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得气

点赞:19145 浏览:910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得气”一词首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现称经气感应,是针刺过程中医患双方的同步感应,可分为医者得气和患者得气两部分.古今医家均对得气做了具体的论述,本文在此基础上阐述陈爽白老师对医者得气的认识.

1 对得气的理解

古代医家对医者得气的论述非常具体.如《灵枢终始》描述为:“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所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等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强调“突然”:“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此句意指钓鱼时鱼食钩饵,鱼漂浮上水面或沉于水下的瞬间变化.陈老师在临床上体会到,在寻找得气区的过程中,针感的瞬间即突然变化,较针感的浮沉变化更容易被医者体会到,特别是初学者.正如《针灸大成》所说:“凡刺浅深,惊针则止”.

强调“滞涩”:在针刺过程中,医者快速将针刺入皮下,继而缓慢推进寻找得气区时,医者的针感是“轻滑慢而未来”“如闲处幽堂之深邃”,为尚未得气的感觉.当在正常深度内继续进针寻找得气区时,突然针下阻力增大,即“徐而和”“紧而疾”“沉涩紧”“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为医者得气.古代语言表达为沉涩紧,现代语言中表达为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因“滞”有停的意思,“涩”有难(阻力增大)的意思,故现代语言表达针下突然变化为滞涩更容易体会.

忽略“沉”:“沉涩紧”中“沉”的感觉应是与“轻”的感觉比较而来的.《金针赋》中提到:“重沉豆许日按,轻浮豆许日提”,“沉”在此当向下讲,医者得气(沉)后只有向上提针脱离得气区,与不得气(轻)的感觉比较,才能感知得气区的沉,这种操作方法在临床上很少采用.


医者得气的关键是:针下突然滞涩.此经陈老师多年临床验证,并在多年《刺法灸法学》教学过程中经学生验证.

2 操作和适应范围

操作:结合窦汉卿提出的针刺要领操作如下:“针人贵速,既人徐进”,快速将针刺入皮下,然后缓缓进针,守神人微,细心寻找得气区.在寻找过程中,针下突然出现滞涩感为医者得气,同时患者得气.如未寻找到得气区,可根据纠偏法再次重复上述过程.如仍不得气,在分析其原因后,可采取候气、催气等法,促使得气.

适应范围:此操作方法适用于身体大多数部位的穴位.头面部的多数穴位,指、趾等表浅部位的穴位和选用平刺的穴位一般不适用本方法.

3 针下辨气

得气后辨邪正,较医者得气更困难.针下辨气以“紧而疾”“徐而和”为要点,二者也是得气时针下的突然变化.“紧而疾”针下得到的是邪气,此时针下以“滞”为主,以“涩”为辅;此时再进针如觉困难,当从营置气,动而伸(提)之,以上提(向外)为主进行操作,用泻法.“徐而和”针下得到的是谷气(正气),此时针下以“涩”为主,以“滞”为辅;“涩”,有紧的意思,当针下较不得气时突然阻力增大为谷气(正气),此时如可再进针,当从卫取气,推而内(纳)之,以下插(向内)为主进行操作,用补法.

4 机理探讨

现代生理学认为,“刺激”首先作用于感受器使之发生兴奋,兴奋沿着传人神经传至中枢神经系统,经过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的整合作用,再沿传出神经到达一定效应器,引起相关感应.针刺作用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软组织,现代力学指出人体软组织都是黏弹性体,只不过有的“弹性”较强,有的“黏性”较强,它们表现出明显的滞后和应力松弛等黏弹性力学现象,陈老师认为此时尚未得气.他认为当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保护性反应被激活时,针刺部位软组织的黏性和(或)弹性发生了相应变化,突然医者手下出现滞涩感,患者产生酸、麻、胀、重、痛、凉、热、蚁走感和触电感等感觉为得气.

5.小结

医者得气是实施各种针刺的必要环节,笔者检索维普期刊数据库发现,谈得气者少,谈医者得气更少.关于医者得气的操作,陈老师认为应结合实践,认真解读古人论述,抓住关键,正确对待“或针体颤动”等非主要内容;操作时“守神见微”,避免“心中寥寥,针下难明”,才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天津3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系

高 轶 阎丽娟 温景荣

(收稿日期:2006-06-02,马兰萍发稿)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注解、表格、公式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医者得气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者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