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

点赞:13038 浏览:571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美国新媒体产业极为发达,旺盛的人才需动了新媒体高等教育的发展.文章以美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对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师资力量等方面的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为我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关 键 词]新媒体专业出版学高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美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美国新媒体产业迅速发展.新媒体产业人才需求量大,催生了美国发达的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并体现出起步早、发展层次高的特点.

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些新闻院校就开设了新媒体专业或课程班.例如,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最先开设电子编辑和制作专业;1994年南加州大学新闻系开设了一门实验性的新媒体课程,其后陆续有学校跟进.2012年1月,笔者通过全球专业课程搜索引擎Hotcourses发现美国有87家大学开设了111个新媒体相关专业[1].本文将从美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力量等方面对其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一、培养目标

在美国,众多开设新媒体相关专业的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新媒体思维

美国新媒体专业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新媒体思维.新媒体的兴起不仅是技术的革新,它同时带来思维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与新媒体工作相适应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成为有远见卓识的高校新媒体专业的目标.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不管新技术如何发展,学生总能在实践中以不变应万变.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新媒体艺术硕士专业在培养目标中提到:“(比起技能来,)更重要的是新媒体专业的学生要学会分辨这些技术创新与否.他们不应当盲目地运用每一种新兴技术,而要将其置于更为宏大的背景中,去看这些技术能否真正让人感受世界、表达世界然后传达给他人.”[2]除了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也被看重.丹佛大学在数字媒体硕士培养目标中提到:“本专业为那些对数字媒体设计和创新性表达方式感兴趣的学生而开设.”[3]

2.培养新媒体技能

美国新媒体专业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新媒体实操技能.新媒体是一种融合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交互性技术的新兴媒介形式,其产生与日常运营都离不开技术手段的运用.

因此,培养学生掌握这些技术手段是许多高校开展新媒体教育的主要目标.这些高校通常根据社会需要的变化训练能够快速掌握最新媒介技术的学生,使其熟练掌握编辑软件、网页设计软件甚至编程语言,以便其一毕业便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如芝加哥艺术学院的新媒体记者硕士专业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必要技能——如博客、播客技术等,好让他们能够担任杂志、广播、电视或者新媒体的记者”[4].

3.增强新媒体理论素养

作为一门新兴应用性学科,新媒体相关理论研究正在借鉴其他相关成熟学科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因此,培养具有新媒体理论素养的人才也是一些高校新媒体专业的目标.如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希望学生“能够从媒介考古学、唯物主义等视角来研究新媒体理论的深刻知识”[5].而犹他大学则要求学生“能够研究新媒体对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影响”[6].

二、专业设置

美国新媒体专业广泛分布在各类高校和院系中,并为学生提供完备的学历教育层次.

1.开设学校和院系

(1)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类型

美国的综合性大学通常以规模庞大、组织复杂、师资充实、设施完备著称,一般而言专业设置齐全,并且提供从学士到博士的多层次学位教育.它能够为带有很强学科交叉性质的新媒体专业提供雄厚的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并因此成为新媒体高等教育的重镇.本文所涉及的美国所有提供新媒体教育的87所高校中,62所为综合性大学,占所有开设学校的约72%.

美国社区学院提供两年制课程教育,入学条件简单、学习时间灵活、修业年限较短,收费低廉,而且针对本地区需要开设课程,便于就业.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书,或者副学士学位.在开设新媒体教育的美国高校中有14所社区大学,占所有开设学校总数的16%,位居第二.社区大学通常根据社会需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社区大学比例相对较高反映了目前美国社会对于技能性新媒体人才的需求倾向.

美国的文理学院只提供本科教育,通常是淡化专业、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博雅教育.其理念是通才教育和素质培养而非职业训练,专业划分没有综合大学细致.在美国,有8所文理学院开设新媒体相关专业,占所有开设院校的9%.文理学院通常强调学生的通识教育;而新媒体专业更注重专门化人才的培养,这应该是开设新媒体专业的文理学院数量偏少的原因.

专业院校仅提供某一领域的专业教育,如艺术类院校、工程技术类院校、军事院校等.美国一共有3所专业院校开设了新媒体相关专业,占所有开设院校的3%.专业院校通常是有某一学科专业(如技术、设计)多年教育积淀的院校,而新媒体专业需要多学科背景而且方兴未艾,因此较难开设在专业院校中.

(2)新媒体专业院系分布

美国新媒体专业分布在多种类型的院系中.据统计,全美该专业的直接所属院(系)共有111家,将相近院系归类后,发现共有11类院系开设新媒体相关专业.其中,有26所大学设置了新媒体院系,其侧重方向各异:有些侧重数字化艺术与新媒体,有些侧重网页等新媒体设计,有些则侧重新媒体传播方式.此外,还有10类分布于其他院系,见表1.

