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极柔力球文献的概述

点赞:18107 浏览:8142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文章通过阅读从太极柔力球运动创编至今的64篇文献,总结专家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太极柔力球的起源、发展、特点、作用(包括心理作用与生物健康作用)、发展现状、局限性、展望以及高校开展状况的分析,发现在太极柔力球哲学、美学、心理学、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还未全面开展,不能建构系统的太极柔力球学科.提出了以下建议,对文化进行深层次开发、现代媒体手段介入、区别对待、项目开发、学科系统建设、严密实验控制以及力学分析.

关 键 词 :太极柔力球 文化开发 分层开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90―05

1.前言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哲理,融传统(太极)运动方式与现代竞技双重特征于一体,集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竞技性、表演性、适应性和活动方式多样性于一身,易于推广和普及,具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体育项目.该项目摒弃了传统硬性击球方式,以“弧形引化过程”触接球并顺势将球迎、纳入球拍进行弧形引化为主要技术特征,积极借鉴、汲取太极拳运动的基本运动思想.太极柔力球这项运动自创编以来,在广大太极柔力球爱好者的不断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由于太极柔力球运动使得“太极”球类化,在健身性的基础上增加了趣味性,使其迅速被健身爱好者所接受.

2.太极柔力球概述

2.1 太极柔力球的起源与发展

几乎所有文献都对太极柔力球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介绍.通过整理文献可以发现所有文献对起源与发展的介绍并没有分歧之处.其中有三篇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太极柔力球的起源与发展,分别是2006年发表在《老同志之友》的《太极柔力球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由2001年、2002年李恩荆老师分别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和湖北体育科技发表的《太极柔力球的发源、发展及现状》以及《太极柔力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这两篇文章基本相同.

太极柔力球运动起源于我国民间.创编者白榕,男,1964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系,现任教于山西晋中卫校.20世纪90年代初,体育教学游戏给创编者发明太极柔力球提供了思路.创编者在查阅了大量武术书籍,特别是有关太极拳的拳理,吸取了太极拳的功力之精髓,于1991年根据太极拳“先引后发,借力打力”的原理,经过多次实验改进,正式发明了“太极娱乐球”和“球拍”两项器械,并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专利权(专利号:91225647.8、92103426.1).太极柔力球刚一面世时,因其宣传力度不够,加之打法单调,虽有其特点,但知道和练习的人很少.1992年,白榕屡次奔波于省内各大高校,终于与山西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李健康、张璐、陈民铎、薛晓媛,山西师大讲师李小斌、刑怀忠等成立了太极柔力球项目创编组,对这项运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以前理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又认真研究了武术、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项目的竞赛规则和竞技特点,极大丰富和完善了太极柔力球的理论和技战术打法,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太极柔力球拍也由以前的塑料拍框、拍面发展到铝合金、碳纤维等高档拍框,橡胶拍面,并推出了比赛型、普及型等类型球拍.

在经过太极柔力球项目创编组的艰苦努力下,1992年正式向社会推出了此项目,并最终将其定名为“太极柔力球”.自这项运动推出以来,受到了全国总工会宣传部体育处的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并具体参与指导了创编组的全面工作.几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规范了技术动作,设计了多种娱乐方式和正式竞技比赛法,完成了竞赛规则、太极柔力球教材和教学录像带的编写、制作工作.而后太极柔力球运动又通过了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指导小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共投稿体育组的评定,认为该项运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建议在大、中、小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此项运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中民族传统体育部分的选用教材使用,待条件成熟后也可逐渐列为一项学校体育比赛项目”.

2.2 太极柔力球特点

几乎所有文献都介绍了太极柔力球这一摒弃传统硬性击球方式,以“弧形引化过程”触接球并顺势将球迎、纳入球拍进行弧形引化为主要技术并融合“先引后发,借力打力”的这一特点.

从2000年以后,学者陆续提出太极柔力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适应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室内室外均可,场地要求并无大小要求,不受天气因素影响;二是不受年龄性别职业的限制.太极柔力球一经面世首先就得到了中老年人的认可,又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及健身效果现正进入学校体育系统.此外,因为太极柔力球这项运动所需要支出的成本低廉,基本其不受经济状况的制约,所以其易于被群众所接受.

