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科学理视角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点赞:14472 浏览:5977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为我们研究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文章从复杂科学理论的视角出发,针对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特征,构建并分析了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效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 键 词】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20世纪80年代在系统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兴起复杂科学理论,是人类思想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的出现指导着我们按事物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把握对象,要求用系统、复杂的关系和开放式的眼光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要关注整体、重视复杂性.从复杂科学理论的视角来反思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可以从方法论上得到许多有益启示,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地把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使我们能系统地、多途径地、更有意义地开展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是指教育主体围绕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发与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渐进的、潜移默化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渗透性影响的教育方法.

一、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结构与资源特点

(一)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涵义

复杂科学理论要求我们将复杂的事物看作一个自成系统的、完整的整体,同时又和相关联的系统相互联接,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各子系统及构成要素往往表现出一种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的相互连接.它要求我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不能沿着把局部、要素从整体中独立出来,研究其特性,再把它们‘相加’,得出整体的认识这样的道路前进.”而应立足于研究复杂事物整体性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形成对复杂事物完整统一的认识.

用这样的观点研究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可以发现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就是一个涉及多个子系统、多个要素,且各子系统、各要素相互开放、相互作用、互动统一的复杂系统.具体说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就是以高校党委系统为组织协调的核心,以校内行政管理系统、教学系统、后勤怎么写作系统、学生组织系统、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和校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和社会文化教育系统)为依托,将隐藏于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激发和整合起来而形成的、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影响作用的复杂的教育系统.校内的行政管理系统、教学系统、后勤怎么写作系统、学生组织系统、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和校外的家庭教育系统和社会文化教育系统等实在的组织与活动系统,是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实体和基础,作用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是从这些子系统的相关要素中被激发和开发出来,没有这些实体系统的存在,也就不可能有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存在.

复杂科学理视角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结构分析

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其内在结构及要素进行剖析,有助于全面、系统、深入认识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1.校内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学校处于社会、家庭、学生之间的桥梁位置,联系着这三个方面,某种程度上还制约着社会、家庭对学生施与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有着从硬件到软件方面的优势,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依据高校自身的性质、承担的任务及内部构成和领导机制,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以高校党委为组织和协调的指令系统,协调各隐性教育子系统的隐性教育力量发挥教育作用的多渠道、全方位网络式的复杂系统.各子系统间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纵向贯通、横向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了一个多维网络化复杂系统.构成如下:

一是教学系统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教学系统由高校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师生关系等要素构成.16号文件指出,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有育人的职责.通过广大教师的言传身教,以他们学识魅力、人格魅力等给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怎么写作各方面.任课教师通过深入开发所授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

二是行政管理系统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高校行政管理系统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它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学校的各部门之间、部门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完成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的任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它是整个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指挥与保障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和评价等功能.包括了领导体制、法规政策、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三是后勤怎么写作系统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后勤怎么写作系统是整个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后勤怎么写作系统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主要包括后勤提供的优质怎么写作、科学的管理、和谐的学生园区环境及后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等.高校后勤只有围绕着培养人才这一根本任务去做好后勤保障和怎么写作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怎么写作育人的功能.

四是学生组织系统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学生组织系统以其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构成内容的丰富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范围的广泛性、影响的深刻性等独有特征及符合当代大学生注重个性张扬、强调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激发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动力,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挥着重大作用.其构成要素如下:(图1)图1学生组织系统的构成

五是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校园文化是高校所独有的、积淀深厚而作用广泛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客观性、自主性、相对稳定性及影响的非强制性和相对持久性等特征.从狭义的层面来讲校园文化建设是指高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校各个层面所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校园文化建设系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建设布局合理、充满人性、内蕴深厚美学的校园物质环境和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弘扬合乎时代的大学精神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校内各隐性思想教育系统之间联系广泛、密切而复杂,每一个子系统运行都会受到其他系统运行的影响,并会引起其他系统的变化,各系统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体系.

2.校外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结构.贝塔朗菲指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强调其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也强调该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系统只有不断地进行自组织运动及与外部环境系统的交换运动,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有效地运转,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局部简单相加之和.校外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校内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外在环境系统,是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的必要条件.构成如下:

一是家庭教育系统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家庭作为人类代际间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思想道德灌输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家庭教育的环境如何及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子女的成长尤其是品德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隐性教育系统中的家庭的生活方式,家长的生活态度、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及家庭和谐度等要素,对孩子产生源头性、持久性、直接性的影响.

二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隐性思想政治要素.社会文化是人们有目的的社会活动的结果,即包括人们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中创造的一切.社会文化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还包括社会的风土人情、习俗、风尚等.社会文化系统包含着大量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博物馆展现的悠久历史文化、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红色旅游景区各景点的来源、“三下乡”及“四进社区”活动、网络资源等.社会文化系统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良好运行提供了环境保障,还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了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二、当代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点

一是潜隐性.这是其最突出的特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潜隐于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诸实体子系统中.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直接而公开地表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特点相比,它更多是通过各资源实体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无意识的渗透性影响,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潜隐性的特点能淡化教育的强制性和外来性,有效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其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是弥散覆盖性.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分布极为广泛,它弥补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受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限制而在开发利用上的不足,它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它既存在于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于大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弥散覆盖性能够使学生随时随地地接受教育和熏陶.

三是自主接受性.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制性及教育痕迹明显性等特点使其在进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时往往将学生置于被动的位置,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被动地服从,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等使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下自主接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所蕴涵的教育信息及教育内容,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四是可开发性.只有可以用来满足教育主体教育需要的价值物才能称为资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价值性使具备了很大的可开发的空间.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达到教育目的过程.而教育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可以以自身的需要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资源进行开发、锻造与整合等.当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不是无偿的,必须进行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才能保证其开发的持续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