从院系分布看,美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呈现以下特征:一是院系分布广泛.美国111个新媒体专业分布在11种类别的院系中.从传播院系到艺术院系,从技术类院系到历史院系,从经济学院系到教育学院系,许多表面不相干的学科院系都不约而同地开设新媒体相关专业.这种多学科共同研究和培养人才的状态反映了新媒体专业的学科交叉性特征.二是以与媒介教育相关的院系为主.新闻传播与新媒体类别的院系占了所有院系差不多半壁江山(52个).虽然新媒体可以与许多学科发生关系,但是其根本的媒体属性决定了大部分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还是要根植于对媒介研究和教育的积累,关注新媒体作为媒介的运行规律.三是将新媒体作为手段和技能研究与传授的院系为数众多.除了媒介相关院系外,还有艺术、科技、电气、信息、历史、教育等诸多院系开设了新媒体相关专业.它们分布较为分散,但是具有共同特征,即关注如何把新媒体这一新手段用于促进本专业、本行业的发展.2.教学层次

美国的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涉及博士、硕士、学士、副学士四个学位层次.有2所大学开展博士层次的新媒体专业教育,一所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另一所为奥多明尼昂大学.前者开设在计算机学院,是新媒体设计方向;后者则在英语系,名称是英语专业写作与新媒体,主要探讨新媒体环境对于英语写作的影响.在硕士学位层次,美国高校共有14个新媒体相关硕士学位点,包括文学硕士、艺术学硕士和理学硕士3种类型.学士学位是美国新媒体高等教育中最主要的学位层次,有78个相关学位点,授予文学学士、艺术学士、理学学士等3种类型的学位.副学士是一种源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学位等级.学位由社区学院、专科院校(又称初级学院)或某些具有学士学位颁授资格的学院和大学颁授给完成了副学士学位课程的学生.美国有17个新媒体副学士学位授予点,涵盖了应用科学副学士、副科学学士、副艺术学士、副文学学士等多种类型.详细情况见图1.

由此可见,美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学历层次完备,低层次学位为主.美国新媒体高等教育涵盖了从副学士学位到博士学位的所有层次.不过,尽管涵盖了所有学位层次,比较而言相对低层次的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等学位数量远多于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等高层次学位,两者之比达95︰16.不同学位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存在一定差别.相比高层次学位的研究性,低层次学位更强调应用性与技能性,这与目前社会对新媒体人才的要求相一致,即需要对新媒体工作能马上上手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文理学位兼具,文科学位居多.如果把学位粗分为文理两类,则在美国新媒体高等教育学位中两者兼具.这意味着文理两大学科均对新媒体专业有所重视,它们从不同角度切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教学.两者相比,美国目前新媒体相关的文科学位多于理科学位,比例为76︰35,前者是后者的两倍.通常而言,文科着重研究人以及社会问题,理科包含科学技术相关学科,着重研究自然和科技问题.美国当前的新媒体教育较偏重文科,表明其新媒体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将新媒体视为具有社会应用价值和影响的新兴媒介,是原有媒介的延伸和发展,而非纯粹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三、课程体系

1.课程模块设置

根据课程的内容与性质,可将美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模块、新闻传播模块、新媒体模块和实践模块四个模块.

基础模块.此模块中的课程主要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术研究指导.这些课程既有关于学术方法的理论课程,又有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实用课程.

新闻传播模块.由于新媒体本身的媒体属性,所以一般院校也会开设新闻传播类课程,涉及新闻实操与媒介理论的诸多方面.具体而言,新闻实操类课程涵盖传媒写作、采访、复制、编辑这些在媒体从业需要的技能.在媒介理论方面,无论是媒介基本理论还是传媒法律问题抑或传媒经营均有所涉及.此模块课程既为新媒体专业学生打下媒介理论素养基础,其“宽口径”的培养方式也有利于学生扩大就业面.

新媒体模块.最具特色的新媒体模块既包括新媒体技能的训练,也包括对于新媒体议题的讨论.在新媒体技术方面,不少学校为学生提供网页制作乃至计算机语言和程序开发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用性强.新媒体议题讨论也是丰富多样,既有新媒体传播介绍、新媒体未来等宏大话题,也有具体而微的如新媒体卡通片、新媒体3D这样细致的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模块.新媒体专业作为新兴的强调应用性的专业,对于实践性课程予以相当重视.开设新媒体专业的美国高校从课内课外两方面的学习保证学生能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实用技能.为此各专业普遍开设课堂上研习某个技能的工作坊,或制作媒体作品的现场制作和演播室制作课程,以及各种实习课和计学分的实习要求等.在实践方面,学校还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多媒体设施(如多媒体实验室、演播室等).