2003年,薛晓媛在《太极柔力球运动健身效果调查》中指出了太极柔力球的健身特点.太极柔力球运动是类圆运动,强调运动的完整性,每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全身协调配合的结果,整套动作圆润柔和,主动肌与被动机都处于合理对称的紧张状态,全身肌肉都会得到均衡发展.自此之后,对于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健身价值研究增多,主要集中在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采用的方法以实验研究为主.笔者认为研究局限是在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时对于无关变量的控制以及对照组的设置上有待处理.

2011年袁礼锋在《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形成及其体育锻炼价值研究》中提出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四个特点,分别是注重全身的协调发展、强调发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广泛的适应性、贯穿始终的美育教育.袁礼锋首次提出了太极柔力球所带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练习者可以任意创新动作,随机综合各种动作.徐飞在《太极柔力球的缘起与发展研究》中增加了浓厚的民族特色作为太极柔力球的特点.

关于太极柔力球文献的概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太极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3 作用

石健东认为太极柔力球对大学生的作用包括生理作用、心理作用以及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王海英认为太极柔力球在高校的价值效用是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是一项美学体验的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互助协作精神,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章晓俊在《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心境的影响》中指出从事此项运动的学生对自身的身体结构、功能及外部特征的认知评价有较大的变化,在身体健康和身体肥胖自我概念在身体维度上认知变化明显.

还有相关研究认为太极柔力球是一项“反关节性”、“非自然性”和“非本能性”运动,可以促进全身协调和肌肉控制性能;可以有效改善中老年人的睡眠状况,减少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出现;对于预防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适能有积极影响;可以促进脂肪代谢;可以预防老年人高血压;降低中老年女性血脂;对肩周炎康复有积极影响;提高静态平衡能力;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现已推广到残疾人康复领域中.

2.4 局限性

2.4.1 区域发展不平衡

有多数学者认为太极柔力球发展迅速,但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贫困地区,有几个省市甚至还未听说过此项运动.近期已有学者讨论在西藏开展此项运动.

2.4.2 科学研究工作不够

这是所有学者的共同观点.关于太极柔力球的相关研究还只停留于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有关生理生化的研究的实验控制不够严密,而太极柔力球的哲学、美学、心理学、生物力学的研究更是只言片语,停留在描述阶段,还未进入系统研究阶段.

2.4.3 时尚元素引入不足

黄彩虹在《太极柔力球在湖北高校推广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及对策研究》中提出时尚元素不足,不足以吸引年轻人参与此项活动.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球拍的设计、音乐的选择以及自身缓慢柔和的运动特点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不符.

2.4.4 技战术水平不高

技战术水平不高是制约太极柔力球运动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娱乐、对抗性是下一步研究必须突破的瓶颈.

2.4.5 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辅导人员较少

在辅导员问题上也是多数学者的共同观点.现在太极柔力球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领导结构,处于无序发展阶段,专业教练员、辅导员的比例较少.

2.4.6 自身隶属问题

蒋灿等学者提出太极柔力球运动自创编至今隶属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太极柔力球运动是白榕老师在太极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羽毛球、网球的打法创编出来的,它既有类似太极的内涵和形式,也有小球类运动项目(如网球、羽毛球)的一些特点.但是据了解,球类项目和武术这两大运动圈子都没有将其收于旗下.因此,太极柔力球运动自身隶属问题仍存在进退两难的困境.石岩在《太极柔力球运动及竞赛规则的演进》中指出应通过竞赛规则的完善促进其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尽早成立中国太极柔力球协会.

2.5 对策

2.5.1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

首先要靠政府的扶持.国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太极柔力球运动进行开发,制定合理的竞赛规则,扩大其普及度.

2.5.2 充分发掘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文化魅力

太极柔力球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普及该项目的同时应大力发掘其文化内涵,将思想寓于运动中.

