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基于“职业岗位群”构建课程体系

点赞:23264 浏览:996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依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培养效果,阐述了按照“职业岗位群”构建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典型岗位(群)、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按照专业“职业岗位群”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含素质培养体系和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关 键 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岗位群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1按照“职业岗位群”构建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制专业)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建设重点建设项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在生产、怎么写作、管理第一线从事普通机床操作与维护、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自动化生产线操作与维护等岗位或相关岗位工作,具有机械制造行业加工、装配、维护和管理技能的高素质、高技能,且面向基层专门人才.从机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主要是培养能够从事机制专业职业岗位群某一种或几种岗位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2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

课程体系构建从机制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对机制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为基础,分析机制专业主要的职业岗位(群).对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岗位核心能力进行分析,对岗位群岗位进行归类,以此为依据,构建机制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时,首先整理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再转换为行动领域,然后选择有教学价值的行动领域,按照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由易到难进行排序,进行教学转换.

3按照“职业岗位群”构建课程体系的研究

3.1岗位调研,确定工作岗位群

通过对广机海事重工有限公司、中泽重工有限公司、鑫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等50余家临海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广泛调研与分析,装备制造企业对机制专业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普通机床操作与维护、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机械产品设计与测量、CAD绘图、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操作与维护等岗位.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面向基层岗位的机器人编程与操作、机构创新等高技能人才需求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3.2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与装备制造生产企业的一线专家、生产一线技术人员进行研讨,分析归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3.3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与开设课程

分析机制专业典型工作岗位与工作任务后,进一步分析典型工作岗位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如图1所示.依据典型岗位所需职业能力,有针对性地开设金工工艺与实训、机械加工技术和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等12门课程,其中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机器人应用技术属特质学生选修课程.

3.4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与课程体系

根据典型岗位与所需职业能力、课程性质,对开设课程进行梳理分类,将12门主要课程分为金工(通用)加工类、现造类、机械设计类、CAD类、故障诊断与维修类、自动化控制类和机械创新类等7大类能力.将上述7种能力作为专业职业能力,构成机制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考虑装备制造专业群通用性,将金工(通用)加工类、现造类、机械设计类、CAD类等4大类职业能力作为专业通用能力,和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专业共享建设成果.将故障诊断与维修类、自动化控制类归纳为机制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创新职业能力作为选修课程.

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机制专业开设道德与法律、体质与发展、数理与科技和文字与语言等4大类素质能力训练课程,包含思想道德修养、高职数学与应用文写作等11门课程.职业能力训练课程体系与素质能力训练课程体系一起构建了机制专业能力训练体系框架和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课程体系紧扣行业职业能力要求,课程建设参照国家精品开放课程标准,并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生产性实训校区企业合作.专业课程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人才需求,从岗位典型任务出发,对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行梳理,融合国际和国家最新行业标准,把握行业最新发展方向和技术,以“实用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重构课程结构.

4结语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系从2009年开展了按照“职业岗位群”构建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建设成效.以此为基础,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取得国家财政支持装备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立项和学院国家骨干建设院校建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