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流行音乐广播

点赞:30952 浏览:14426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媒体传播的本质是文化传播.本文从新媒体的角度对中国的流行音乐传播进行了思考.在此基础上,对音乐文化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过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探讨.

关 键 词 :新媒体 中国流行音乐 大众传播 音乐传播

当下,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总是在快速、大量地获取信息.广播利用这一优势,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娱乐的需求,而且,它只占用受众的听觉,解放了受众的眼睛和手,这是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其他媒体所无法做到的.

英国广播公司的克里斯·韦斯科特曾说,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言下之意就是说,广播如果能与时俱进,利用自己的优势有所创新,它将再创辉煌.

我们知道,音乐蕴涵着丰富而强烈的情感,在欣赏时需要挖掘内涵,体验情感.音乐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但是音乐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作品的创作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音乐赏析要尽可能深入乐理,知人论世.

在时下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往往沉浸在各种快餐文化的享受中,各种事物的传播与流行正以加速度的节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传媒节目的文艺作品中,高雅音乐与流行音乐异彩纷呈,尤以流行音乐表现得更为火爆.笔者试从新媒体传播角度来对国内的流行音乐文化进行一些梳理.

一、国内流行音乐与传播技术的渊源

音乐和广播有着不解之缘,广播也是音乐的基本传媒之一.流行音乐由最初的大众音乐演变而来,并成为大众音乐重要的分支之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爱你中国》等艺术素养较高的歌曲让人们感受到了变革中的中国的苏醒与希望;《信天游》《心愿》等歌曲则正好适应了那时大众心理上对于改革开放抱有的希冀、期待和渴望.随着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开播,在春晚这个渠道和传播下涌现出一批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和歌手,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费翔的《故乡的云》等一时风靡全国.

特别是国内传统音乐在融汇了港台及外来文化的营养后,其创作和宣传从整体到细节都动了起来.原创歌曲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始现端倪,乡村民谣《小芳》和校园民谣《同桌的你》等使流行音乐更具有了民歌的风格,人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作品的创作者和演唱者,唱片公司和宣传企划合作等新的宣传方式应运而生.

音乐是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时代的变迁也推动着各种音乐文化不断的创新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各音像出版社盒带的发行极大地推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后来出现了那英、毛阿敏等一批实力派歌手.从上世纪九十年始,出现了专门策划、宣传的公司,他们注重包装,让录音歌手猛增不少,以至于表演者的综合素质有所欠缺,但也促使了唱片业的飞速发展.而CD唱片的出现为听众提供了高保真的音乐,唱片业的突起成为了当时推动流行音乐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

流行音乐的传播从初期的依附大众传媒逐步发展成媒体传播的一个组成部分,各地不断出现的音乐广播、交通广播等都离不开音乐.无论是以音乐为主的排行榜节目,还是以音乐为辅的交通广播、新闻广播,都充分感受到音乐是最能体现广播伴随性特点的内容之一.随着2004年网络歌曲的出现,《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歌曲再次在流行乐坛上掀起波澜,流行音乐又开始了网络传播时代.人民广播电台《受众信息》第195期以音乐之声的节目为例,调查了听众的日常收听行为,结果是:被访听众收听音乐之声节目主要通过收音机和网络点播两种方式,约有57.56%的听众用收音机收听广播,有47.91%的听众通过网络收听广播节目,有21.86%的听众选择车载广播为收听工具.新媒体的传播技术为流行音乐的传播和文化欣赏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如今流行音乐的基本形态:既有广播网络化也有网络广播化.

二、音乐传播在新媒体下的发展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广播节目也在不断地变革当中,听众的收听方式和习惯日益多样化.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自己喜爱的音乐,如MP3、网络电台等,像虾米音乐网,在3G和WIFI网络下表现都非常良好,只需要几次手指触摸便可以收听存储在云端中的海量音乐.而且,这些音乐已经以类型化管理的方式为收听者整理好了,如歌曲名、歌手名、专辑名、艺人简介、专辑简介,甚至歌词都可以呈现在接收界面上.

