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艺术

点赞:5428 浏览:159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管理学》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课,为其他后续管理课程奠定基础.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因其生活经历和环境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又因其专业的不同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任何教学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时代特点,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研究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教学艺术是专业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文从管理学教学艺术研究背景出发,针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提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艺术发展方向.

关 键 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课程背景问题探析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致力于教学科学化的研究,他们把教学视为理性活动,强调要用科学方法去研究和从事教学,使教学变成客观的、精确的、可以预测的活动,把教学建立成像自然科学那样的学习科学.但是,以往的教育家从来没有忽视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包括感情和人的价值,所以,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些著名的教育家致力于教学科学艺术化的研究,对帮助探讨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艺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艺术研究的背景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怎么写作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当我们研究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艺术的背景时,既要看到中外不同社会的高等教育状况和本土高职教育体系升级的普遍性和面临的挑战性,又要看到新时代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着力为寻求未来的发展方向夯实基础.

1.1中外名校“公开课”的普及与应用,给高职教学带来新的挑战

1.1.1世界名校的公开课转移了大学生“注意力”

首先,《管理学》等所有公开课都来自世界名校,所谓“名人效应”这是吸引人们关注的重要因素.其次,所有公开课都是名师主讲,他们是所在大学的知名教授,课堂教学思路开阔、内容与时代契合、对经典内容的阐释彰显了当代意识.再次,内容吸引人,无论是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还是文学领域,都有极为吸引人的地方.


1.1.2本土名校网上“课堂直播”加大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压力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管理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已有一批知名高校从国情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本土公开课陆续上网.其目的在于,让最好的教师、最好的课程在互联网上露脸,让公众不出家门,即可免费听到本土名校名师的课程.上述种种网络教学举措,给我们普通高等院校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1.1.3学生期待有“写作”的本土高职“公开课”

本土名校推出公开课后,多数学生对于国内高职院校的“公开课”非常期待.据调查,高职院校学生中有72.9%的人表示:“非常期待在公开课平台上观看到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或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希望尽快上线”.私立华联学院一位企业管理专业班的同学说:“自己一开始对世界名校课程很期待,投入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因文化背景不同,国外的课程对我来说还是有距离的,特别是我们需要的本土高职课程内容却没有.”

1.2新时代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的人格特点,迫使《管理学》教学打破常规教学理念

据问卷调查统计,新时代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具有“90后”大学生的全新思维模式、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学习方式的表现,他们倡导自主、个性、时尚;他们充满理想的同时倡导实用主义.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他们掌握了互联网等获取知识的便捷工具,对学习知识、概念没有很强的,他们要求更多的是对知识面和层次上无尽的探求.另外,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加外向、活跃、热情、敢于冒险挑战、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较强,有较强的社会实践,但做事容易情绪化,遵守校纪校规方面差一些.在课堂上,当不能够满足他们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时候,他们往往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更多的反映了学生对教师教学不满意的态度.由此可见,如果教师仍然使用常规的教学手段从事教学活动,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2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课程的教学问题分析

成功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获得成功的模式,不一定长期有效而继续获得成功.虽然高职管理学教师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1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手段缺乏针对性

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甚至不同班级的学习状况都不相同,有的班级活跃,有的班级呆板;有的学生管理方面知识广,有的学生管理方面知识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上课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学时安排上应有不同.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个性特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应放在管理意识、管理理念及如何带领一个高效营销团队的内容上,案例多选择营销团队管理方面的.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但据调查,当前大部分管理学教师在上市场营销专业的管理学课程时,所讲的教学内容和其他专业没有什么区别,千篇一律,相同的课件在不同专业、不同班级重复使用,采用古老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2.2实践教学困难多,缺乏“以人为本”的互动式教学手段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管理学》本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内容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从广东省部分高校调查结果来看,有的高职院校没有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缺少校企合作资源,学生走出校园实训或请企业管理人士到课堂面临一定困难.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限制.

2.3案例教学法实施“折扣”多,预定效果难以奏效

第一,选择的案例缺乏可行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在案例教学时,有的教师选择的是要么国际化案例;要么简短、缺乏背景资料本土案例;要么是局限于某知识点而缺乏综合性、或者是已过时不具有实用性价值的案例,这些案例根本无法激起学生的参与性.第二,有的教师缺乏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本身对企业管理感性认识不足,难以适应案例教学的要求.第三,案例教学组织形式化.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有的教师在方法、内容体系上没有进行根本性变革,只是在课堂中穿插了某些案例作为补充和说明,“新瓶装旧酒”作表面文章,依然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自然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艺术发展方向的研究

3.1充实《管理学》教学资源,增强艺术感染力

3.1.1广泛积累教学素材,为丰富教学艺术做准备.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的水.那么这桶水怎么来呢?就是靠平时积累得来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目的积累,为现实教学做准备;一种是无目的积累,为以后教学做准备.为此,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一,教师进行广泛阅读.要上好管理学课程,不仅具有较渊博的管理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知识,因此,无论是理论性、实战性书籍,还是核心管理专业书籍和相关专业书籍都需要阅读.第二,教师重视科研.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关系,科研为教学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实证数据,增强说服力;同时,教学能启发科研思路.第三,观察思考,时刻搜集相关资料.影视、动画、电视新闻、到企业参观或调研时的现场拍摄、身边发生的事或个人经历都可以作为素材进行收集.第四,网络资源共享.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讯与学生分享管理资料,进行信息交流.