2.5.3 健全与完善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竞赛制度

太极柔力球的竞赛规则分两部分,一是规定套路比赛规则,二是竞技性对打的竞赛规则.只有在借鉴同一项群中的类似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基础上,不断对现有规则进行修订,才能使该项目竞赛规则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前瞻性,从而促进该项目的持续发展.

2.5.4 走进校园

学校可以说是推动体育运动发展的最佳场所,在各级学校开展太极柔力球运动不仅是学进行身体锻炼的良好方法,也是促进太极柔力球运动发展的良好途径.有学者认为可以将太极柔力球替换广播操,也有学者认为学校是太极柔力球进入社会的有效入口之一.

2.5.5 加强科研

几乎所有学者在提到对策时均提到提高科研实力,完善太极柔力球的研究系统,增加关于太极柔力球哲学、美学、力学、心理学的研究.

2.5.6 分层次推广与开展

有三篇文献提出要采用分层次推广.其中不仅包括分层次教学,也包括对中老年人与青少年、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受众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练习内容.有研究表明男性在研究中的效果要低于女性,这是由于项目自身特点以及男女性别差异带来的.

2.5.7 确立领导机构,增加培训

确立领导机构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领导机构确立才能更好地开展培训.增加培训是提升辅导员数量与素质的有效途径.

2.6 近几年研究分布

2.6.1 研究时间分布

1994年有两篇文献,分别是《全国总工会将举办大众体育创编项目太极柔力球主项展示赛》的报道及其技战术(上),此时仅停留在新闻报道及技术宣传上.

1995年有三篇,除技战术的两篇文献以外还增加了《太极柔力球的竞赛方法和规则》.

1995年至2000年,没有任何文献.

2001年有两篇文献,分别是《论太极柔力球的文化意蕴》,提出了太极柔力球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如“天人合一”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文化内涵.《太极柔力球的发源、发展及现状》首次以全局观点研究该项运动的宏观发展情况.

2002年仅有一篇文章,与《太极柔力球的发源、发展及现状》相同,是李恩荆发表的.

2003年仅有一篇,《太极柔力球运动健身效果调查》首次讨论该项运动的健身价值,采用实验法,以数据论证.

2004年的有三篇文献,突破点是有两篇讨论了将该项运动引入高校,这是首次讨论在高校开设太极柔力球的可行性分析.在《太极柔力球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的效应》中首次引入教学,并采用生理生化指标进行验证,对运动进行了简单的力学分析.第三篇是讨论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2005年只有一篇,是研究该项目在高校发展的对策研究.


2006年相关研究仍不是很多,只有四篇.但将研究范围拓展到青少年开展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前景分析以及该项运动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

2007年的研究明显增多,包括生理生化的研究,如太极柔力球对中老年身体机能的研究以及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的研究.还有是关于规则演进以及在高校开展太极柔力球课程的教学效果的实验性研究.

2008年关于太极柔力球健身价值的研究进一步增多,包括对老年人肩周炎的影响,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对静态平衡的影响.提出了高校开展太极柔力球不顺利的原因及价值.最具突破性的是首次进行了太极柔力球动作套路的力学分析.

2009年的文献中有关于残疾人康复以及帕金森症的研究,使得太极柔力球的健身价值进一步扩宽.还有就是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以及进入高校体育的研究.有一篇文献是研究青少年开展该项目的冷思考,认为项目特点不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

2010年除太极柔力球健身价值的生理研究以外,首次提出了关于太极柔力球在高校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以及课程建设的研究.另一突破是谈到了音乐在高校普及太极柔力球课程中的作用,讨论了在课的不同部分的音乐选择.

2011年各方面的研究增多,包括生理方面的研究,高校开展该运动的情况分析以及音乐的辅助作用,有一篇是《太极柔力球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心境状态的研究》,以心理为研究重点.

2012年有四篇文献,分别是讨论太极柔力球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柔力球的缘起与发展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适能的影响以及高校开展现状和推广策略.

从时间分布及内容来看,研究在2000年以后开始有进一步的发展,学科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但是关于美学、哲学、心理学、力学的研究基本为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2.6.2 内容分布

2.6.2.1 健身价值研究

关于健身价值生理研究的有16篇,主要研究对象是中老年,其中仅有4篇是研究太极柔力球的课程对青少年的影响.此外,还有一篇是研究对残疾人康复的积极影响.