一系列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变革着人们收听音乐的方式.流行音乐在新兴媒体崛起时又有了新的机会:一是让音乐更加贴近大众.网迷们可参与到音乐的制作上,轻而易举把个人的音乐作品上传到网络上,尽情地在音乐里抒发自己的情感.二是让潮流更加符合大众的各种需求.当今人们音乐观念的变化是和网络音乐传播的新形式分不开的,包括音乐创作观、音乐审美观和音乐价值观也都随着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到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新的传播方式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应该从现实状况出发,对未来作更深入的思考.

近期的国内各路歌手海外巡演,展示了中国流行音乐的魅力.尤其是首位获得“格莱美”奖评审机构邀请并提名的华人女歌手萨顶顶,她受到了各国媒体的高度赞赏.她大胆开放的“世界音乐”意识,使她并不拘泥于现有的音乐模式,利用西方电子乐的节奏感将古老神秘的东方原生态民族音乐衬托得更加出彩和现代.行云流水般优美的东方民族乐器与现代电子合成器融合,以Cross-over的方式呈现,形成了最前沿、最时尚的音乐形式.这种融合形成异常强大的听觉震撼,这就是“萨顶顶音乐”的特点.萨顶顶音乐的成功也是新媒体传播下的优质体现.通过网络,人们获取了来自更多的不同国家的文化信息、科研成果,可以充分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创作当中,在体现本民族风格的同时,又不失去与世界接轨的机会,让音乐作品和创作者都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新媒体时代下的音乐广播让众多的音乐爱好者欣赏到了多样化和多元化的音乐.媒体传播的定位取向、价值取向、文化取向,让受众感受到了这不仅是传播方式上的变革,更是传播内容的革命性创新,它让受众进一步体会到了内容丰富的广播形式和高水准的节目制作、高品质的音乐,让广播听众得到了倾听和参与的快乐.

三、音乐广播节目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多元化的传播平台,让传统的唱片业遭受重创,当今的媒体传播和音乐版权也面临新的挑战.音乐版权问题给广播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熟悉的百代唱片公司,由于负债累累,2011年2月份被花旗接管.2011年11月,百代唱片被一分为二,其唱片音乐业务以19亿美元出售给环球音乐集团,而出版部门以22亿美元出售给索尼公司.这一事件的发生,可以说是音乐出版业发生巨变的一个标志.回想2007年2月苹果CEO公司乔布斯在苹果网站上发表的声明,提出取消在线音乐数字版权保护.不断发生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新的传播媒体已悄然兴起.流行音乐在网络推广中出现了随意下载,免费收听现象,人们可以任意享用资源,随时收听喜爱的音乐和文艺作品.这无疑是广播节目面临的一个新危机.

在新的挑战面前,广播和电视两个媒体会在传播上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不仅会是传播方式上的变革,更是传播内容的颠覆性改变.它要求广电媒体在增强传播意识的同时也要重视文化取向,尤其是大众喜爱的流行音乐文化.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以最流行的音乐型态为风格,完全紧扣15~45岁最具消费力受众群的收听广播需求,形成了非常专业化的流行频率.音乐之声运用全球最成熟、专业的音乐电台操作模式,分析各种流行音乐比例,按听众的日常生活习惯,将流行、摇滚、节奏蓝调等多彩多姿的音乐类型,依不同的时段,划定不同的流行歌曲比例,流畅地贯穿于人们一整天的作息里.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人,在工作中必须加强法律意识,学习版权知识,尊重音乐作品创作者对其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在保护音乐作品的表演权、复制权、广播权、网络传输权等方面必须呈现出新的节目制作流程和播出方式.例如,人民广播电台的有关音乐节目和资料使用,是通过总编室版权管理部门严格审核后确认入库的,在台内媒资系统全台共享,这一举措给广播节目制作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安全合法的共享平台.由此,广播节目制作从模拟过渡到数字化流程,体现了新媒体下的技术发展和进步.

新媒体环境下的流行音乐广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新媒体下的音乐广播成为近年来国家广播市场上的主流操作,也是被广大受众普遍接纳的一种传播趋势.

(作者单位: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中心)

(本文编辑:刘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