3.1.2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增强教学艺术的实践性.据调查,《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教师有部分不是来自于企业,没有相应的企业管理经验,而管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需要提高管理实践能力.实践经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获得:第一,寒暑检测期间,到企业去实习或做,获得直接企业经验,尤其是营销团队建设方面的经验;第二,到企业调研参观,和企业管理人士座谈,了解营销团队运营管理,撰写相关的企业调查报告;第三,结交业界朋友,经常和他们探讨企业方面的问题,把握企业发展动态;第四,大量阅读实战性书籍或杂志,做一些实战性课题的研究,增强实战能力.

3.2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提高教学艺术能力

《管理学》课程内容的设计应体现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市场营销专业性.一是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体现时代性.授课教师一定要经常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及营销管理方面问题,随时更新教学内容,这样培养的市场营销管理人才不会与社会市场脱节.二是符合市场营销专业培养人才目标.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人才目标是掌握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具备营销调研与预测、营销策划与执行、公共关系与谈判能力,具有较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能在中小型工商企业从事中、基层营销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管理学》是大一第二学期上,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对该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对企业很陌生,因此,在教学内容中,教师尽可能选用营销管理方面案例进行分析,教他们如何做好一名销售人员和销售团队的领导者,以及如何激励业务人员,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市场营销职业.三是符合学生的特点.根据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及不同班级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各班的安排及讲解的深度有所不同.例如,组织案例讨论时,可以根据班级情况采取以团队形式讨论或个人自由发言,有的时候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形式或游戏体现出来,形式多样化,方式新颖,这样较好地提高了教学艺术效果.

3.3普及推广实用技能,着力提高学生模拟互动效果

3.3.1以“创建公司”为主线,加大实训力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训练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在管理学实训教学中,以“创建公司”为主线,7~10人一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或熟悉行业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每个总经理进行3~5分钟的就职演说,相继开展设计公司的组织架构、模拟招聘员工、制定一份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公司的规章制度及激励制度、介绍该公司的主要业务和目标顾客定位、实战推销、领导风格优缺点分析、企业调查等实训项目,这些实训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再现实际生活中管理涉及的各个环节,增强课程讲解的实效性和真实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求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企业家讲座,观看“对话”、“鲁豫访谈”等企业管理者节目,推荐学生看《杰克韦尔奇自传》、《赢》、《海底捞你学不会》等实战性书籍,使学生更加感受企业家风采和管理精髓.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管理意识,尽早熟悉企业的管理制度,所以在《管理学》的课堂上,引进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进行课堂管理,基础工资加绩效工资,基础工资是指能按时上课,绩效工资是指课堂上的表现,一学期下来表现好的还有奖金.考勤和绩效统计专门由人力资源部门的人负责.

3.3.2深化案例教学法,真正发挥学生“舞台”功效.①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为了增强案例分析的可行性、操作性和实用性,一是尽可能选择贴近生活、学生熟悉的案例.如:来自校园生活的案例.由于学生和教师对于校园情况都比较熟悉,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开展讨论,教师也容易引导,通常比采用社会上的案例和国外的案例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深入地方企业,进行企业管理实践过程的考察和调研,把企业的经营实例引入课堂,丰富其教学内容.②有效组织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绝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它更是学生展示、锻炼思维和辩才的“舞台”.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学会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台上台下学生的思路,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案例讨论,同时要注意控制整个过程的节奏,要不失时机的做一些精彩的点评,以调动全场气氛,必要时还可顺势展开一场课堂辩论或情景模拟表演.总之,要让学生登上案例教学的“舞台”,并有所收获.

《管理学》作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历史积淀深厚,知识更新迅速,在理论和实践中新观点、新问题同样与时俱进,改革和创新教学艺术的步伐是不可以停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专业特点及大学生个性特点要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实现我们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教师要坚持研究,善于发现教学改革的问题,又善于把问题梳理成有价值的课题,边研究边行动,边丰富自己的理论修养,边发现自己的个性特点与风格.只要持之以恒,教学艺术定会在学习、实践、反思、研究中不断形成.