗位,同时知识结构全面,视野开阔,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创新和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该项目最终形成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向互动、双主体协同、双方共赢的纺织工程专业合作培养模式,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企业人力资源再造系统并成功地运用于纺织企业,为校企合作企业进行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培训和再造,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同时,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素质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培养了一批专业知识过硬、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的纺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和建设纺织科技强国提供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