2.课程设置案例分析

本文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可授予新媒体文学学士、理学学士与硕士学位的高校中抽取3个来对美国新媒体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案例分析,以保证样本文理学科以及学位层次的平衡.抽取的学校分别为俄勒冈州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创立于1858年的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为学生提供比较完备的新媒体教育课程,其艺术与传播系新媒体传播专业为学生提供主修、辅修与双学位等不同的修习方式.该校要求主修学位完成52~56个学分,辅修学位完成30~31个学分.学校这样描述新媒体传播专业的教学目标:学生应当学会利用当今的媒体去分享知识、想象力和信息技能,同时还应当去预测哪些媒体变化将会影响人类生活.其课程教授学生学习如何让抽象的、隐含的内容形象化,如何先于他人主动创新,如何进行专业写作,如何认识媒体的影响力,以及如何使用多种媒体来生产创新性内容[7].

麻省理工学院的比较媒体研究专业开设于1999年,为学生提供本科与研究生层次的教育.麻省理工学院一直走在媒体技术变革浪潮的前端,这为新媒体研究和专业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如其在专业简介中所介绍的那样:“我们的学生能够观察到下一场媒体变革的一手实验与研究.”[8]在本科教育阶段,麻省理工学院可提供主修学位、第二学位、双学位与辅修学位等多种选择.在主修学位中,学生必须完成10门专业科目的学习.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新媒体专业设在艺术与设计院.该院成立于1877年,是美国公立大学中艺术设计教学的佼佼者.该专业希望既培养学生在“演播室的实践能力”,又培养学生“批判性的分析能力”[9].学生要获得该专业授予的艺术硕士学位,需要在3年内至少修满64个学分.

以上三所院校新媒体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详见表2.

四、师资力量

优良师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笔者通过随机抽样方式抽取5个开设新媒体相关专业的美国高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瓦尔帕莱索大学、斯腾山大学、南方基督复临大学以及缅因大学.这些大学的新媒体相关教职人员共33名,通过逐一提取他们的职称、学历、经历等资料分析美国新媒体高等教育的师资特征.美国新媒体专业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业界经历.在33名教师中,有17名在接受教职前有相关从业经历,如网站高级动画制作人员、电视台节目制作总监等.丰富的从业经历有助于授课内容紧贴现实需要,培养上手快的新媒体实践人才.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一直从事教学研究的老师也并非只做理论钻研的“学院派”,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有业界经历.比如缅因大学的副教授JolineBlais就是专业博客still-water.的联合创办人.该网站致力于新媒体网站的繁荣,成立至今发起了不少促进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交流的项目.

与对从业经历的高要求相比,美国新媒体专业对教师学历的要求相对放松.在33名教师中,14名拥有博士学位,而其他19名仅拥有硕士学位.教师学历相对偏低的原因可能有3点:一是美国很大一部分新媒体相关专业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层次相对较低;二是在选择上,更注重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业界浸润多年的他们通常没有过多精力去获取更高学历;三是作为新兴专业,新媒体专业还来不及储备大量专业对口的高学历人才.

美国新媒体专业师资学科背景多样.我们抽样所得的33名教师获取最高学历的学科主要分布在艺术、新闻、文学等领域,也涉及经济管理、法学、计算机、教育学等领域.教师多元化的学科背景体现了新媒体这一新兴学科的交叉性特征(见表3).

综上所述,美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已经能够提供完备的学历教育,并且形成了自身特点.在教育理念上,美国新媒体专业除了培养新媒体技术人才外,也希望培养真正有新媒体思维和理论素养的创新型高级人才.在专业设置上,开展新媒体相关教育的院系类型多样,体现了新媒体这一新兴学科的交叉性特征.在课程设置上,美国新媒体高等教育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研究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师资建设上,美国新媒体专业重视教师业界背景的倾向十分明显.

注释:

[1]http://.uniguru.co.in/Uniguru是印度最大的留学课程搜索引擎.

[2]详见http://.art.illinois.edu/content/undergraduate/programs/new-media/.

[3]详见http://dms.du.edu/.

[4]详见http://.saic.edu/degrees_resources/departments/fvnm/#overview.

[5]详见http://danm.ucsc.edu/.

[6]详见http://.hum.utah.edu/munication/?&pageId等于1459.

[7]详见http://oregonstate.edu/cla/nmc/.

[8]详见http://cms.mit.edu/academics/.

[9]详见http://.art.illinois.edu/content/graduate/programs/new-media/.

(本文系武汉大学教改项目“信息管理类课程体系改革试点基地”研究成果,并受“武汉大学‘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支持.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