2.6.2.2 学校体育

有24篇文章探讨将太极柔力球引入学校体育的研究.其发展顺序是先引入高校,而后是青少年.此外还探讨了在学校体育中开展太极柔力球课程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与课程建设.

2.6.2.3 文化

在所参考的文献中,有4篇涉及到文化,但只有一篇详细谈了太极柔力球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提出了太极柔力球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如“天人合一”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文化内涵,并提出应进一步对太极柔力球进行文化开发,尤其是民族文化开发.

2.6.2.4 音乐

涉及到音乐应用的有两篇文章,分别是《浅谈音乐在普通高校太极柔力球课中的作用》、《音乐辅助高校太极柔力球课教学应用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音乐有助于唤醒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兴趣,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研究中还探讨了课的不同部分与音乐使用的匹配性.

2.6.2.5 技战术

详细讨论技战术的只有一篇,是《提高太极柔力球反手接抛球技术的探索与研究》.

2.6.2.6 生物力学分析

只有一篇是对运动过程进行力学分析的文献.《太极柔力球套路过程中的物理力学分析》采用牛顿第二定律讨论了运动套路过程的力学分析,但研究相对简单,其它的部分文献只是有简单的力学分析.

2.6.2.7 分层开展

在《太极柔力球运动及其创新性》以及其它相关研究中提出应进行民族文化开发,应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分层次的辅导,不能一概而论.在《太极柔力球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心理和谐的影响》中,研究显示男生的信任感要低于女生.此外还有相关研究显示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容易喜欢太极柔力球.所以应分层开展,依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展不同层次的太极柔力球学习,并在练习中匹配不同节奏与内容的音乐.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专家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太极柔力球的起源、发展、特点、作用(包括心理作用与生物健康作用)、发展现状与局限性、展望以及高校开展的分析.但是在太极柔力球哲学、美学、心理学、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还未全面开展,不能建构系统的太极柔力球学科.

3.2 建议

3.2.1 对文化进行深层次开发

在太极柔力球运动普及时应充分借助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以“学习传统文化热”带动“学习太极柔力球热”,以“学太极柔力球热”带动“学习传统文化热”,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此外,对于练习过太极柔力球的爱好者一定要对其进行像扩展运动结束后心理辅导一样的文化熏陶培训.因为太极柔力球运动爱好者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理解太极柔力球与我国传统文化联系的不同,应深度挖掘文化,做到及时总结,不能只是研究者理解太极柔力球的文化内涵,而是要让每一个健身者从内心接受、喜爱此项运动.

3.2.2 现代媒体手段介入

可以借鉴溜溜球的普及方式,采用动漫宣传的方法影响青少年逐步喜欢太极柔力球.例如制作一部关于太极柔力球比赛的动画片.

3.2.3 区别对待

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的特点分层开展运动,不能一概而论地选择相同的运动模式,应该根据健身者具体的性格特点及心理需要选择不同的运动.对于内向性格的健身者要以对抗性的柔力球运动为主,而对于外向型性格则选择安静的柔力球运动,否则适得其反.

3.2.4 项目开发

太极柔力球是偏柔、慢的运动项目,而男生更加喜欢对抗性的项目,此时就需要对该项运动的对抗性进行开发,如何使隔网对抗发展成近身对抗是需要对太极柔力球进一步开发的内容. 3.2.5 学科系统建设

应加强在太极柔力球哲学、美学、心理学、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建构系统的太极柔力球学科体系.

3.2.6 严密实验控制以及力学分析

在生理方面的研究大多采用实验法,但不难发现大部分实验设计是不全面的,很难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这样的实验是很难令人信服的.在唯一的一篇关于柔力球力学分析的文章中,笔者个人认为其分析不够严密,有疏漏之处,在太极柔力球的整个运动过程中不能简单的只用速度相等来判断球与拍面无摩擦力,而是要根据球的不同运动状态来分析球与拍面是否有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