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影响

点赞:5388 浏览:178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各方面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父母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关乎孩子一生的成长.

【关 键 词】幼儿;家庭教育;心理素质

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是遗传和环境,遗传作用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充分的体现了,环境则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断施加影响.家庭是儿童出生后首先接触的环境,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影响作用最深.0-6岁的幼儿对父母的依赖大于一生中的任何时期,

他们往往从父母处接受人生中的第一次交流、第一次经验,对其今后的人生观起着奠基的作用.因此,一个和谐的家庭,融洽的父母关系对幼儿的心理发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各方面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家庭教育中,父母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个性形成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一生,这就将父母教养行为的研究意义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加里福尼亚大学的鲍姆林德根据自己的研究,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专制型、权威型、纵容放任型和拒绝否定型.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是最为有利的.因为权威型家庭中的儿童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

以下四个方面的操作可有助于建立权威型家庭:1.多赞美.任何儿童,即便是最顽劣的孩子,身上都有其良好的一面,这就是闪光点.家长应该随时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利用它来恰当地赞美儿童,激起他们的热情,使儿童将外在的激励转化为推动自我前进的内部驱动力,拥有积极的态度,会使儿童更乐意地完成工作.2.树立合作意识.让儿童学会跟别人交换意见.家长在做事时,要多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独断专行,尤其不要忽视儿童的意见,乐于接受儿童的良好建议,刺激他们的合作精神,进而发挥团体合作的力量.3.教孩子学会移情.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来想问题,认识和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要考虑并且体谅别人的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时常让儿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他,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理才好?4.对于错误的处理技巧.孩子经常犯各种错误,家长应针对儿童的个性差异,巧妙进行处理.如果当众纠正可能会对儿童心理造成伤害的话,就应该考虑私下交流,指出所犯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找出适当的方法改正错误.此点最好于赞美相结合,称赞已经做得很好的部分,我们面对的毕竟是孩子.

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无论孩子是男是女,父母都对自己唯一的孩子倍为钟爱,因此无论在满足儿童的需要、给予儿童一定自由、多说理而少惩罚或是对儿童发展寄予的厚望上都有较为一致的取向.基本上没有父母会选择拒绝否定型的教养方式.

二、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独生子女家庭典型的教养方式是溺爱和过分保护.由于独生子女物质条件好,家庭教育抓得早,具有与非独生子女显著不同的特点,其中突出的优势是:普遍具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思想开放,主动性、自主性强,社会交往也活跃,喜欢表现自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孩子的生存环境日益优越,物质条件极大丰厚,不需要与他人分享食品与玩具.生活在爱的氛围之中,处处感受到被爱,而家长很少需要他们给予和付出.使孩子养成只懂得索取,不知道回报的不健全人格,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任性,坚韧性差、自私、不合群、胆小.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呢?


原因之一:家长的宠爱和溺爱所致.“四二一”综合症,已成为社会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四个老人和一对父母共同爱一根独苗,对孩子过分溺爱造成了孩子的任性、自私.

原因之二: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度的把握.自古以来“上学是唯一的出路”这一思想以根深蒂固在每一位家长心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促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了度,“只要学习好,别的都无所谓”,是大多数家长心里的一道误区,甚至有些家长更将这种态度挂在嘴上,传输给孩子,造成孩子错误的理解方向.

原因之三: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当今社会最普遍的现象.一些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托付给了爷爷奶奶,然而隔代教育毕竟存在着诸多方面的误区.一是老人的隔代情,容易导致对孙辈们的溺爱;二是老人教育孩子力不从心,容易滋长孩子的坏习气;三是老人与时代滞后的思想意识,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原因之四: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一些家长深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有的父母这样教育孩子“人家打你你也打他”.长期下去致使孩子形成了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实,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并不是一出生就有的,而是后天环境造成,由于家长们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所导致.“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更阐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们应该多看些科学育儿书籍,爱在心里,严在表面,抓住幼儿关键期,注重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品质教育.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他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

三、而家庭教育主要以母亲的教养为主.

在家庭中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往往大于别的家庭成员,孩子的天性更倾向于接近母亲,据调查显示,有母亲陪伴下长大的孩子,内心更趋于平静,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

因此,母亲的榜样示范尤为重要.如果父母在家里能向儿童示范亲和社会的行为,那么他们的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将在模仿中迅速提高.我国学者近年来也对母亲的教育方式进行了研究,把母亲教育方式划分为溺爱型、粗暴型、理性启发型三类.母亲受教育程度高低对其教养方式产生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高者,选择型方式的比例就高,反之,选择专制型、放任型、溺爱型方式的比例就高.而大多数母亲的教养方式多偏向于溺爱型,这可能是女性的天质所致.但是母亲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整体性的行为模式,往往是多种特征的综合体现,很难以某一种特定的类型加以概括.总之,母亲的教养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他的成功来自于自己在幼儿园时,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而善良、美好的品质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孩子的教育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在精神愉悦、富足中长大的孩子,内心会更强大、更自信、更懂得关爱他人,身体也才能更舒展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