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点赞:17611 浏览:810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10月19日,300多名转基因铁杆支持者参加了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举行的“全国首届黄金大米品尝会”,并参加了当晚的“转基因大米晚宴”.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又一次引起公众的强烈争论.一面是专家学者积极呼吁转基因食品扩大化,另一面是大众的强烈抵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启发在活动中透露,今年7月,我国61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国家领导人,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61名院士在建议书中写道,‘推动转基因水稻种植产业化不能再等,再迟缓就是误国,转基因产业化发展不起来,则商业发展不起来,对科研影响非常大’,同时院士们指出农业部的不作为.”张启发说.

转基因技术自诞生之日起,便引发了激烈的是非之争.争论双方似乎都证据确凿,但又很难说服对方.事实上,转基因技术确实利弊共存,人们不应该因噎废食,也不应该盲目跟风.一般认为,转基因技术的主要风险是:不可预测、不精确和不可逆转等.人们担心转基因生物会干扰自然固有的秩序,如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繁衍过程,破坏自然环境;同时也担心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正因为如此,早在1992年公布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就明确提出,制定或采取办法酌情管制、管理或控制由生物技术改变的活生物(LMO或GMO)在使用和释放时可能产生的危险.

在食品安全的争论中,人们经常听到“没有证据显示有害”的说法.这是一个常见的科学表达,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公众需要的是“到底是安全还是有害?”于是,这句话经常被演绎为两种几乎是相反的解释:一是“没有证据显示有害,就是无害了”,二是“虽然没发现有害,但不代表危害不存在,所以不能接受”.

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可靠工具,它不应该带给我们这样的混乱.那么,这个典型的科学表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因为公众对新技术的疑虑,转基因作物开发过程中的每一步操作,都会仔细审视其“可能带来”的危害.只有每一步带来的“可能危害”都被评估为“不超过常规作物”,最后的产品才能获得上市批准.各种育种技术得到的产品,都是“没有证据显示有害”.但转基因产品是“可能的有害都被排除了,所以应该等同于无害”.而诱导突变和杂交育种的产品,则是“没有系统研究过危害,只是相信它无害”.


还有许多情况介于二者之间.不同的国家对于“排除了多少可能”的要求不同,同样的东西、同样的科学证据,在不同的国家评判的结果也就有可能不同.比如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安全性研究的证据是相同的,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和美国FDA等机构认为已经足够做出“安全”的结论,而欧盟则认为“没准还有未知的可能”.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业大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作为转基因的推广方,应公开更多的检验细则和数据来据理说明.一面遮遮掩掩,另一面埋怨民众不接受,何以赢得民众对转基因的信任?

论年龄,转基因不过是个“70后”,我们对它的了解并不多,所以,国家才对它实施了最严格的监管.目前,我国已批准发放7种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有耐储存番茄、抗虫棉花、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辣椒、抗病毒木瓜、转植酸酶玉米和抗虫水稻.其中,抗虫棉花和抗病毒木瓜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进口用作加工原料转基因农产品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甜菜.

这些经过国家批准的转基因产品,给生活带来了很多改变.比如因为抗病虫害转基因物种的出现,农药的使用量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小了;因为高产转基因农作物的出现,亩产大大提高,缓解了粮食短缺问题等等.未来转基因技术会给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科学家们还在不断研究探索之中,我们该用科学、客观、开放的态度来对待它,但并不宜盲目推广.

转基因赌局,不需要用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