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现代药理学综述

点赞:4379 浏览:155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目的:探讨性分析中药黄芪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及疗效.方法:笔者阅读大量参考文献,从中总结中药黄芪的药理、药效.结果:黄芪不仅是大补脾肺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之功,而且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并且经文献报道在ICU中予较大剂量生黄芪以补气为主,配伍他药治疗部分危重病例.

【关 键 词 】 黄芪;现代药理学;综述

黄茂,味甘、性温、归脾、肺经.是补气中的要药.具有补气开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退肿之功效,广泛应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表虚自汗、肺虚咳喘、气虚水停之水肿、气血不足之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病症.随着现代医学对黄芪认识的逐步深入,植物黄芪中主要涉及多种皂甙、黄酮、多糖,以及氨基酸、亚油酸、生物碱、胆碱等等,其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黄芪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发生以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为特征的肾小球硬化[2].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导致了肾小球早期高灌注、高滤过的发生,长期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引起肾小球损伤[3].

黄芪现代药理学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黄芪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增强免疫功能 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使血白细胞及多核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使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显著上升,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促进作用[4].包括胸腺、骨髓(在禽类为法氏囊),后者包括脾脏、淋巴结和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的淋巴小结,它们是T、B细胞定居和对抗原刺激进行免疫应答的场所[5].

2保肝、降压作用 它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之功效[6],含有黄芪多糖、氨基酸、黄芪皂苷、维生素及硒、硅、钴、钼等微量元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抗衰老,保肝,降压作用[7].

3心血管系统作用 有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对此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降低病人ST段抬高(或降低)的幅度[8].而其在此方面的应用主要源于其广泛的药理作用,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密度[9].

4托脓生机:黄芪补气而具有良好的托脓生机功效,有“疮家圣药”之称.用于气虚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10].如与当归、穿心甲、皂角刺同用之透脓散可治痈疽不溃,配白芍、丹参、生没药、生乳香、花粉[11]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黄芪皂苷类物质及多种氨基酸和硒、硅、钴、钼等微量元素,其他成分还包括香豆素、叶酸、香菜碱、亚油酸、β-谷甾醇等多种化学成分[12],具有多种药理作用[13].而黄芪配以人参白术、甘草、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相配,组成“补中益气汤”[14].主治脾胃气虚之发热及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脏器下重证.因其病本是中气虚,摄纳无力、升举无能[15].临床常见有些大家畜反复感冒,反复治疗,而久治不愈,可用生黄芪配防风为主药,加生姜、桔梗、白术、陈皮、肉桂、生草、炒盐、葱白两长段等治疗,收效满意.外感初期,体不虚者黄芪用量宜小不宜大[16].而中医诊断为肺胀,证属肺肾气虚,宣降失司.治以益气宣肺,补肾纳气法,方选补肺汤合平喘固本汤加减.处方:生黄芪60g,仙鹤草30g,款冬花、太子参各15g,紫菀、紫苏子、陈皮各10g[17].

黄芪可双向调节免疫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漏出,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增加肾血流量,调节肾小球滤过膜,减少蛋白尿渗出,减轻或延缓糖尿病性肾病的进展[18].

总之,黄芪不仅有补气作用,而且气血阴阳兼而有之,故有“补药之长”之称.近些年来,黄芪进一步的研究已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取得了不少成绩,成为一种倍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19],它们可作用于多种免疫活性细胞、促进某些细胞因子的分泌,进一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深入开展对黄芪免疫活性的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